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心亭看雪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领会文中“痴”字的含义,作者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于作者一样的“痴”人。2.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3.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一、教学导入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而杭州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 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的是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解了课文的字词,理解了课文的大致意思,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诵。三、咬文嚼字品痴行1.同学们刚刚读完了课文,老师想问下大家,你们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张岱的形象?明确:“痴”字2.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痴”字该如何理解呢?是不是“傻”或者“痴呆”?那么,文中这个“痴”
3、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明确:痴,痴迷的意思3.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张岱的痴?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4.教师:为什么是这两句?5.教师:其中哪句话点明了作者出行的环境?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6.教师:大雪已经连续下了三天,湖中人声、鸟声全都消失了,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明确:安静、寒冷、寒气逼人注意朗读停顿:湖中/人鸟声/俱绝7.教师:你觉得什么字用得特别传神?明确:俱和绝8.你能联想到什么成语?或者我们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景象?示例:鸦雀无声、万籁俱寂、冰天雪地9.哪个地方点出了作者出行的时间?明
4、确:更定10.教师:“更定”是指几点钟?明确:晚上八点左右11.教师:天寒地冻的晚上八点,张岱选择了去湖心亭看雪,还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同学们,如果是你们,此时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回答)示例:躲在家里边烤火边看电视,躺在被窝里看书讲到这里,老师给同学们穿插介绍一下,张岱一生多次去过西湖,对西湖之景可谓一往情深。屏幕显示: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翻译:我生不得时,离开西湖已经28年了,但西湖没有一天不在我的梦中出现,而梦中的西湖也从未有一天离开过我。他对游西湖的方式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屏幕显示: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5、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西湖七月半由此看来,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是为了在无人打扰的氛围中领略雪景所独有的自然之美,说得通俗点,张岱就是想孤零零的一个人去看雪。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总结为“痴”行。(板书:痴行)12.同学们,讲到这里,你们觉得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特立独行、超凡脱俗、富有闲情雅致(板书)13.教师:我们一起来读下这段文字,感受张岱这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屏幕再次显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四、身临其境赏痴景1.教师:这样的痴人, 眼中的景色定是与众不同的。那么, 张岱眼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明确:雾凇沆砀
6、,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教师:那么,张岱在这里所描绘的到底是一番怎样的雪景呢?请同学们看到老师屏幕中的这幅图,我们一起试着来感受一下张岱所描绘的这一幅雪景。教师朗诵:在一个雪后的傍晚,我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只见西湖雾气朦胧,冰花弥漫,远望天、云、山、水,白茫茫的一片,是何等的苍茫与寥廓,湖中依稀可见的唯有西湖长堤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淡淡一点,与我的小舟一芥,以及舟中如米粒般大小的两三个人影罢了。3.教师:同学们觉得这种景象美吗?那么,它们到底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赏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教师:老师
7、用置换对比法来赏析一下这个句子,把它改成“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请同学们说老师改得怎么样?明确:原句好,因为感觉作者写天、云、山、水,已经把它们连接起来了,更突出了它们之间那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表现了雪景的广阔。因为此时大雪已经下了三日,大地已经被茫茫白雪所覆盖。去掉的话,就没有那种天地间苍茫一片的感觉。5.教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那种天地苍茫的感觉来,应该读得大气一些。同时,三个“与”字应当读得舒缓一些。6.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补充:“芥”的本意是小草,这里的“与余舟一芥”,同学们可以理解成舟像是一片叶子那么大。7.教师:老师把原
8、句中的这些量词改一下,改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大家觉得怎么样?明确:原句好,原文中,作者把这些景致写小了,因为当时大雪已经下了三天,雪已经很厚了,又是晚上,看东西肯定是不清楚的,这样写会更符合实际。而且景物小更能反衬出雪景的广阔。8.教师:同学们,在这样的景物之下,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示例:渺小、孤独教师:这极小与极大的强烈对比,使人不由得生出这样的感慨:无论是人还是景,都只不过渺小如沧海一粟罢了。老师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这篇文章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而明朝灭亡之后张岱的状态是怎样的呢?老师来补充一下。屏幕显示:张岱(1597年1684年), 字宗子
9、, 又字石公,号陶庵、 蝶庵, 山阴 ( 今浙江绍兴) 人, 一生未曾仕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 鲜衣美食、 斗鸡放鹰、 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 通晓音乐、 戏剧。他著有 陶庵梦忆 和 西湖梦寻 。 屏幕显示:明亡以后, 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 和 西湖梦寻 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繁华, 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教师:张岱心中一直怀着一份深沉的故国之思。同学们,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此刻,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作者与眼前的这些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作者正是在这样的雪景中
10、如痴如醉。真可谓是痴人眼中有痴景。(板书:痴景、痴迷山水、孤独寂寞) 9.教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这里写雪,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写的,(板书:整体)后半句则是从局部的角度来写,先写整体,再写局部。(板书:局部)从语言上看呢,作者的语言是非常简练又朴素的,他没有分别给我们去描写某一处的雪景,只用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雪世界。(板书:简练朴素,不加渲染)10.教师:张岱写雪,同学们也写过雪。同学们写雪的时候,会把雪写得很美,如:鹅毛大雪;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精灵从天而降,大地铺上了一层雪白的地毯等等。11.教师:同学们的作文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因为同学们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
11、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进行了很多的渲染。那么,老师想问下大家,这篇文章中作者有没有进行很多的渲染呢?明确:没有12教师:那么,作者的这种写法叫什么呢?白描教师:白描的主要特点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13.教师: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来读下这段写雪景的文字,谁来试一试。教师指点:后半句也应读得舒缓,四个量词应该读得轻柔。五、知人论世悟痴情1.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的张岱又有着怎样的奇遇呢?请同学们看到找一找哪一段写了这样的奇遇?我们一起来读。屏幕显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12、,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 师:同样是夜晚去湖心亭看雪,都可以称得上是“痴”人,那么他们的 “痴” 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一样?明确:作者是独自去赏雪,而两个金陵客是结伴去赏雪。作者只带了皮衣和火炉,金陵客却带了酒和毡子。教师:金陵客呼朋引伴,图的是热闹。而作者只是孤身一人。3.教师:文中这两个金陵人见到作者后的心情如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明确:非常惊喜。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教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读下这句话,要读出那种惊喜的情感来。应该怎样读?明确:“更”字应重读。(请同学展示,老师点评同学的朗读。)5.教师:这两位金陵人很热情,
13、马上邀请张岱一起喝酒,此时的张岱可是盛情难却啊。“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这不是答非所问吗?大家想想,张岱在写作时为什么要强调“金陵”二字?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6.教师:我想,当张岱听说这两人也是金陵人,不是杭州人,并且跟作者一样都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内心会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吧。写这篇文章时,张岱已是五十多岁, 回忆二十多年前雪夜游湖的情景,回忆起湖心亭上的奇遇,仍然念念不忘的是他们金陵人。7.教师:他乡遇上
14、了知音,这又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这就是对于故国的一种痴情。(板书:痴情,怀念故国。)8.请同学们想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于张岱这样的“痴”人呢? 意思是说特别痴迷于某种生活或者某个事物,只是他们的“痴”的表现方式与张岱不一样罢了。表现的教师举例:陶渊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也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之前为闲居读书时期,2940岁为时官时隐时期,4163岁为隐居时期。他的痴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他痴迷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选择了辞官归隐,他饮酒、写诗、劳作,即使生活清贫。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是最终
15、因为时局的动荡、官场的腐败,他选择了隐居。周敦颐,他是北宋伟大的哲学家,他痴迷于对莲花的喜爱,痴迷于自己那种高洁正直、淡泊名利的志向。这个学期我们学了爱莲说,里面有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岁那年,周敦颐因家庭变故而北上投靠舅父,离开了那片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荷塘。此后数十年间,无论求学、为官,每到一处,周敦颐都会在府邸旁挖筑池塘,栽种莲花。晚年,周敦颐辞官还乡,创办濂溪书院,书院内建造爱莲堂,并造莲池。周敦颐正是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周敦颐虽然为官三十余年,但他不慕钱财,淡泊名利。李白,痴迷于喝酒。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高兴时饮酒助兴,痛苦时以酒解忧。喝酒之后能激发他写诗的欲望。李白在将进酒中这样说的,人高兴时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郁闷时要喝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排遣寂寞时要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激愤时要喝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总结:由于个性不同,每一位文人雅士都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痴”。六作业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他在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里的那种不一般的“痴”,在这种“痴”中还有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进一步体味张岱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