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分层次,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4.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5.对比讲学家、老河兵的话,明确科学思维和其中包含的道理 6.学习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7.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形象直观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动态模拟场景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及其理由、结果【教学难点】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
2、时第三课时【复习导入】 复述故事,导入课文【讲授新课】(一) 问题探究1.借助表格,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结果2.结合问题思考,请个小组画出三种看法的示意图3.具体讨论各人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因为寺僧的方法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讲学家的方法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5.课文阐述的
3、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在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二)深层探究1. 比较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分析认识产生的原因)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性格:“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了。性格:“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
4、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当求之于上流 。性格: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自信满满。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其中有对寺僧的嘲讽,也有盲目的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因为实际经验,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3.文中运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4.四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写作特点】一、脉络分明,逐层深入 本文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尚根据物体被水冲向下游的规律,判断石兽已被冲走,划船往下流寻
5、找,结果终无所获。紧接着展开第二个层次,设帐讲学的讲学家以博学自夸,嘲笑寺僧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他分析了石兽与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兽深陷在原处的结论。言之凿凿,使听的人“服为确论”。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从一旁杀出个“程咬金”老河兵来,使本文深入到第三个层次。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经验,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但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作者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画龙点睛般地进行议论,揭示了主旨。全文故事曲折,但只有短短200多字,脉络分明且层层深入,结构严密,余味无穷。二、语言简洁文章叙述精练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如写“棹”“曳”“寻”领起的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待结果,简洁而生动。三、寓事于理围绕寻石兽展开情节,在文末以议论方式点明自己观点,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四、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课堂小结】这则故事用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在何处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板书设计】 交代起因石兽沉河 寺僧下游寻找,未找到 河中石兽 故事经过寻找石兽 讲学家沙中寻找 老河兵上游寻找,终找到 卒章呈议遇事不可主观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