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是单元的第一课时(共分四课时来完成),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水平一时接触过单脚起跳手触悬垂物,技术不是很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学生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后面的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在奔跑中越过障碍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
水平二学生的年龄为10、11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这一年龄的学生大部分表现的不够自信。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尝试,体现现代人追求成功,敢于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总目标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本教材的教学总目标确定为:
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内旋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3.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
⑴通过跨越横绳,让学生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
⑵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弹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四、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确定本次课重难点为:
重点: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技术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挂图、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六、教学程序:
1.准备部分:在轻松愉快的图形跑过后,结合五步拳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了运动兴趣,同时辅助练习的设计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2.基本部分:利用一根跳绳去设计主教材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练习—兴趣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在游戏教学中依然利用跳绳去设计情景,让学生去体会游戏“攻占堡垒”。
3.结束部分:结合短绳游戏“挑扁担”,使学生在情景游戏中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最后在师生互评中结束本课教学。
七、特色设计:
1.一物多用贯穿全课。
2.由简到繁层层相扣。
3.三位一体注重能力。
八、跨越式跳高单元计划:
课次
重、难点
主要措施
1
重点: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技术相结合
⑴上一步起跳
⑵用脚触悬垂物
2
重点:两脚依次过竿
难点:内旋技术
⑴两脚依次跨过低物
⑵扶竿练习内旋动作
3
重点:落地缓冲
难点:动作连贯
⑴高处跳下屈膝缓冲
⑵助跑起跳手触高物落地缓冲
4
重点:快速起跳
难点:动作连贯
⑴3—5步快速助跑起跳练习
⑵利用橡皮筋练习完整动作
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特点。
2、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弹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顺序
教学内容
队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目标
4、检查着装
二、队列练习
1、向左、向右转
2、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
三、准备活动
1、慢跑----采用各种跳的姿势越过低障碍
2、复习:五步拳
3、辅助练习:
A.扶肩摆腿
B.上一步摆腿
C.上一步起跳
四列横队
▲
▲
四列横队
▲
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目标并提出要求
2、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口令清晰,声音洪亮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4、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要求:讲解清楚,示范到位
1、学生到指定地点整队
2、记住学习目标
3、学生听口令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动作整齐一致
4、学生观察思考
5、学生模仿尝试
要求:动作协调
10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一、跨越式跳高(一)
重点: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技术相结合
二、游戏:
“攻占堡垒”
散点站位
四路纵队
▲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尝试
2、教师解惑: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讲解起跳动作)
3、解决重点:
A.用跳绳找出起跳腿
B.上一步起跳,屈膝触物
C.上一步直膝触物
4、突破难点:
A. 助跑3-5步手摸悬垂物
B. 助跑3-5步头顶悬垂物
C. 助跑3-5步脚触悬垂物
5、教师纠正错误动作,个别指导
6、教师阶段性评价
要求:讲解清晰,组织有序
1、讲解游戏名称、规则
2、教师示范
3、组织学生游戏
4、提出感想并进行思想教育
要求:多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1、学生观看挂图并尝试练习
2、学生分层次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3、学生对困惑动作提出疑问—分组讨论
4、合作学习,相互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展示
5、尝试过低横绳
要求:快速起跳,动作舒展
1、学生听讲解并观看示范
2、学生比赛
3、学生结合游戏的玩法谈各自的感想
要求:注意安全
17
8
结束部分
一、放松游戏“挑扁担”
二、师生互评
三、布置课外作业:3—5步助跑起跳20次
四、安排收器材
五、师生再见
四列横队
▲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 教师评价
要求:教师简要讲评,重点表扬
1、学生模仿
2、学生评价
要求:随意想象,尽情发挥
5
跨越式跳高完整示范
(以右脚起跳为例)
器材
1、跳绳51根 2、录音机1台 3、挂图1幅
场地
篮球场一块
人数
学生:50人(男女生各25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