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
简单机械典型题常见的错解分析
贵州省沿河县官舟中学 冉启汪
在解答有关简单机械习题时,一些同学由于分析不到位,或对概念含混不清,容易出现很错误,下面就常见的错解问题举例说明。
例1 如图1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在重心O点支起恰好平衡,若从 0点沿虚线把木料截段,则()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O
(D)无法判断 图1
错解:因为重心在O点,木料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端一样重,故选(C)
正解:假设木料可以看成由两段组成,左端短而粗的重心离O点较近,力臂较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1L1=G2L2,因为L1<L2,所以G1>G2, 则应选(A)
例2 如图2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人同时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人那边下沉
(C)不能平衡,小孩那边下沉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图2
错解:由于大人和小孩是在平衡状态下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移动,所以仍能保持平衡,故选(A)
正解:由于大人和小孩的速度相同,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里,大人和小孩向支点移动的距离L大人=L小孩,这时杠杆的左边减去了G大人L大人,杠杆的右边减去了G小孩L小孩,因此G大人>G小孩, 而L大人=L小孩,所以G大人L大人>G小孩L小孩,即大人那边减少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因此大人那边翘起,小孩那边下沉,则应选(C)
例3 如图3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要拉起一块质量人相等的物体,如果绳子、滑轮质量和摩擦可以不计,则出现的情况是()
(A)物体被举高到最高处,而人仍在原地
(B)货物先被举高到最高处,然后人也升高最高处
(C)人将先升高,然后货物也被举高
(D)货物和人同时上升,且在同一高度
错解:因为G人=mg,人的重力方向向下,
F拉=G物=mg,方向也是向下,则F拉+G人>G物,故应选(A)
正解:由于G人=G物=mg,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图3
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则货物和人同时上升,
且在同一高度保持平衡状态,则应选(D)
例4 如图4所示,在弹簧秤下面挂一个定滑轮
定滑轮重0.1 N,用细绳挂一个重100N的物体G,
绳绕定滑轮后,另一端挂上一个重物G左=0.1N的物体, G左
在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的示数是()
(A)100.2N 图4
(B)100N
(C)0.2N
(D)0.3N
错解1:由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右边绳子的拉力F拉=G左=0.1N,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F弹=G左+F拉+G=0.1N+0.1N+100N=100.2N,故选(A)
错解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F弹=G左+G定+F拉=0.1N+0.1N+0.1N=0.3N,故选(D)
正解:因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则滑轮左、右两绳各承担0.1N,弹簧秤的读数为F弹=G左+F拉=0.1N+0.1N=0.2N,则应选(C)
例5 如图5所示,物体重600N,站在地上的人拉住
绳子的一端,使物体在空中静止,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和
擦,则人的拉力为()
(A)400N
(B)300N
G
(C)200N F
(D)150N
错解:由于重物由绕过定滑和摩轮和动滑轮的两条绳子承担,
当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时,两条绳子各承担300N,故选(B) 图5
正解:栓住物体G上的两端绳子,右侧承担的拉力为F,左侧承担的力为2F,则G=F+2F=3F,所以F=1/3·G=1/3×600N=200N,则应选(C)
例6 如图6所示的简单机械处于静止状态, C D
(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A、B物体的重分别
为4V和2N,则弹簧秤则弹簧C、D读数分别为()A
B
(A)2N、4N
(B)4N、2N
(C)2N、2N
(D)4N、4N
错解:由于GA和GB处于静止状态,故FC=GA,,FD=GB,故选(B) 图6G
正解:因为GA挂在动滑轮上的,GB挂在定滑轮上的,当简单机械处于静止状态时,结合受力分析,则有弹簧秤FC=1/2·GA=1/2×4N=2N,FD=2GB=2×2N=4N,则应选(A)
例7 如图7所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0N,当拉力为F=140N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为() F
(A)100N
(B)70N
(C)30N
(D)40N
错解:简单机械装置为使用动滑轮,由于拉力F=140N,
根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则有两段绳子各承担 图7
F左=F右=1/2·F=70N,故选(B)
正解:因为F=140N,所以动滑轮的两段绳子受力各为70N,物体受三力平衡,G=F支+F拉,F支=G—F拉=100N-70N=30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受到的压力就是30N,则应选(C)
例8 如图8所示,重物所受的重力G物,人所受的重力G人,当滑轮平衡时,人对绳子的拉力F拉多大?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多大?(不计滑轮及摩擦)
错解:简单机械由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装,根据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原理,重物G由4段绳子承担,G
则拉力F拉=1/4·G物 ,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F压=F拉+G人。.
正解:根据简单机械滑轮组的组装受力分析,
重物G物由动滑轮上的4段绳子承担,则定滑
轮左端绳子的受力为F=1/4·G物,由于定滑
轮不省力,则F拉=1/4·G物,再根据使用定滑
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结合人对绳子
的受力分析,则人地面的压力
F压=G人-F拉=G人-1/4·G物. 图8
例9 已知重500N的人站在2500N重的小船上,
如图9所示,当他用50N的拉力拉绳子时,船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船所受阻力为多大?
错解:简单机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装置,
因为绳子绕过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船所受的阻力,
则f=2F=2×50N=100N.
正解:简单机械装置如图9所示,绳子绕过定滑轮
只有两段绳子,而人对绕过定滑轮的拉力这段绳子已与船 图9
所受的阻力连在一起,这时船所受的阻力应该由三段绳子
来承担,当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和拉力是一对
平衡力,则f阻=F拉=3F=3×50N=150N
例10 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6m,重400N,对称地放在相距8m的两个支架上,如图10所示,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右走去,走到离B点3.2M处,板刚好翘起来,这个人体重是多少N?
错解:由于均匀的木板长16m,重400N,则木板的
重心在其中点,即1/2×16m=8m处,根据两个支架对
称地放在相距8m处可知AB=8m,也就是1/2·AB处为木
板的重心,当人走到离B是3.2m时,木板刚好翘起,则 A B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以B为支点, 图10
则有G木(16-4)=G人×3.2,即G人=G木·(16-4)/3.2=1500N.
正解:本提关键是在找准距B点左端的阻力臂,因为木块的重心在1/2×16=8m处,A、B对称相距8m,则AB的对称中心是木块的重心。当人走到离B点3.2m处时,木块刚好翘起,离B点左端AB的对称中心的距离为此时的阻力臂,即L木=4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G木L木=G人L人,G人=G木L木/L人=400N÷3.2=500N.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