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春天的歌一花一世界-全方位提升感知能力教学设计选点说明:一直以来,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高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顽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是由于缺乏写作素材,于是便让学生观察生活,补充素材,有了写作素材以后再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写作难现状,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每一个中学生,从家庭到社区到学校再到社会,都已经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每个人的经历又是不同的,怎么会没有素材呢?因此,他们缺乏的不是素材,而是缺乏深入挖掘素材的思维,即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机会。在课本写作提示中明确提出:
2、观察时,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充分感知景物的特点。因此,本节课,我选择了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这个点作为教学目标,以开发自身的感知能力切入课题,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感官、全方位的感知事物,从而走出“视觉作文”的狭隘写作思维。感知能力的训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动全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第二阶段是对事物进行换时、换位、换情感知能力的训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节课希望通过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打开接受外界信息的窗户,让更多彩的生活进入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世界的感知更加全面、细致和真切。这
3、样,世界在学生眼中就不再是静态的、平面的、黑白的,而是一幅动态的、立体的、多彩的画卷,再面对作文题目,学生就不仅会有话可说,而且会说得更加生动,更加细腻。策略说明: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我在这节课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实物树叶的看、听、闻、触、尝以及换时、换位、换情的多角度感知,使学生对所要感知的事物有更直观的了解,便于激发写作的热情。2、口头表达与快速成文。以口头片段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学
4、生把头脑中的想法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3、合作、讨论、展示。在独立写作完成后,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交流中,听取别人的见解、发表个人的看法,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4、范文导航。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实效,还应尊重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最后,穿插了一篇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优秀范文。选自于考场的优秀作文,并稍作了改动,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配乐朗诵,以求能对本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教学目标: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感知事物特征的方法。2、在训练中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对于作文写作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5、训练自身感知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位同学都渴望写出优秀的作文。那么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呢?除了老师讲,同学练之外,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听一听大自然的语言,感受一下来自春天的歌声。请大家看到自己手中的这片树叶。这是一片树叶,同时也是一个世界,当你能从这篇树叶中看到一个世界,当你能听到来自这片树叶的歌声时,你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二、感知能力训练1、初步感知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屏幕上的叶子。 (2)教师示范写作段落。 (3)引导学生分析文段不够优美的原因,启发学生运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官感知事物。2、多角度感知 (1)触觉感知:请学生轻轻抚摸树叶,通过想象和
6、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的感受。 (2)听觉感知:将树叶放在耳边,倾听树叶的声音,描绘自己的感受。(3)嗅觉感知:闻一闻树叶的味道,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自己的感受。 (4)味觉感知:想象树叶的味道,描绘自己的感受。 示范修改后的文段,全班齐读。 3、深入感知 展示PPT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树叶,带给人的感受却不同,是什么原因?答案:是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心情改变了我们对树叶的感受。 小结感知事物的方法。三、写作实践1、动笔完成一篇描写树叶的小短文。2、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四、范文导航 如果有同学想写记叙文,今天所学的方法也能够起到作用。只需要抓住一个事物,多角度的描写它,再将它穿插于所写的记叙文中,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示范文窗边的文竹,一名学生朗读。五、作业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多角度的去感知它。并以此写一篇文章,让这个事物穿插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