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孔子拜师(第一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江艳 序号:前置性作业:一、认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完成下面两个题。我会读: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孔丘 不比我差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我会组词:洛( )( ) 仆( )( )迎( )( )等( )( )袍( )( ) 納( )( ) 差( )( )境( )( )二、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规范地书写两遍。孔子拜师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求学的经过,感受他谦虚好学的品行。3、
2、学会借助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句名言,(出示课后四句名言)。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知道这四句名言是哪位名人说的吗?(师板书:孔子)看,这就是孔子,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谁能说说看?(学生汇报孔子资料)和老师一起去了解了解孔子。(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孔子吗?(谦虚、好学、伟大)就是这样一位谦虚好学的孔子却要去拜师(师板书:拜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13课,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一同走进孔子的世界。二、 朗读课文,学习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并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流利。3、学生读本课的词,在组内说说对词语的理解,不理解的可以讨论讨论。4、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师说意思,生猜是哪个词。形容不论远处、近处都知道他的名字。(远近闻名)找个近义词。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辛。(风餐露宿)注意两个字的读音。形容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地赶路。(日夜兼程)“兼”是生字,你还会组别的词吗?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风尘仆仆)找到这个词在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你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
4、?形容一点儿也不留,全都给了别人。(毫无保留)(2)老师要考考大家:孔子拜师,孔子拜谁为师?(孔子拜老子为师。)什么样的孔子拜老子为师?请用上大屏幕上的词语。(3)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纳闷、孔丘、传授、佩服孔丘是一个人的名字,知道是谁吗?为什么孔子又叫孔丘呢?古人除了自己的名字外,还有字什么,名什么,号什么。谁还能给“丘”组词?(出示“纳闷”)指名读。什么是“纳闷”?这两个字除了会认,还要会写。观察“纳”,什么结构?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师写,生书空)“闷”是什么结构?书空。观察大屏幕,哪个字和它长得像?注意区分。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课文有几段?指名读课文,喜欢哪段就
5、读哪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是否准确,语句是否流利。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每段写了什么?3、刚才同学们在提问题时,问“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到书中找一找。(师板书:渊博)什么是“渊博”?你觉得孔子学识渊博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什么才是“远近闻名”?孔子学识渊博,远近闻名,但他却总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渊博,于是离开家乡,到洛阳拜老子为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孔子?带着你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由读、指读、范读、齐读)四、全课总结:同学们,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他总觉得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历经千辛万苦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在拜师的过程中,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