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同课异构中寻找“最佳路径”.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00203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同课异构中寻找“最佳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同课异构中寻找“最佳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同课异构中寻找“最佳路径” ——由听《莫高窟》一课引发的思考 江苏省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周信慧 校内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几位老师同上《莫高窟》一课,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中有段文字,描写了壁画上飞天的不同姿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段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集中描绘了壁画中的典型代表“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读来令人神往。老师们在处理这段文字时,呈现出不同的方法。 教者(一): (指名读读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飞天美丽吗? 生:(齐答)美丽! 师:想看吗? 生:(齐答)想! (师出示课件,播放一组飞天形象的画面,学生们边看边啧啧赞叹:“哇!”、“乖!”、“太漂亮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者(二): (指名读读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1:飞天真是太美了! 生2:飞天的姿态各不相同。 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作者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 师: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很兴奋,异口同声,表现出很迫不及待的样子。) 师:好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来画一画。不许睁眼哦,否则老师就不画了。你们闭眼想象老师该怎样画出这幅画。 生:(兴奋地)全都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这段文字,一边在心中描摹老师的绘画。 (教师一边认真地念读这段文字,一边微笑地观察着孩子们的神情,却根本没有动笔。) 师:好了,我画完了,你们睁开眼吧! 生:急切地想看看老师的作品究竟画的怎么样,却发现“上了当”,都笑着说“啊??!!” 师:(意味深长地)同学们,绘画不仅可以用笔,还可以用语言在头脑里描绘形象。而这是最高超的技法。 (众生若有所悟。) 听后反思: 一、多媒体技术应当合理地运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用得好时是很有效果、很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听觉能力。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课文已由教师分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幕幕闪过,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缺少必要的操练过程,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敷衍了事,记忆不深。原本“听、说、读、写”是语文不可缺一的能力,如今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特别强调“想”和“说”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听的能力训练,多媒体的课堂更是如此。 教者(一)出示课件,播放了一组飞天形象的画面,直接向学生呈现了文字反映的内容,让学生得到了短暂的视觉感官的愉悦享受,增加了阅读的兴趣,还可能带来不错的朗读效果。但是却让学生少了真正的身心投入,缺少了思考、想象和感悟,久而久之,容易增加学习的惰性,缺失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只是教师安排下的课堂上的听众和看客而已。 二、阅读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尽管大多数学生并没去过敦煌,更没看过飞天,但通过教者(二)独具匠心引导下的想像,却似乎看到了一幅千姿百态的飞天画面。 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进了敦煌壁画,走进了壁画成百上千的飞天之中,感受到飞天千姿百态的韵味。随着想像的驰骋,莫高窟绚烂的飞天壁画在眼前浮现,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三、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 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生烦生厌,“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陌生化,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呈现教材的方式,讲解的方法,引导讨论的方式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教者(二)抓住学生想一睹飞天画面的迫切心情,巧妙“设局”,通过想象教师会怎样描绘这样一幅飞天图,不经意中经历了一个想象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将书面语言文字转变成一幅活的画面的过程,体会到不曾常遇的惊喜。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样的同课异构,很容易看出教法的差别,谁更能技高一筹,比较后便能得出结论。这样看来,深入教学研讨,可以多多采用这样的方式,在比较着的同课异构中寻找教学的“最佳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