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足球——
脚背内侧运球技术
闵 丽
庐江县第二中学
2012年11月4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只要目标。淡化技术,强调健身,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都能融入体育课,体验到快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脚内侧运球是本次课新授教材,它是足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技术动作,也是后面足球教学内容的基础。通过学习足球脚内侧运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他们有一个自我表现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体验足球的魅力。考虑到他们没有足球的基础,动作协调性、动作感觉和自我表现力都不算很好,我会把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由最简化到普通化开始。
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选修足球班的高二学生,每班共45人左右,男女生合班。由于地区的体育发展趋势和学习足球的场地、器材的限制,学生与足球接触的时间是非常的少。根据高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各方面特点,设置了足球基本技术为教材内容,塑造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增进自信心的良好手段,也符合了高中学生的激情、想表现自我的心理,对于发展高中生身体和心理水平有积极作用,是达到水平五目标的良好教材内容。
四、 教学流程
球性练习——讲解示范——学生徒手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固定球体验触球位置练习——人一球脚背内侧做一步一触球运球练习——师生交流、探讨,总结出动作技术的关键和难点——脚背内侧做二步一触球练习——两脚交替脚背内侧运球——优秀学生展示——教师评价——运球射门游戏。
五、 安全防范
1.足球运球的运动量较大,由此要注意学生的着装切必须穿运动鞋,但是不能穿钉鞋,以免发生损伤;
2.要求学生在规定场地内练习,合理利用场地尽量拉开练习人员的距离;
3.准备活动要充分,以免在运动中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高二足球运球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良好习惯。
2、通过多样的学练方式,使所有学生了解足球运球技术的技术要领,80%以上同学能正确运用足球运球技术。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课次
学习内容
重 难 点
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1
介绍运球的方法,比赛中的作用,观看多媒体
运球技术临场的运用时机
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
2
1、熟悉球性
2、学习脚背内侧运球
重点:1、踢球脚的摆动;
2、支撑脚的位置;
3脚触球的位置;
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1、示范讲解,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运固定球
3、一人一球,慢快运球
4、游戏练习
3
1、熟悉球性
2、复习脚背内侧运球
重点:1、踢球脚的摆动;
2、支撑脚的位置;
3脚触球的位置;
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1、 讲解示范
2、 两人一组,运固定球
3、 一人一球,慢快运球
4、 纠错展示,多练习
4
1、复习脚背内侧运球
2、学习脚背外侧运球
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1、示范讲解,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运固定球
3、一人一球,慢快运球
5
1、复习脚背外侧运球
2、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1、讲解示范
2、两人一组,运固定球
3、一人一球,慢快运球
4、纠错展示,多练习
体育与健康《足球》教案
第2次课 时间:45分钟 人数:40~50人(男女生合班) 授课教师:闵丽
教材
1、熟悉球性 2、脚背内侧运球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球性练习提高学生足球的球性、球感;
2、了解脚背内侧运球技术,60%同学能够正确运脚的推动动作、触球部位的正确准确、力的大小与跑速配合协调;
3、发展学生的灵敏和速度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
1、踢球脚的摆动; 2、支撑脚的位置; 3脚触球的位置;
难点
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场地
器材
足球:一人一球(40~50只) 标志物8~10个 扩音器
课程
结构
教学内容与方法
组织教学与教法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8′
1、集合整队;
2、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提出学习和安全要求;
4、慢跑热身
①第一个半弧:高抬腿跑
②直径段:滑步跑
③第二个半弧:后踢腿跑
5、球操
①头绕球
②腰部绕球
③正压腿
④胯下8字绕球
⑤踝关节活动
组织: ■■■■■■■■■■■■
■■■■■■■■■■■■
■■■■■■■■■■■■
■■■■■■■■■■■■
△
要求:快、静、齐
组织:在足球场中圈上放置间距相等的足球,中线上放置标志物
足球
标志
要求:注意力集中
教法:教师示范带跑,学生跟练
组织 :
足球
学生
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领做、学生跟练
要求:动作整齐协调
2
圈
4
×
8
2′
2′
4′
课程
结构
教学内容与方法
组织教学与教法
次数
时间
基
本
部
分
32′
一、熟悉球性
1. 原地踩球
2. 单脚左右前后拉球
3. 单脚支撑滚汤圆
4. 脚内侧左右控球
(通过学生练习脚内侧运球引出本次课的教学脚内侧运球)
组织:足球场中圈附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1、讲解动作方法、要求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放松
适量
8′
二、脚背内侧运球
动作要领:
1、跑动: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并稍向运球方向转动,两臂自然摆动,步幅要小些;
2、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屈,脚跟提起,脚尖稍外转,在迈步前伸脚着地前,用脚背内侧向前侧推拨球,球向前侧曲线或弧线运行;
3、部位:球的后中部。
重点:
1、 踢球脚的摆动2、支撑脚的位置 3脚触球的位置;
难点:
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组织:
教法:
1、结合展示板和示范动作讲解技术方法和要点
2、组织学生徒手练习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示范领做,学生按要求练习,相互纠错)
3、一人用脚固定球,另一人轻踢足球,体验触球部位;
(两人一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4、一步一触球直线慢速运球练习
(一人一球,向中圈外直线进行,大约30米后返回)
5、师生交流、探讨,总结出动作技术的关键和难点
6二步一触球直线运球练习
(一人一球,向中圈外直线进行,大约30米后返回)
7、两脚交替运球练习
(一人一球,向中圈外直线进行,大约50米后返回)
8、优秀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4-4
4-6
2-3
3-5
5-8
2′
1′
1′
2′
2′
3′
5′
课程
结构
教学内容与方法
组织教学与教法
次数
时间
基
本
部
分
32′
练习队形:
要求:
1、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路线练习
2、脚推动球时力的大小能够与跑的速度协调,找准支撑脚的位置
三、运球射门比赛
分4 ~ 5组,逐组进行,一组同学听到老师哨声后同时出发,沿直线运球到大禁区线处停球射门,射门后将球捡回并到中圈集合。
由见习生担任的评委计算各组射门的成功率,按总成功率评定名次,名次最后的一组集体演唱一首歌曲。
组织:
1、合理分组(男女生混合)
2、讲解比赛的方法、要求和安全
3、分组比赛、注意调控
要求:
1、按规定路线和方法进行
2、沿直线运球,停球射门
3-5
8′
结
束
部
分
5′
一、 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肌肉拉伸放松
二、 师生交流,共同总结
三、 安排值日和课后练习
四、 值日生收还器材
五、 组织下课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动作到位、充分放松
4
×
8
5′
预计生理负荷
练习密度
40%—45%
平均心律
105次/分
最高心律
160次/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