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山族丰年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高山族的风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难点: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
学生准备:搜集少数民族的习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歌声把学生带入“快乐读书屋四”———高山族丰年节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本课的生字用笔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也可查字典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轮流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同桌互查识字情况。
4.指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5.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圈画生字,查字典,同桌正音,在语言环境中解决识字问题。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一)小组合作学习。
1.梳理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
(1)欢庆丰年节的目的是什么?应做哪些准备?怎样欢庆的?
(2)舂米舞是怎样的舞蹈?表演者是哪些人?穿什么服饰、准备什么道具,又是如何表演这个舞蹈的?
2.小组合作,探究上述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
4.学生再有感情地品读全文。
(二)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1.学生分类展示资料。
(1)高山族礼仪方面的资料。
(2)高山族服饰图片。
(3)高山族住所、婚姻、葬礼方面的资料。
(4)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2.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设计意图] 利用最佳时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和文化,正是这属于本民族的民俗和文化才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繁衍、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居住在台湾省的高山族欢庆丰年节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高山族特有的民族和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文化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
2. 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侗乡鼓楼》一文,读后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侗乡鼓楼的?
[设计意图] 适时适度将课外阅读引到课内,再将课内阅读引向课外,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逐步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和能力,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一个少数民族的习俗。
板书设计
高山族丰年节
勤劳勇敢的民族
丰年节概况
舂米舞
爱唱歌的民族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为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我播放了《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自读自悟,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没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言不够积极,应加强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