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 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 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 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 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 样教的问题3、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
2、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4、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 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二、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 190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 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 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
3、套的写 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2、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 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 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 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 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 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 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
4、合个人 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3、差异性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 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 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4、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 191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 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 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5
5、、可操作性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 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6、考虑变化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 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 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 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 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
6、生能在 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 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 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 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三、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 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 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1921、课件的长度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包括一门完整的课 程内容,可运行几十课时;小的只运行10
7、-3 0分钟,也可能更少时间。2、多媒体课件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 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3、常用制作方式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形式是PPT(用office PowerPoint制作的幻 灯片),由于它编辑、播放,各种操作简单易学,而且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资 源,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善和加工,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不高,并且 多加钻研也可以有反复多彩的效果,能满足许多需要,因此广受欢迎。其 他应用较广的还有Flash和A uthorware以及几何画板(数学老师常用)等等4、课件制作的几个原则教学性课件的应用必须是能优
8、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可操作性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交互操作层次不应太多。科学性 课件制作要符合科学性,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否则用课件还 不如做实验,但课件永远不可以取代实验。简约性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要突出重点,同一画 面对象不宜太多,避免对学生注意力产生干扰。注意动与静的对比,前景 与背景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每屏文字显示数量,尽量用配音替代叙述文字,过多193的文字阅读容易使人疲劳。艺术性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应赏心悦目,
9、使人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量多媒体课的信息量自然比一般教学形式的信息量要大,但不能太 大,要适当地留有时间、空间给学生思考、消化。避免因信息量太大产生“电 灌效应”。适度使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注意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 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物理的 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 效果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不如实际演示实验更直观更有 说服力;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 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写教案要几个步骤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
10、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 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194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11、,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3.需要多少时间?(四)归纳小结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五)作业安排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说,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如何撰写教案,才能带动教师的积195极性,发挥教案在常规教学中的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
12、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 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同时要改变教案检查的传统 理念和标准,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 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不是苛求环节的完备与否 而是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不是约束教学活动的范式而是促进教学生成的 载体。唯其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写教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倡导教案“留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 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 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 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
13、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 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 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案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四是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案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 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
14、。教师写好教案应做到以下方面:一、项目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备。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教法、196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 表格,填写要规范,如有变动必须马上注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 目标是在对学生教材与培养目标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必须准确、科学,教学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总和,一般包括导入语(由旧课导入新课)、教学主要内容、板书设计、重点提问(互动环节)、课后思考(或作业),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二、重点、难点要突出。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格中,必 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课的重 点
15、、难点和目标展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分析明白,这一切都在于 服务实现这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这一具体目标是一门课程总目标的一 个子目标,因而要做到每一课教案和全部课程目标体系上的有机统一。三、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 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因为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活的;教 材只是提供了教学参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更不能代替教师备课和 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形成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过创新形成特色。四、案例教学材料要绝对“新鲜”。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使世界变小了,市场变大了,技术
16、更新快了。教材即使最新出版,由于其组稿、编辑、出 版、发行等环节,有些内容很快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应用的实践。高职教育是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 养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在备课过程中树 立最新的实践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 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高职教育教 197学管理中,科学规定教师一课时的备课工作量是23小时,一个高校教师 每周课时量规定在十课时左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 标的前提条件和具体保证。五、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
17、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 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节课设计出具有如下特点的板书方案:一是 严密的逻辑性,板书顺序是逻辑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现;二是概括性,高度 凝练概括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三是符合审美要求,板书设计要符合审美 规律,给人以明确清晰、美观大方的良好审美感受;四是结构的完整性,即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完整表述;五是创新性,每个人即使在讲同一内容 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作用,板书都 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因此板书设计可以借鉴、参考,但决不能 照搬照抄。六、要不断充实完善。教案撰写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
18、要不断 充实完善。一是因为初稿往往有顾此失彼之处;二是教材研究与教学实施 常有灵感产生,出现新的闪光点及时补充进去;三是需要用新材料与新信 息对教案进行补充;四是备课不是一次性劳动,一节课的备课也不是一次 有效,过期作废,需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角度补充不足;五是集中备课 或教研组活动中从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或交叉中获得提示、补充。充实完善 不是推翻重来,可以利用备注栏,也可以形成一页纸粘在一角,对照研读。七、教案以手写为主,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教案撰写是创造性劳动,是 对教师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的有效训练,也是对教师书写 水平、概括能力、材料组织等综合素质的反映,所以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
19、 198动的结晶,也是检验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手写教案对教师要求更高,更能真实检查教师备课质量、更具有可比性,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写一 手好字。出色的手写教案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鲜活样本。八、关于电子课件。电子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信息化时 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的成果,对传统教学手段是一种改进和有益补充,但高职教育实践证明,电子课件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的一个工具条件,它直观、容量大,许多用讲授法难于实现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 手段的展示、演示、模拟得以实现,还可以节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板 书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一种创造性
20、的劳动,电子课件的过度使用易于禁锢教师思维,限制了教师 临场发挥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一、符合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是指教师要认真贯彻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 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 性错误,那种远离大纲、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编写 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纲扣本、有科学性。二、加强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教师要在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同时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对别人的经验在思考的基础上消化、吸 收,结合个人的体会,巧妙构思,精
21、心安排,写出水平和个性。三、注意差异性由于每一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199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因此编写教案也就不可能有千人一面的固定模式,为 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应过 分强调要求整齐划一,在保证教案的基本常规不漏向外,具体的写法不宜 多干预,要因人而异,形式多样,如果领导对老师的教案要求整齐划一,统 一模式,这表面上看来很规范,但在实际上束缚了老师的手脚,扼杀了创 造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不变得,教师的教案就不能 有统一的模式。四、讲究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而且
22、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尤其是要设计好开头、结尾,首位呼应,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 言都要经过设计,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 多说,该什么时候说,用什么语调说等都应经过精心安排。五、强调操作性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一种方案,是施工的一种“图纸”他贵在使用,能操作。有的教师写的教案繁琐,上课时还得时不时地看教案,因此在基本观点都 阐述不清楚,更谈不上旁征博引,开发学生智能了,因此写教案一定要从 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好的教案文字很简练,但从中却能看出教师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有相当的 深度,教
23、学思路十分清晰,能力训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有提示性。六、考虑变化性教学进度中常常出现离开教案所预见的情况,教师不能死抠教案而打击学 生思维的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200方法,满腔热忱地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动机,针对疑点积极引导。答案补充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 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可能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出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方案,这样,出现打乱教案的现象,也不会紧张,可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如果我们 的教案过于详细、完美,将在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形成束缚,剥夺了课堂 教
24、学生成的契机和充分拓展的空间,其教学效果未必理想。我们经常强调 教师在教学中要“眼睛里有学生”,就是指要根据学生和课堂不断变化的实 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无论我们备课、写教案多么详细、充分,都无法穷 尽课堂上将要发生的一切情况,意外事件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来 应对。(最近,南安进修学校开展南安市2012年中学数学、地理、英语优秀教学 案例评选活动,为使教师对教学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特找一些相关知识与 案例范文)L什么是教学案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 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 教学现象的
25、动态性的把握。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 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 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201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 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 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 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 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 的事实来替代。
26、2.教学案例的特征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 别,又有什么特点呢?(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 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 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 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 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 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
27、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 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 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 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2023、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 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
28、。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 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 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 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 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 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
29、“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 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 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 203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 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 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5)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 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
30、事例,我们 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 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南北气温的差异教学案例【案例背景】这是一所农村初中校,这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接到通 知的公开课,这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前天,教研组长临时通知我说今天要开一堂学校的公开课,并说要请摄 像师随堂拍摄。完了,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太急了!按照教学计划,我 这一堂课要上的应该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 多样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公开课倒是上过不 少,但面对摄像机还
31、是头一遭,学生们也是如此,并且时间这么急,有点 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没办法了,只好抓紧时间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案例描述】课前,同学们纷纷走进多媒体教室,教室后面齐刷刷地坐着一排老师,一前一后摆着两台摄像机,这阵势真的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就连我这身 204经百战的老师都有点腿软。事实证明,这两名“大炮”还是相当有杀伤力的,原本活跃的班级在它们的“火力覆盖”下变得战战兢兢、鸦雀无声,这让我费 了不少力气,努力调动课堂的气氛,所以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上课铃响了,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并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我创设了这 样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时,学生们 满脸疑惑:老师
32、竟然要我们帮忙?于是,我顺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寒 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国的风光;夏东海准备 带上小雨、小雪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该如 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请大家帮帮忙。用这几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电 视角色来导入新课确实很不错,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纷纷给出了建议,从而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理。其实这个问题我并不要求学生给出准确的答 案,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并给学生建立“南北温差大”的初步印象。接下来 好戏开场:我模仿电视节目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猜猜看”并进行了抢 答,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这是我国的北方或 南方,具体是什
33、么地点?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最终,学生们猜出了 哈尔滨和海南三亚,这时我顺便也引导学生复习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 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巩固了旧知识也初步认识了冬季我国南北气 温差异大的特点。“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幅图是真的吗?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 呢?”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我请同学们打开了“我国1月平均气温 图”,指导学生阅读了本图的图例,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几个问题:(1)分别 读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气温值。(2)找出1月0等温线的位置 并用彩笔描出。(3)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经过了各组的讨论之后,我 205每个小组各抽出一名同学来读出上面4个城市的气温并按
34、照南到北的顺序 把这4个城市的气温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结论:随着纬度的不 断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接着,我又请了一名学生上台指出了 1月0等温 线的位置,并说出这条线最弯曲的部分在哪里,学生调用了上节课的知识 指出最弯曲的部分在横断山区,从而复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最后,我请一名学生上台计算出了海口和漠河的温差是44。经过一步步 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了学生阅读“气温分布图”的能力并最终得出:“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结论,从而也验证了上个环节中同学们的判断是 正确的,并且知道了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有了前 面的经验,我又要求学生阅读了“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35、并和“1月平均气 温图”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了:“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青藏高原夏季气 温低的原因是地势太高造成的。“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能不能初步知道我国冬季最冷和 夏季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时,有学生说冬季最冷地方在黑龙江,夏季 最热的地方在海南。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我引导学生们齐读了书本的阅 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同时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中 出现的地方一一在地图上标出,并且与学生们探讨了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之所以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了五
36、个 温度带和一个区,到底是哪些呢,大家看一看书本的地图一“我国温度带 的划分”。在学生们看图的时候,我很快在黑板上画出了中国轮廓图,说实 话这幅板图一直都让我引以自豪也是学生们佩服我的一个地方。接下来,206我请了一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填出了这几个温度带的名称,至此,学生 们对本图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这几个温度带在位 置排列上的规律,巩固了知识。这时,我又卖了一个关子:唉,这幅图上 有几条分界线我们似曾相识!于是,我又请了几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分 别标出了:北回归线、1月0等温线、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至此,学生们深刻地认识了温度带的划分与旧知识的关联。在画线的时
37、候 有个学生用一条直线表示了北回归线,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纠正,这时同学们都意识到北回归线应该用虚线来表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作 图能力。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所处的 是哪个温度带?学生马上答出是亚热带。接着我又分别要求学生分别说出 几个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名称。至此,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这 一幅地图已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并且也很好地复习了中国政区图和中国 地形图。不同的温度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老师则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不同形 式的建筑、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得 出答案。至此,本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们通
38、过读图、画图、讨论、计算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老师又引导学生通 过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抢答的 过程中,一位平时被学生们称为“傻子”的同学表现十分积极,所以我又引导 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得出这位学生满脸的欢喜,我想,学生的 自信比什么都重要!【案例反思】207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1、学习生活化的地理,挖掘生活素材,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其中。本课中,“大家帮帮忙”和“猜猜看”这两个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 空前活跃。我想,难怪新课程要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地 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
39、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 际让学生学习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培养良好的地理观。2、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 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堂 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中自由交流,激热讨论,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 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
40、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 然就好了。3、学生的读图和作图能力要用心去培养。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终身发展 有用的地理”,而读图和作图以及应用知识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就是学 生非常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所以值得我们 用心去培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重视地图教学,帮助 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与析图而且用好地图,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 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终身发展的 208有效途径。4、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我们去保护和激发。“傻子”在抢答中的表现让我 动容,值得我们去关爱和保护。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常说“为了 一切孩子
41、,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这就是了。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信,他将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印度教学案例及分析一、案例背景:七年级地理下册学习的是区域地理,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 习,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初步具备读图分 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能力和具备从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案例主题: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是文明古国一印度,结合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我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等方面的教学中,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以地理“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地理“导学案,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
42、使学生积极思考,变 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地理课堂更高效。三、案例过程:片段一师:我们已经学了亚洲、日本和东南亚,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 位置,那印度在哪里呢?请大家看地理导学(教师事先设计与准备并在课 前分发)展示学习任务一:认真观察图7.31、7.3 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209(1)印度的地理位置a.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_半球。b.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纬)线从 其中部穿过,所以大部分属于 带。c.海陆位置:位于 洲南部、南临 洋、东临 湾、西临 海。(2)找出邻国位置东北部与、国家相邻,西北邻 国,东邻 国、国。南与
43、岛国 隔海相望。我让前后桌四个同学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相关内容。话刚 一落下,全班同学就讨论开了。而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 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我请两三个学生上 讲台利用相关地图对学习任务一中的每一个该掌握的知识进行说明,并让 其他同学充当评委进行评价。最后我总结”不管学习哪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重点都是找出重要的纬线和周围的海洋与相邻的国家。”片断二师:先与学生共同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并抛出问题,请大家 思考:如何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描述地形的特点与地形的分布特点?”这一问题一抛出,全班沉默了,我看到这一情况,鼓励大家说到“同学们,
44、请先别着急,再想想,如若真的无从下手的话,请先完成地理导学中的学 习任务二并进行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小组更有效率,答案也更准确,更 规范。”展示学习任务二:读图7.3 4”印度的地形”,完成下面任务(1)查找并标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布拉马普特210拉河(2)总结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印度北部为 山脉,中部为 _平原,南 部是面积广大的_高原。印度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以、_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 o听到这话,全班又讨论开了,我又一次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我发现,这 一次学生的讨论更激烈也更投入,似乎都想着尽快地把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很快就有了结论,我请一位学生代表上讲台指着图进行回
45、答,首先应该看图 例,确定哪种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平原用绿 色来表示;地形分布特点通常描述为哪个方位有什么样的地形类型,地形 的特点则通常描述为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然而我发现该学生在指图的时 候,不管是山脉,还是平原高原都只是指着某一点来进行说明。为此,我 首先肯定了该生的回答并指着地图补充到山脉在地形图上是用线来表示,而高原平原是用面来表示。四、教学反思: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两个普通的案例,却始终围绕着地理课堂的有效教 学而进行的。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具体 地说就是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的,达到预期效果显著
46、,实现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最大化。具体体现在:(一)“地理导学案”的应用让学生易学。在导学案中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而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本节课的 教学的目标来进行,设计的问题也比较有讲究,既让学生容易理解,又突 出了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真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1、导学案的设计突出“地图和图表”。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牵涉到 方方面,都是以一定空间分布作为基础的。教学中牵涉到某个地理事实、地点或者地区,无论其大小,应该在落实在地理空间上,也就是地图中。通过地图,判断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周围的环境及其相互影响。所以,教 师事先进行地理导学案设计,设计时始
47、终坚持“以图导学”的原则,比如“请 大家观察图7.31、7.3 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等;在课堂教学 中也始终要求学生一定要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来学习,在进行总结的时候 也总是围绕着地图来进行,将读地图、用地图贯穿在地理课堂的始终,紧 扣学科特点。2、导学案的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事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分层次安排成员,即基础好与基础一般和基础较差的相互搭配。设计地理导学案时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注意分层次设计问题,让每个学 生都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毫无目的。教学中以学生分小组讨论和 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小组间的 互动,让学生以“主人”的角色融入到课堂中,学生乐学课堂也更高效。(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学“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中,倾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 指导”、“鼓励大家说至同学们,请先别着急,再想想”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却 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和谐,学生在参与讨论时更投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 表现欲望。教师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是置身于学生当中,参与 学生的讨论,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搭起平等交流的桥梁,使学生真正投身到 地理课堂的学习中来,变被动为主动。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