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函数导学案(3)杨恒清 使用时间:2014-10-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二倍角公式)一【学习目标】1、掌握并熟练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2、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寻找已知角之间的关系,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二重点、难点、易错(混)点、常考点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三【知识梳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C ;C S ;S T 由T可得公式变形 T 由T可得公式变形得: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_。_=_=_;四【基础题达标】1= 2sin15s
2、in30sin75_3cos20cos40cos60cos80 = 4, = 5. 的值等于 6= 7化简:= 8若,则的值 9且,则 10, = 11函数的最大值为 12.若,则 13= 14化简:= 15已知cos()+sin= 考点一:运用公式求值、求角问题【例1】 (1)已知cos ,cos(),且,求cos()的值(2)已知0,且cos,sin,求cos()的值;(3)已知,sin(),cos() =,求sin2的值(3)已知,(0,),且tan(),tan ,求2的值【训练1】已知是锐角且,求【训练2】(2012江苏卷)设为锐角,若cos,则sin的值为_考点二:公式的变形应用【例
3、2】已知:=。求证:=【训练1】若,求 【训练2】已知均为锐角且,则 【训练3】若。则= 【训练4】已知为锐角,且,则 考点三:应用公式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研究最值、值域问题【例3】已知向量,且A为锐角(1)求角A的大小(2)求函数的值域。五、小结【方法规律、结论的归纳、提升】1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2已知和角
4、函数值,求单角或和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技巧:把已知条件的和角进行加减或二倍角后再加减,观察是不是常数角,只要是常数角,就可以从此入手,给这个等式两边求某一函数值,可使所求的复杂问题简单化3熟悉三角公式的整体结构,灵活变换本节要重视公式的推导,既要熟悉三角公式的代数结构,更要掌握公式中角和函数名称的特征,要体会公式间的联系,掌握常见的公式变形,倍角公式应用是重点,涉及倍角或半角的都可以利用倍角公式及其变形六、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回顾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重新认识了哪些道理: (3)本节课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二倍角公式)一【学习目标】1、掌握并熟练使用两角和与
5、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2、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寻找已知角之间的关系,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二重点、难点、易错(混)点、常考点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三【知识梳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C ;C S ;S T 由T可得公式变形 T 由T可得公式变形得: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_。_=_=_;四【基础题达标】1= 2sin15sin30sin75_3cos20cos40cos60cos80 = 4, = 5. 的值等于 6= 7化简:= 8若,则的值 9且,则 10
6、, = 11函数的最大值为 12.若,则 13= 14化简:= 15已知cos()+sin= 考点一:运用公式求值、求角问题【例1】 (1)已知cos ,cos(),且,求cos()的值(2)已知0,且cos,sin,求cos()的值;(3)已知,sin(),cos() =,求sin2的值(3)已知,(0,),且tan(),tan ,求2的值规律揭示:(1)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的联系,通过适当地拆角、凑角来利用所给条件常见的变角技巧有:;()等;154530等(2)给值求值问题一般是正用公式将所求“复角”展开,看需要求相关角的哪些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出相应角的三角
7、函数值,代入展开式即可(3)通过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关键点在选取函数,常遵照以下原则: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选正弦较好【训练1】已知是锐角且,求【训练2】(2012江苏卷)设为锐角,若cos,则sin的值为_考点二:公式的变形应用【例2】已知:=。求证:=【训练1】若,.则 【训练2】已知均为锐角且,则 【训练3】若。则= 【训练4】已知为锐角,且,则 考点三:应用公式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研究最值、值域问题【例3】已知向量,且A为锐角(1)求角A的大小(2)求
8、函数的值域。五、小结【方法规律、结论的归纳、提升】1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2已知和角函数值,求单角或和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技巧:把已知条件的和角进行加减或二倍角后再加减,观察是不是常数角,只要是常数角,就可以从此入手,给这个等式两边求某一函数值,可使所求的复杂问题简单化3熟悉三角公式的整体结构,灵活变换本节要重视公式的推导,既要熟悉三角公式的代数结构,更要掌握公式中角和函数名称的特征,要体会公式间的联系,掌握常见的公式变形,倍角公式应用是重点,涉及倍角或半角的都可以利用倍角公式及其变形六、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回顾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重新认识了哪些道理: (3)本节课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省扬高中高三数学练习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