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护理学基础1.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 ( )(分值:1分) C.助阳 2.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变化属于 ( )(分值:1分)B.药量的加减 3.肝开窍于 ( )(分值:1分)A.目 4.鹿角胶的煎药方法是 ( )(分值:1分) C.溶化 5.劳力过度最容易损伤人体的 ()(分值:1分)A.气 6.肝,在五行属于 ( )(分值:1分)A.木 7.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剂型是 ( )(分值:1分) B.汤剂8.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 )(分值:1分)B.咸、苦、寒9.下列各项,属于阴的是 ( )(分值:1分)A.静止的10.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活动后加重,面色白,或有自汗,舌淡嫩
2、,脉虚等。此证属 ()(分值:1分) C.心气虚11.下列哪项病邪只能作为外感病因 ()(分值:1分)C.暑邪 12.中脘穴位于 ()(分值:1分)D.脐中直上4寸 13.奇恒之腑不包括以下哪项 ( )(分值:1分)A.筋 1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证的临床表现 ()(分值:1分)A.面色苍白15.下列哪项不是热邪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D.性升散 16.对于神昏抽搐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分值:1分)D.用力按压抽搐肢体17.下列哪项是湿邪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B.所致病证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18.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 )(分值:1分)C.津19.火罐疗
3、法可用于 ()(分值:1分)A.风湿痹痛 20.根据下列哪项可判断为心阳暴脱证 ()(分值:1分)D.冷汗肢厥填空题 21.()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他首创的“猪胆汁导法”成为迄今最早的灌肠术。(分值:1分)答:张仲景22.施灸的顺序是()。(分值:2分)答:先灸阳经,先灸阳经后灸阴经;23.痰饮的形成与肺、脾、()、()及()、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分值:3分)答:肾、肝、膀胱24.按骨度分寸法,印堂穴到大椎穴为()寸,小海穴至阳谷穴为()寸。(分值:2分)答:18、1225.气的升降失常主要包括()、()、()、()和()等几个方面。(分值:5分)答: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2
4、6.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应采用的煎煮方法是()。(分值:1分)答:包煎27.用来辨别病位深浅的一对纲领是()。(分值:2分)答:表里28.实热证的护治原则是(),虚热证的护治原则是()。(分值:2分)答:清热泻火、补虚扶正29.所谓治未病,包括()和()两方面内容。(分值:2分)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名词解释 30.方剂(分值:4分)答: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组方原则,选择若干味药物通过配伍而组成的。 31.未病先防(分值:4分)答: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32.阿是穴(分值:4分)答:是指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
5、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33.八纲(分值:4分)答: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34.祛邪(分值:4分)答:运用某些治疗及护理手段,祛除邪气,以达到恢复正气的目的,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患者。问答题 3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分值:10分)答:(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乃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火热皆属阳,故暑为阳邪。暑邪为病,常可见一系列阳热之征,如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主升发,故其性易升易散。暑邪侵袭人体,常可扰动心神,而致心烦不宁,且暑邪伤人,多直入气分,至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津液耗伤,可出现口渴喜饮
6、、尿赤短少等症;大量汗出,又可导致气随津泄,而出现气虚之象,例如伤于暑邪之人,常常可见气短乏力,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3)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常常多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较大,湿气弥漫,故暑邪伤人,常常兼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可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还常常兼见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邪困阻的症状。36.举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每个作用举一个例子)(分值:10分)答:(1)近治作用(腧穴所居,主治所系)这是一切腧穴(经穴、奇穴、阿是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它们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如眼周的睛明、承泣、四白、攒竹、丝竹空等穴均可治疗
7、眼疾。(2)远治作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循行经过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有的还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不仅能治上肢、头面疾患,而且可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对人体免疫反应、防卫方面都有很大作用。(3)特殊作用:实践证明,针灸腧穴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与用药不完全一致。它的特点在于针灸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另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
8、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37.写出下列腧穴的定位及所属经脉。中脘、内关、合谷、大椎、环跳(分值:10分)答:中脘所属经脉:胃募穴、八会穴,定位:在上腹部正中线上,脐中直上4寸。内关所属经脉:络穴、八脉交会穴。定位: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合谷所属经脉:原穴,定位:手背第1掌骨、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大椎所属经脉: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背部正中线上,俯卧或正坐低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环跳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38.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分值:10分)答:
9、(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多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其侵犯人体,易损伤阳气。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腻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属水,水性下行。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