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孔子拜师天师附小 郭岚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的坚强。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练习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教学难点: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2、教师质疑:孔子拜谁为师?(学生反馈,板书:孔子 老子)3、组织学生借助搜
2、集到的资料介绍这两个人。4、教师介绍孔子、老子、孔子家乡曲阜等。 二、朗读课文1、通过预习,大家已经过了生字和词语关,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课文朗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自然段,师生评价,指正读音)2、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总结:朗读要停顿,句与句之间要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更长。语气要自然,要有区别,要读谁像谁。3、学生练读,读完请个别学生上台读。三、品读课文1、这篇课文哪些句子你应该去思考?你想到了什么?画出句子来,并在旁边加上批注,等会儿我们来交流。(生默读,师巡视)2、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品读重点句,品读人物对话)3、分角色朗读对话。4、从这些句子你能感悟到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
3、行?(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谦逊有礼。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谦和大度)5、总结。正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优秀品质,所以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在我国,说起孔子家喻户晓,在外国他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四、课堂练笔1、孔子拜师已成为一段佳话,传为美谈。课文中的对话写得很细致,读来仿佛书中的人物就站在我们眼前。如果将这段文字写成这样,你感觉如何?大屏幕出示文字(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他上前行礼,请老先生收下他这个学生,老子说孔子的学问不比他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说学无止境。) 2、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好?(少了对话的描写,人物变成了“哑巴”)3、出示第二段文字,学生讨论交流有什么
4、问题。(有一次,我在做暑假作业。弟弟跑过来跟我讨论电脑游戏,我让他等会儿再说。他立刻抓起我的作业本往楼上放。后来我上楼去找,没想到他藏东西的能力那么强,我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第二天,他才在奶奶的追问下把本子交了出来。我拿过来一看,被他撕破了一页,连忙用透明胶粘好。)(少了对话描写)4、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做晚饭时,妈妈发现没有盐,叫我去买。我正在看电视,不肯去。妈妈非要让我去。我只好去。)学生加上动作、语言、神态表演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其他学生反馈有什么地位不到位。5、师:表演有难度,需要天赋,但我们不是演员,我们只要写下来,把不到位的地方写到位就可以了。(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6、写好后展示,出示范文。7、总结:人物开口说了话,可真了不得,能够让文章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这就是习作中语言描写的威力,也是大家应该学习的写作方法之一。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课堂教学结束了,学习并没有结束,让我们课后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继续中华古文化的旅程。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孔子 老子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