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报摘要内容(2015年04月26日 星期日)一提理念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却又回到原点 幼师“游戏精神”知易行难理念有了,培训也做了,为何还是跳不出“小学化”圈子?一项针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调研发现,教师对幼儿文化知识学习十分敏感,也有许多无奈:一方面,纠正“小学化”倾向,保教内容知识含量锐减,家长不满意,教师不适应;另一方面,嘴上唱着“游戏”调子,对保教内容的文化品性和价值取向,却存在着“理还乱”的纠结。 李传英 王纬虹 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共同心声。为了探寻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使用自编的“重庆市幼儿园保教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重庆市部分区县,分层随
2、机抽取幼儿园园长69名、幼儿教师327名、幼儿家长162名,对目前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进行调研,探索提升质量的关键途径。 过半数幼师重“集体教学”轻“自由活动” 【心里话】“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是我园发展的致命伤。在各类国培市培活动中,我园教师基本都轮流参加了培训和学习,但培训后专业能力总体变化不大,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环境创设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他们一提到理念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却又回到原点。”一位园长接受访谈时这样说道。 调研发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凸显在两个关键要素上,一是在班级环境创设与利用方面,没有体现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要么环境缺失,只有一排
3、排桌凳、拥挤的幼儿和胀鼓鼓的书包;要么摆放无序、材料堆积;要么干净整洁,但无法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二是在师幼互动数量与质量方面,教师没有较强的意识主动与幼儿建立语言和行为的互动关系,以及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交往。对幼儿园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途径”的调查表明,半数以上教师选择了“集体教学”,四成园长、教师和家长认为应采用集体教学活动形式进行一日活动安排,仅14.1%的教师选择“有组织、有指导的游戏与教学的融合”。幼儿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被严重忽视,集体教学高控制,使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占,导致幼儿园保教方法和幼儿学习形式单一。这种集体教学或“授课”的保教形式,在公立示范园、
4、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小学附属幼儿园依次增强。逾五成家长“希望像小学那样上课或布置作业”【心里话】“一个教师要负责70多名幼儿的一日学习和生活,既当带班教师,负责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又当保育员,负责所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当准备各种教学材料的助教。”“我们这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教师没有办法离开幼儿园外出学习,工作头绪多,思考保教质量问题力不从心,也无所适从。”谈及保教质量,一位农村教师苦恼地说。调查发现,重庆市城乡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11,绝大部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能保证“一教半保”就已经很好了,而绝大多数村办幼儿园是“一教零保”。同时,全市40个区县近一半没有专职教研员。按照
5、被访谈教师的话说,“我们只管把孩子照顾好,不出安全事故就好”。对60所农村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农村村办学前班和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保教内容偏多、偏难,“小学化”情结严重。家长对幼儿园保教内容具有很强的“小学化”需求。有这样想法的城区家长占76.3%、乡村家长占95.6%。五成以上家长“希望像小学那样上课或布置作业,让孩子回家有事做”,其中乡村幼儿家长占多数。调查还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家长对小学知识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幼儿能力培养问题,近一半家长把“识字、书写与计算能力”排第一位,“活跃的思维能力”排第二位,“生活自理能力”排第三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排第四位,其后依次是“动手动脑能力
6、”“交往能力”“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为了“让家长放心”,园长和教师在保教内容方面形成偏重认知,轻视习惯培养、社会交往和情感的保教模式,这些幼儿园多以作业教学为保教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些幼儿园还布置家庭作业。因此,幼儿缺少自主的动手操作活动,缺少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很难积极参与自主探索活动。在实际调研中,通过与教师交谈和实地听课、评课,感知幼儿园环境创设及文化建设,我们感到,教师对幼儿文化知识学习十分敏感,也有许多无奈:一方面,纠正“小学化”,保教内容知识含量锐减,家长不满意,教师不适应;另一方面,嘴上唱着“游戏”调子,对保教内容的文化品性和价值取向,却存在着“理还乱”的纠结。
7、超九成农村园和民办园园长课程领导意识薄弱【心里话】“我们每天做很多琐碎的事,接待、安全、管理,自觉学习的时间较少。可能在管理上还稍好点,在教育方面真不够专业,更多时候是从教师那里寻求协助。你要问我办园理念是什么,说实话,我平时没太关注,也不知道怎么找准办园理念。”“课程变革与课程领导等方面的内容,在培训中一直都很缺乏,造成我们相关知识不足,课程领导力不从心。”一位民办园园长说。调查显示,接受调研的69名城乡幼儿园园长,84%为大专及以上学历,53.6%来自学前教育专业,近一半园长未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城乡园长专业发展方向不明,以办园理念为例,虽然比前几年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随意性、表面性
8、和雷同性等问题。过去很多幼儿园没有办园理念,现在公办园95%以上有了办园理念,但农村幼儿园远不及城市;民办幼儿园七成有办园理念,但大多集中在城区。课程领导力是园长专业能力最为显著的体现,其影响着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历程,在创设共同愿景、营造文化氛围、编制课程计划、指导课程实施、引领课程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访谈中,九成以上农村园和民办园园长课程领导意识薄弱,对于课程领导是什么以及职责是什么,几乎茫然不知,而对管理至上却相当信奉;在课程领导上,三成以上的示范园园长出现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两张皮现象,课程设计与园所特定情境不适切,课程实施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脱节。这在很大程
9、度上反映了园长的专业化水平低,课程领导自觉不够、能力不足。 提高保教质量,能做点什么首先,应合理确定幼儿园专任教师编制,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培训。对偏远山区的农村幼儿园,可以实行半日制保教制度,以缓解教师不足的问题;建立健全民办园教师福利及其他保障机制,减少民办园教师的流动性;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服务模式,重点培训农村园和民办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级幼儿园进行长期分阶段培训,公办和民办帮扶共进。 其次,要科学选择保教内容、科学设计保教方法。幼儿园保教内容应与幼儿年龄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要体现基础性、通识性、文化性、多元性,应是幼儿最需要、最感兴趣、且经过努力或指导就能学
10、会的内容,应有一体多元的幼儿园教材参考体系供教师选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要让幼儿“动起来”,教师要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需要、兴趣,必要时给予指导;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在“动”中学习与思考,做到动静结合;教学活动尽量充分利用实物或玩教具进行,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幼儿体验、探索、发现。再其次,还要帮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形成对孩子的适度心理期待。同时,园长和教师应理性对待家长需求,成立家长工作坊,通过多种形式的亲子互动活动和家园合作活动改变其评价观。日本通山保育园:竞争亦精彩 胡连峰通山保育园位于日本九州岛南端鹿儿岛县内,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幼儿园。然而,在日本国内,介绍该园
11、办园理念与经验的书籍高居畅销书榜首,广播、杂志以及网络媒体也竞相报道园长横峰吉文创立的横峰幼儿教育法。通山保育园所有孩子都来自周边农村,他们在5岁毕业时,已经能够跳过超过身高20厘米左右的“山羊”,阅读2500本书,取得珠算七级水平,参加合奏乐队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该园一贯的“把竞争当作游戏”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横峰吉文认为,对儿童而言,竞争就是有趣的游戏,竞争能锻炼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尝试挑战自己,也培养了幼儿凡事都努力做到最好的品格。因此,幼儿园不是要避免竞争,反而需要让竞争贯穿于所有活动之中,让儿童乐于竞争,教师善于创造竞争。尊重个体差异:幼儿和自己竞争通山保育园认为,竞争应当发生在幼儿
12、自身,让其自觉地自己和自己比,从而形成“我能行”的信念。在混龄赛跑(3-5岁一组)活动中,不同年龄幼儿起跑线的位置不同,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起跑线,并且只要足够努力,都有可能跑到第一名。通山保育园的幼儿在4岁时开始练习“跳山羊”,但是教师不会对幼儿跳的高度提出统一要求,而是让“山羊”的高度可以随时调节,从而创造一个能适应每个孩子不同节奏的活动环境,让孩子经过多次练习,逐渐跳过一级级增高的“山羊”,让孩子的内心自然生发出“我能行”的信念。 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因而竞争的过程是幼儿在现有水平上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孩子将关注点置于自我超越之上,才能实现每个幼儿的持续提升。关
13、注共同成长:竞争在幼儿之间 通山保育园认为,竞争不仅能促进幼儿个体健康、快速发展,亦能促进幼儿群体的共同成长。 该园5岁的幼儿,每周都要进行一次摔跤活动,他们在地板上翻来覆去地“扭打”在一起,锻炼了自己的力量、耐力,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身体平衡能力,培养了坚韧、专注、不怕困难和勇于挑战等学习品质。 为了规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竞争可能带来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把关注点放在自己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发展上,而非结果的输赢上。如在摔跤比赛中,教师会提前告诉孩子们,摔跤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只要努力,就能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拓展教师角色:竞争在师幼之间 在通山保育园,两岁的孩
14、子就学会竞争了。孩子两岁开始学认字,读平假名。教师和孩子一起读完后,就会拿着46张写着平假名的卡片,一张一张地让孩子认读。读对了卡片归幼儿,读错了卡片归教师,最后比一比谁手里拿的卡片多。发生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竞争,在幼儿写日记的过程中、教师留黑板备忘录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一定的体现。 学者彭小元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学习者团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生态圈的管理员、差异的接纳者和课程的创造者。其实,幼儿教师除了践行以上这些角色外,还应该是幼儿发展的挑战者。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反思,通山保育园的教师,让自己对幼儿的挑战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他们以“跳一跳,摘个桃子”的理念指导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15、。 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二者对人类持续发展犹如鸟的双翼、车的双轮。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以及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使幼儿从小逐步奠定一种敢想敢说、锐意进取、力争上游的良好素质。良好的竞争意识、正确的竞争态度、较强的竞争能力,是幼儿亟须发展的一种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 愿教育能追寻孩子的发展 苏婧 美国高瞻课程专家陈宇华曾在微信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儿子非常喜欢玩乐高玩具,有一次在玩具店提出想买一些乐高块儿,说要“买好多”。于是她问儿子:“好多是多少?”儿子想了半天,说:“100个。”她又问儿子:“你能数到100吗?”儿子当时还
16、不能。她趁势说:“今天可以数到几就买几个,或者今天先练习数数,明天再来买。”儿子犹豫了半天,说:“那就明天吧。”随后,她递给儿子一个标着从1厘米到100厘米数字的纸质尺子,对他说:“你自己看吧。” 这位从事教育研究的妈妈说,在孩子缺乏任何动机的时候,让他数到100是件非常枯燥的事,但是当他有了强烈的动机,想要买100块儿玩具的时候,学习欲望就特别强,就会自己去学习如何从1数到100。从这个生动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办园理念、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式上。有一
17、些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幼儿园不能学英语、拼音、数学吗?其实,幼儿园并不是完全不接触语言和数学等内容,由于年龄特点所决定,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语言和数学与小学阶段相比,在内容和学习方式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往,成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过分强调学习具体的技能、方法、知识,而忽视或轻视学习品质的培养,认为“学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只关注幼儿认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道题,背了多少古诗。一些家长以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代价,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学习”,实际上是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上。 为了认清“小学化”的危害,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幼儿学习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儿的年龄、认知
18、、所持经验的情况,决定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的学习要充分感知,要在游戏化、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处于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释放。成人给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顺应其天性,引导其发展。 具体来讲,幼儿学习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无意注意伴随下的随机、碎片化学习,以多种感官为主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整体化学习。 有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发
19、展水平。但是,入学准备并不意味着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不能错误地或简单地等同于识字、算术、背古诗等。3至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重要。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的交流,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只让孩子多识字、写字。 同样,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和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数学的任务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
20、间关系等。比如:3岁幼儿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可以利用收拾餐具等日常生活环节,让孩子直观感受将小碗一个一个放到盆里,盆里就有了许多小碗。 如果我们过早地让幼儿学习拼音,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特别是用死记硬背等机械的方法,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就会造成孩子过早地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我们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尽我们所能和用各种方法赋予每一个孩子力量”,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愿我们的教育能追寻孩子的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5年04月19日 星期日蒙台梭利中国标准及认证体系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