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课标解读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是将分类、排序和比多少作为学生学习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准备课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并以第81页的例17体现了分类是如何作为整理数据的知识基础的,解开了在上一轮教材实验中教师对于教学“分类”这一单元内容的“目的”的困惑。上述两种做法其实都体现了分类的重要作用: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次教材修订基于标准(2011)编排了“分类与整理”单元,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例2,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