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74952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次北固山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背诵四首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想象诗中情景,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中意境。 3.启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中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寓情于景的写法,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前预习要求: 1. 关注“预习指导”; 2. 结合注解,扫除读音障碍; 3. 结合注解,尝试理解诗歌内容; 4. 关注“思考探究”。 二、《次北固山下》 1.背景: 古时候道路闭塞,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就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就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唐代诗人王湾,中了进士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诗人经镇江前往江南一带,当舟停泊在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出发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2.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五律。读了这首诗,你感觉诗句有什么特点? 首联、颔联、颈联为对偶句。 3.首联写了什么? 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的)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写行路漫漫,前途尚远;途中“青山”“绿水”,用笔清新自然。 4.颔联如何理解?“风正”作何理解?为何不用“风顺”?此联有四个字用的特别好,同学们觉得是哪四个字? 风正:指风从正面吹来,即顺江吹来,且风很和顺。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否则不会出现“直悬”。 平、阔、正、悬四字妙极,“潮平”两岸才“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四字极富表现力。 5. 颈联是千古佳句,结合注解,你能知道诗人行旅的时间吗? 既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 6. “生”和“入”作何理解? 生:降生。这里是说海上的太阳就像是从未尽之夜中降生的。 入:进入,降临。 小结:这两句诗句景中含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7.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离家已久的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8.这首诗写思乡可并不低沉,只有淡淡的愁绪,让我们齐读本诗,再次感受这种情思。 四、 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 2. 完成“思考探究”共四道题,写在作业本上,可以不抄题,但要写好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