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数学
学段
小学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应在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行的尝试探索中进行。
2.学情分析
对于表面积的理解,五年级学生并不会学得陌生,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借助具体事例,自主解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究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3、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表面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与这节课有关的知识。
1、长方体一般是由( )个( )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 )的面完全相同。
2、正方体的是由( )个完全相同的( )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出示PPT1:
二、探究
阅读与理解。
1、请你预习教科书第23-24页内容,记得用笔画出书中重点。
2、通过预习,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吗?如果有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盒子,你能指一指、摸一摸它的表面积吗?
3、我们来看一看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沿着棱剪开,把6个面展开所得到的图形吧。
你能分别用“上”、“下”、 “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吗?
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呢?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形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
请看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上、下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
前、后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
左、右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
出现PPT2:
出现PPT3:
出现PPT4:
三、小结
所以,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高×宽)×2
比较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再看例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求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出现PPT5:
四、巩固
1、在生活中,也有一些需要利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前几天不小心把左侧面的玻璃打坏了,现在要重新配一块,请问要配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现在我想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金鱼缸,那么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2、请你独立完成课本第25页练习六,第1、2、3题。
出现PPT6: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出现PPT7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该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以微课引导预习的方式,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同时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如果出现不能播放的情况,可以改由教师讲解引导。
七:他人评议
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
1、 课件设计的交互性还可以再强一些,如果能采用动态的会更好。
2、 将数学学习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知识学习、方法探究、解决问题三者统一,会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