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 l、2、3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
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
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 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四、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有一个百宝箱请同学们猜猜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呢?
(游戏规则:一位同学蒙上眼睛摸盒子里的图形,并说说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到的?)
2、导入: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三角形的世界,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80页的内容,完成表格。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老师也画一个。
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
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成。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3、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三)小组合作: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课件出示图片,长劲鹿和松鼠的房子,住哪间呢?房子有什么特点?(引出三角形的高)
1、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2、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思考: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课前教师准备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要求小组之间合作画高。
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时学生互评互议,总结画高的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谈谈画高时的感想与收获。
3、小结:三角形有三条高,三条底。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