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
《山行》
黟县碧阳初级中学 舒晓燕
◆ 教材分析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
3、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
4、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诵使学生融入情境,在赏析景物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景,乐观面对人生的感情。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中描绘的秋色,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 课前准备
◆
1、 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其他诗歌;
2、 ppt课件;
3、 熟读背诵这首诗。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课:秋天有美丽的景色,秋天有累累的硕果。王勃把秋天写得十分壮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把秋天写得十分清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李白则把秋天描绘得十分苍凉: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毛泽东把秋天写得改天换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看杜牧把秋天写得多么的富有生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关于作者。
3、关于诗歌的知识。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己试读。
2、听读《山行》,掌握正确的读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读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内容。
三、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四、 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1、《山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2、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
请用“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 )
或“我觉得( )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 )”句式说话。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句?其它各句与这句诗构成怎样的关系?
4、“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其它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5、古人云:“诗言志。”请你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6、你能给这首重新拟一个标题吗?
五、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读读范仲淹的《渔家傲》试比较二者所表现的意境有何不同。请使用“我觉得( ) 一诗(词)情调是( )的,这从‘ ( ) ’中可以体味的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六、拓展迁移,意境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写秋天的诗词名句,并把它们摘抄到笔记本里。
2、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词。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美景。
◆ 教学反思
略。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