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备课人:舒寿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3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义,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教具、学具准备:可拉动的四边形木条及三角形木条,三角尺,课件,畅言。教学过程:一、依据习得,情景导入: 摸图形,猜图形。二、
2、操作感知,理解概念:(学生回答摸出的都有三角形)导入课题:同学们的手感可真好,对, 这些都是三角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要研究三角形,没有三角形怎么办?(画)由画初步感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是的。刚才同学们所发现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尝试标出边、角、顶点。2.初步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形成了一致的看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
3、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请同学们对照刚才几个同学的说法,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师:现在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准确?课件出示完整定义。师: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为什么?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此处可点一点“围成”就是首尾相接,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
4、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师:给自己画的三角形取名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师:在我们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地方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自行车、篮球架、电线杆),你发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教师拉动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三角形,我请两个同学来拉拉看,(指名)感觉怎样?(拉不动)拉不动说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稳定性并板书)师:正是因为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所以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房顶做成三角形的,台历、斜拉桥、吊车)师:刚才我们发现
5、四边形容易变形,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也拉不动吗?(指名说)为什么?(教师演示)师: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能来运用吗?(巧手实践。)(1)学校的椅子坏了,有点摇摇晃晃,谁能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个办法把它修好?(2)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倒了,要把小树固定住,可是路边只有一根木棍,怎么办呢?四、教学三角形的高:师: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人们常常把很多物体设计成三角形。(出示图片:斜拉桥。)师:在这座斜拉桥上你看到了什么?要想知道这座斜拉桥从桥面到顶端的高度你准备怎么测量?在同学们的桌子上也有一幅这样的图,先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在练习纸上操作。(集体讨论交流。)师:同学们都想到了从
6、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我们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师:请你想一想,该怎样作高,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ABC内作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比一比,谁作的高最规范、最漂亮。(学生尝试作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交流作高的过程。教师示范画出一条高。(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画三角形的高,其实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段。)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发现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段。)教师小结: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段。五、带疑总结全课,适时拔高:师:出示教材第65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学生在书上操作并考虑三角形有几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