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心亭看雪(一)导入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并衷心喜爱的大散文家梁衡先生曾经说:“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幅精品。”同学们知道是哪两幅吗?其中一幅是我们刚刚学过、鉴赏过的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另一幅呢?有同学知道吗?另一幅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创作的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找准切入点1、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先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大家听听他的字音和节奏把握得好不好。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作出评价。2、好
2、文要多读。接下来,我们分组朗读。女同学读一二段,男同学读三四段。读的时候有个要求:在这篇短文中,作者犯了一个很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你们可以找出来吗?3、学生找矛盾之处: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应是独自一人,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最后还出现“舟子喃喃曰”,去看雪的人数前后是矛盾的。4、名篇名作还能前后矛盾啊?到底是作者的疏忽还是另有奥妙呢?这问题有难处。我们暂时放一放,说不定读到后面问题就自然解决了。5、接下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请注意,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作者张岱的形象,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来。6、学生齐读并找出概括张岱形象的词:痴。(板书:痴)(三)分步赏读领悟情
3、感1、察“痴行”,初悟痴心“痴”字用通俗的话怎么说?(傻、笨、苕、行为古怪。)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傻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连声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他的“痴”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找原文句子回答。(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我们来讨论一下:去湖心亭看雪这件事傻不傻?(看雪是不傻的,傻就傻在他在特别的天气里特别的时间去看雪。)怎样的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是什么意思?(消失)还在哪些文章学过这个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厳多生怪柏,沿溯阻绝,南绝幕等)这种情形
4、会让我们想起一首很熟悉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什么会鸟飞绝,人踪灭?(因为天气太冷了,冷得不得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种天气要怎么说?(天寒地冻)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而且还是凌晨那么早,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可是张岱他就是跟大家不一样,居然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凌晨时分,独自一人去看雪,你看他的行为怪不怪异啊?(板书:行)你能从他怪异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清高、孤独,不同常人。)当我们了解了张岱是个清高、孤独的人时,是不是可以解决我们开始遗留下来的问题? “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间是否矛盾?“独”到底怎么理解?( “独”字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
5、,而不是独自一人的意思。独是孤独,舟子他们不理解他的心,不知心的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这里并不矛盾。这个“独”字更显出他的清高、孤傲。)2、品“痴景”,再悟痴心。孤独的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写雪景的有两句。我想请男同学们读前句。读之前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请男同学读前句?(因为这句显得很有气势,很大气,应该男生读。)那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读出气势来。(男生读,不够大气。)你们说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读好“上下一白”。)“一”是什么意思?(全,都)要读出全、都的气势,三个“与”也要重读。男生再读一遍。(学生读,读
6、得很有气势)不过,我发现了这句话中的一个问题。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与”字把这些景物连成了一片。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呢?(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现在请女生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味?(秀气的、轻柔的、渺小的味道。)(女生读,读得很轻,量词和“而已”读出了语气)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可是你们看看这些量词,堤是“一痕”、 亭是“一点”、 舟是“一芥”、人是“一粒”,跟咱们常用的量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啊?如果我们做量词填空题
7、:一()人,要是你填成一(粒)人,可不可以啊?那张岱这样用到底妥不妥呢?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景物的渺小。这些量词都缩小了,作者可能是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天地之大,人物之小,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渺小之感叹。)很多词语本身就带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习惯范围,我们只要说出一个词语,自然就能勾起人们的一大堆联想,这痕、点、芥、粒,本是修饰那些线丝、米豆之类的细微之物的,现在却用来写堤、亭、舟、人,不需要再加修饰,它们自然就变得极小,它们的小也就衬出天地自然的广阔了,天地之大,人物之小形成鲜明对
8、比,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渺小之感叹。还有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仍然是这一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觉得既然从湖上开始写起,正常顺序就应该是“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这样越来越明晰越来越辽阔,多好!你们觉得呢?(不好,缺少了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作者认为这些景也好、人也好,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是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从前一句来看,作者写景是由远及近,这一句也应该保持这种观察的顺序。再者,作者本意也不是要把景象越写越开阔,他就是想越写越小,小到景和人只不过是苍茫天
9、地中的一粒微尘,要融入天地,要和整个自然化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天人合一。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天人合一、融入自然的愿望啊。(板书:景)3、议“奇遇”,三悟痴心。清高孤傲、痴迷自然的张岱凌晨去看雪,这一举动本是出人意料,但还有出乎张岱意料的事。是什么事呢?居然还会碰到像自己一样的人。他们这一相遇,心情如何?(大喜。)那我们就高兴地读出大喜句。 (学生读)哪几个词重读,可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高兴?(焉得,更、此人) (这几个词怎么讲?)(哪里,还有,这样的人)(学生再读)这种人,指什么人?咱们用文言文说说看?比如说:湖中焉得更有此雅兴之人?还可以怎么说?(湖中焉得更有此豪情之人?湖中焉得
10、更有此脱俗之人?湖中焉得更有此知己之人?等等)这“大喜”一句真正道出知音太少,知己难觅!“酒逢知己千杯少”,于是,本不会饮酒的张岱与他们痛饮而别。从哪看出张岱不会饮酒?(强饮三大白,强是勉强的意思,而且一喝就是三杯)我们把张岱他们在湖上相遇的这一段读一读,注意不要多读。(学生读“到亭上金陵人,客此”)你看,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这段奇遇,张岱是不是处理得太草率了一点啊?(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须留名?一留反而俗了。也表达三人都不愿意与人深交,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只愿意融入自然,和自然为友,不愿进入世俗生活。“客此”表明二
11、位湖上知己乃他乡游子,留了姓名地址也没多大用处,表达的是后会难期的感慨。)提到 “金陵” 有没有特别的含义?大家知道金陵是什么地方?(南京,明朝的都城。客人是金陵人,却住在杭州,肯定会思乡、思念金陵。)客人思念金陵家乡,张岱听到“金陵”一词会思念什么?(会思念明朝。思念故国。)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地方早就明示了张岱对故国的念念不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崇祯五年十二月)(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但仍沿用了明的纪年,表达的就是对故国的思念。)张岱在明朝时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但明的灭亡却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
12、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他在山中以追忆的方式,记叙早年的见闻,以寄托故国之思。本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四)归结主旨。刚才我们通过察“痴行”、品“痴景”、议“奇遇”,终于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板书:心)我们终于理解了张岱为什么会凌晨独往湖心亭看雪,也理解了为什么在他的笔下,天地自然是如此清冷、浩大、孤独!原来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的他寄情于如此阔大、宁静、清寒的山水,只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原来霜雪是他的节操、寒冰是他的志向,苍茫天地是他的归宿,凌寒独立本就是他的人格。所以,377年前,那副萧然伫立于西湖船头的背景,就像一幅永不褪色的山水画,静静垂挂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之侧,淡雅、高洁,历久弥新,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