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科目:物理 主讲教师:武彩荣
课堂寄语:我参与 我快乐 我自信 我成长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学习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学习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学习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
阅读课本“声音的产生”,小组完成:
1、指出下列实验中的发声物体,并分析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与物体不发声时作比较)
实验1.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
实验2.把钢尺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的那一端;
实验3.边说话或者唱歌,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发声物体分别是 、 、 , 观察到:发声物体在 。
2..思考:
音叉发声时有没有在振动?怎么能看得清音叉的振动?
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3.如何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演示:敲锣使锣发声。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阅读课本“声音的传播”部分:
1.观看视频
结论:真空 传声。
2. 小组实验:用课桌做实验,两位同学一组,甲将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上,堵住另一只耳朵,乙在甲看不到动作的情况下轻敲甲的桌底或桌腿,甲能听到乙敲桌的声音吗?
说明: 可以传声。
3.列举出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切 、 、 都可以传声;真空 传声。
三、声速
阅读课本“声速”部分和小资料,完成:
1. 声速的大小跟 和 有关。
2.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依次是 。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检测
1.小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2.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起舞,说明______能够传声。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面,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嘀”声,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
3.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