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2页的例1、例2、例3。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2)、在观察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3)、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
2、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2、在观察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三角形教具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各种建筑物图。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三角形?(房顶、积木、三角尺、节日彩旗),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巩固提高(一)三角形的意义:1、画一画。看起来三角形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
3、生(同学们对三角形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2、展示、总结三角形的概念。师:这是刚才同学们画的,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对不对(选大小角度不同的三角形展示,教师巡视中如有画错的,请同学帮忙指正。如果没有,教师出示两个画错的-边与边搭过或没搭上的,请同学帮忙指正)师:错在哪里?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了,你能试着为三角形下个定义吗?谁能帮他完善?(区分组成和围成的区别)你有什么想法没有?两种说法都可以吗?为什么你说围成而不说组成?你能画出一个是三条线段组成而不是三角形的图形吗?有没有组成一个三角形,那是因为它没有围起来对不对?组成的图形有很多很多(用纸画)。三角形
4、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学生可能说的不严密,教师指着画错的三角形启发更正,如果还不行,教师:我们看数学家是怎样为三角形下定义的)师板书三角形的定义。3、找出三角形的特征(边、角和顶点)。教师指正收上来的角度、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这些角度、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4、三角形的高及画法。(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刚才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总结出了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了三角形的定义,现在小明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出示图片:这是小明家、学校、商店、邮局的位置图,你们能看出这张图与以上我们所学知识有什么关联吗?(各段路围成
5、三角形)哪两个三角形呢?(生指)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种走法可以到达?对上路中路围成的三角形来说,走上路就是走?走中路就是走三角形的什么?(第三条边)今天,小明刚巧要做卫生,想快点到学校,他走哪条路最近?(中路)师:为什么?(两条边的和比第三条边长)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还有别的想法吗?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师:那同学们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这样的三条线段也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边的测量2、合作探究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师启发:是什么样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师指投影
6、下的线段提示)只要两条较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其余任意两条边的和肯定大于第三边,肯定能围成三角形。4、回归图形,验证巩固A、师:通过动手操作,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边的规律,你能用这一规律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的原因吗?B、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判断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了(两条短边的和与第三条边比较来判断)(三)三角形的稳定性:(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不会变形)对,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师:三角形的稳定性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我们再看,(出示实物图)这是一把旧椅子,摇晃的很厉害。扔掉可惜,该怎样加固它呢?你用了什么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角形的稳定性)三、总结回顾: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