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逍遥游》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73523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逍遥游》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评价:“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2、作者作品:可以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与庄子相关的课文。 明确知识: 1、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2、《庄子》,又叫《南华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作,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丰富,善用寓言。(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 3、小故事中看庄子 A惠子相梁——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视权贵如腐鼠 B曳尾于涂——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崇尚自由 C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惠兄,感谢您老远地跑来吊唁。其实,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得流泪!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而产生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即没有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止住了哭泣。””——超脱达观 D庄子临死——学生为不能厚葬老师而流泪,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安时处顺,穷通自乐 4、《南华经》中读庄子 A以道为本 道——世界的根源,世界的普遍规律。道是超越物我、是非与好恶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人生的一种体悟,达到这种境界,便可获得最大的精神快乐。 B安命无为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激浪湍流,随时都有把人吞食下去的可能,处于湍流之中者,身不由己;每一个人一生下来,便要面对这种社会生活的苦难。生命的悲苦来自社会的争斗,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的沉浮进退,皆由外力推动;人的劳苦不息,正是由社会所赋予的,不是个人可以随便推脱的。虽然每个人都在挣扎,都在奋斗,但是谁也不能拔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社会生活的磨难。 是什么力量对人生在起作用呢?是命,正是命运把人推向苦难。人的生命之存亡,事业之发达,品行之好坏,甚至饥渴寒暑的变化,都是命运在起作用。那么什么是命呢?“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命”便是人无法把握的一种社会必然性,也是一种自然作用。它是没有原因可以解释的。 在命运的支配作用下,人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生活呢?最可靠的生活原则就是安命无为。“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无怨无悔,无心无情,安然顺命。 安命无为的生活方式,又不完全是悲观无望的生活,而是一种乐观悠闲的生活。徐徐而眠,于于而醒,不辨自己是牛是马,但却自得其乐。作者认为,后者便是理想的人生。处于苦中而不知其苦,处于乐中而不可不乐。 C万物一体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qú惊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不拿自己的标准衡量万物。彼此是相对而言的,从从自己看,此为此,从对方看,此即彼。 朝三暮四——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先对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非常高兴。——任何事物,虽然过程有差别,但是结果是一样的,由此可推出“万物一体”的结论。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之间都有共同性,否认了事物的差别,认为贵贱、贫富荣辱、是非、名利、得失乃至生死都是一体的。生的结果总是死,而生死本身也不过是气化流行,因而生与死都是无所谓的。 D逍遥而游 “逍遥”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游”是遨游。“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逍遥,不仅有安闲自适、形体无所拘束的涵义,更多的是指精神的逍遥,即心灵的自由。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傍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而游的主体是人的心灵,是在思想上虚构的幻化境界,人好像进入一种清澄飘渺,虚空无限的宇宙之中,可以尽情遨游,任意驰骋,无拘无束,无牵无挂。 这种心灵的遨游说穿了就是一种超越于喜、怒、哀、乐之感情的起伏与利害得失之价值的牵涉及是非真假之意识的冲突,达到一种无心无情,无思无虑,不动心的状态。 5、庄子对于我们 “中国的知识分子成功时是儒家,失败时便是道家。”——林语堂 “儒家教我们入世,教我们扎根于这块土地,道家教我们出世,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的翅膀。”——于丹 历史上许多人物,如苏轼、柳宗元,在人生失意不得志的时候,他们用儒道互补的思想处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解决进退穷通的矛盾,把道家思想当作一副治疗心心灵创伤的药方,从而在失衡的心态中获得一种平衡和慰藉。在人生处于彷徨、失意、苦闷的时候,有了《庄子》,就是有了一剂药。例如: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种生活态度自由其消极颓废的一面,不利于文明的进步与文化的创造;但也有 积极的一面—— a.第一,淡化物欲; b.第二,倡导高雅、舒适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减轻精神痛苦; c.第三,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摩擦;和谐社会; d.第四,倡导回归自然。 在积极进取的同时适度提倡安闲自适。 二、初步感知课文 听读课文,提出要求: 1、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抟(tuán) 迁徙(xǐ) 坳堂(āo) 草芥(jiè) 夭阏(è) 蜩蝉(tiáo) 舂粮(chōng) 蟪蛄(huìgū) 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 泠然(líng) 万仞(rèn) 蓬蒿(hāo)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