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安阳市周十小学 李静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教学难点: 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练习: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128+76 36+49+51+6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的算式中,怎样做才能使计算更简便。(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
2、算) 二探究新知出示例题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并解答。 3.汇报展示(分别让学生把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4.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三种方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5.全班汇报交流。 (在汇报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计算) 6.这三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7.如果把234页改为266页,想
3、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8.师小结:这就说明,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如果被减数与第一个减数相减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被减数与第二个减数相减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如果这两个减数正好能凑成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我们就用被减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三、实践应用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 1500-28-272=-(28
4、272) 415-74-26=()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528-53-47 545-167-145 487-187-139-61169-25-25-503、书22页练习六第三题 四、总结方法、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没有什么遗憾?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案例评析: 连减的简便计算是一节计算课,教材通过创设“小明看书”的生活情景,让学生
5、帮助小明解决“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计算连减的算式中,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为了有效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不同算法,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算式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我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1、放手让学生探索各种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方法。234-66-34 234-66-34 234-6
6、6-34=168-34 =234-(66+34) =234-34-66=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然后让学生逐一介绍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领悟了各种简便计算方法。这样设计一改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每位学生在交流探索中,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了他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对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交流后,我提出问题“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来认识和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刚开始学生都认为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于第一种方法都认为不简便,当我把书的总页数改为266页时,学生们发现这时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最终明白一定要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来灵活地选择简便的算法。这样就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这种思想方法,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 3、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教材在设计上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如果在本节课的练习题中,多设计一些解决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简便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