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教学案” 第九章《力与运动》
力 力和运动的关系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
圆环沿竖直放在地面上的直杆
匀速下滑,则圆环受到的摩擦
力为____,地面对直杆的
支持力(已知直杆重20N)为____.(g取10N/kg)
2.用细线A悬挂一个重球,重
球下面系着一根同样的细线
B(如图),当人握着细线B
的下端,逐渐加大力向下拉,
则细线___先断;若突然
加大力向下拉,则细线___先断。
3.如图所示,两个重20N的相同物体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合力为____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____F1(填“>、<、或=”).
4.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水平方向受两个力F1=20N(向左)和F2=8N(向右)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为____N;现撤去F1后,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____。
5.去年,北京地区突降冰雹。假设质量为m的冰雹从高h处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与冰雹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则该冰雹降落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___(可以认为冰雹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
6.右图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 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形和皮带占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1、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l是___,2是___,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___________。
7.关于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均匀有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或如何放置无关
D.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8.分析以下摩擦力,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9.如图所示,将上下叠放在一起的木块A、B以相同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在运动过程中,A、B
之间始终有作用力
B.在上升过程中,A、B
之间有作用力,而在下
降过程中物作用力
C.在上升过程中,A、B之间无力的作用,而在下降过程中,有力的作用
D.在运动过程中,A、B之间始终无作用力
10.在抗震救灾中,我空降部队从高空跳伞,当伞兵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他将( )
A.加速下降 B.匀速下降
C.减速下降 D.加速上升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物体M
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
直下滑,若将力F作用在
物体上,使它匀速向上运
动,则F为( )
A.mg B.2mg
C.0 D.无法确定
12.如图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力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杆子
B.垂直于杆子 C.竖直向上
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
13.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请你判断这两种情况下,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
M
N
甲
M
N
乙
A.f甲 > f乙 B.f甲 < f乙
C.f甲 = f乙 D.f甲 ≤f乙
14.工人师傅用80N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200N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力的合力的大小是( )
A.280N B.200N C.800N D.80N
15.在荡秋千的杂技表演中,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杂技演员甲和乙突然同时松手.如图3所示.那么杂技演员乙的落点位置是( )
A.O点
B.O点左侧
C.O点右侧
D.都有可能
16.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17.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小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放重为2G的砝码,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小盘重不计,绳子与轮的摩擦不计) ( )
A. G
B.2G
C.3G
D .4G
18.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用系统观点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整体法.请用整体法分析图4所示的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系统,其运动情况是 ( )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C.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9.一个物体在日常生活的水平表面上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匀速运动 B.物体加速运动
C.物体做减速运动 D.物体的动能不变
20.操场上的体育运动联合器材上吊着一质量为m的爬竿,一位质量为M的同学正沿着爬杆滑下,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这时联合器材对爬竿的拉力为 ( )
A.mg+Mg B.(m+M)g+f
C.mg+f D.(m+M)-f
21.一个物体始终只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一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1=F0。在t1时间内保持F2不变,只改变F2的大小,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方向相同。图中可以表示F2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22.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力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下表中数据.
( )
( )
(1)通过分析此表,小红同学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图所示的___.
(2)若小桶中装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3牛,小红推算出了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亮同学根据小红的发现,
将实验时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改装
成了一个液体密度计.使用时,
只需将小桶中装满待测液体.就
可以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位
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请你帮
他在图中标出弹簧测力计的零刻
度线和最大值刻度线所对应的液
体密度计的刻度值.
23.自行车赛车手在比赛时,总是穿紧身衣服,弯着身体;刮风下雨,人们打伞逆风前行较为困难,有时还将伞打在半开状态利于前行;风速加大,不论是骑单车或步行,人都会感到更为困难.根据上述相关现象,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猜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至少能提出一个方面的猜想)。
(2)模仿以上的例子,举一个事例支持你的上述猜想(不能与上述事例相同)。
(3)为了探究猜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实验装置,并选用了大小不同的两块薄塑料板,对某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
经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
(4)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
24.在十字路口,一辆卡车、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并排停在白线的后面。绿灯一亮,三辆车同时起动,小汽车冲在最前面,摩托车其次,卡车最慢。看到这一现象后,小明想到了一个问题:机动车起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二天来到学校后,小明和几个同学一起讨论这个间题,并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组实验。
在静止的小车上放上不同质量的砖块,
分别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测出起动后2秒内前进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2秒内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越大,表明小车起动越 。
(2)通过比较 三次实验可以着出,在质量相等时,对小车的拉力越大,小车起动越快。
(3)摩托车的动力比卡车小,但起动时却比 卡车快,请运用上面探究的结果加以解释。
25.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用来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9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请画出此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的图示。
风洞
26.如图所示,AB为光滑的斜竿,C为重力不计的光滑小环,现用力F拉细绳D,当小环保持静止时,力F的方向与AB间的夹角为多少?
27.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求受到的重力为G,求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好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自由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
28.山丹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铺了一张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目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王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
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设计两个简易可行的方案,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29.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12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