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老龙头小学 张洪玲在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是我第一次当着全区老师的面并且使用的是外校学生的情况下讲了一节课。说实话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一直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是候姐一直以来的信任和鼓励让我逐渐放松,让我不断调整心态。这样我一个星期背出课,在候姐的辅导下。一个星期以后我在本校用本班完成了第一次试讲,出现了问题,但也得到了其他各位老师的肯定,于是我有了一些自信。大家也毫不保留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候姐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帮我修改,周二我们在兴华又完成了第二次试讲,有幸请来王姐听课指导。同学们的表现让我难以驾驭,慌乱之中我还忘记了两个知识点,即两位小数,三位
2、小数的意义。在后来的研讨中,针对我讲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王姐提供了另一个较为新颖的思路。鉴于我的教龄太短,以及离正式讲课的时间太近,我们决定保留原有思路并小改。而实践证明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在正式的讲课中,同学们的反应在我意料之中,课上积极性不高,眼睛里充满着迷茫和问号。而我一节课下来也早已筋疲力尽,我很佩服自己能完成这场独角戏。说实在,这节课并不好讲。知识点比较琐碎,而且概念性的知识多,学生们难以理解。在我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后,又借鉴了光盘课,这样教学设计初步完成。并做了如下修改:在第一次试讲中,第一个环节以“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本来只测一条彩带(90厘米)的长度,但这样不足以体现“不
3、足整米数就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的初衷。所以在后来的试讲中,我们通过测1米,90厘米两条彩带的长度作对比,从而体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起初我们把小数的计数单位,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放到习题中讲。在第一次研讨中,大家普遍觉得牵强,而且学生根本没有理解,于是我们把这两个知识点放到小数的意义中讲。但通过第二次试讲,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知识重难点过于集中,老师教起来累,学生们学起来累,而且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设计都是老师不断地灌输,学生显得被动。于是我们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放到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深知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是语言使用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导
4、致学生不理解。比如:在教学一位小数时,我的描述是“观察这一组小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的引导是:“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分数与小数的这种联系?”这样的提问太过广泛,学生往往不知从哪方面回答。此时如果对提问稍作解释,问题就迎刃而解。其次表现对课堂的控制力薄弱,往往对学生们突如其来的答案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引导,于是出现了被学生牵着走的情况。在正式讲课中,一个学生说出了0.1 ,0.01, 0.00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一个0,这个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我给予了肯定,但没有做出过多解释。另一个学生说出了心中较为满意的答案,前面的数缩小10倍就变成后面的数,我趁热打铁做出总结。
5、现在想想真是捏了一把汗。在讲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即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当我问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时,生1 :单数。我想因为分数的分子是1,3,7的缘故。在今后的课件中可以出现十分之六,十分之八这样的分数。于是我加重口音读分母,以为学生们能理解我的用意。没想到生2的回答是它们都比1小。我想学生的意思是分数本身比1 小。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答案,让我有些慌乱。我接着引导,“同学们,你们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发现了什么?”这次引导同学们终于说出了接近我心中的那个答案。生3:十分之一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为了更加准确的表述,我进一步引导:只有十分之一的分数才能写成一位小数吗?那十分之三
6、,十分之七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吗?最后我总结了一位小数的意义。由于我担心时间超时,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找了2个同学描述一位小数的意义。现在想想,这样的讲解太过仓促。所以在教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时,学生们的表述依然存在不完整或者错误的地方。我应该在教学一位小数的意义时打好基础,多请几位同学表述。除此之外我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导致最后的习题没有处理完。现在回想,课上的40分钟我并没有合理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们实在说不出答案的情况,我应给予回答,不要过分纠结。下来后,候姐给了我一些鼓励和安慰。但暮然回首,我在锻炼中获得了很多收获。我不仅提高了胆量,而且深知要全面备课。一节出色的课要经历多次揣摩。每次出课,我都有所成长,感谢和珍惜每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