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已知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小的那个数例如:当时,当时,则的值为( )ABCD2已知: 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 ,令关于的函数 (是正整数),例:=1,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CD或13设记号*表示求、算术平均数的运算,即,则下列等式中对于任意实数,都成立的是( );ABCD4已知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为8,则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无理数B是8的算术平方根C 满足不等式组D 的值不能在数轴表示5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可能是( ) ABCD6如图,四个有理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p=0,则m,n,p,q四个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
2、 )ApBqCmDn7下列命题中,81的平方根是9;的平方根是2;0.003没有立方根;64的立方根为4;,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B2C3D48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 )A5B6C7D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的立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为;()是的平方根ABCD10如图,数轴上的点E,F,M,N表示的实数分别为2,2,x,y,下列四个式子中结果一定为负数是()Ax+yB2+yCx2D2+x二、填空题11在数轴上,点M,N分别表示数m,n,则点M,N之间的距离为|mn|(1)若数轴上的点M,N分别对应的数为2和,则M,N间的距离为 _,MN中点表
3、示的数是 _(2)已知点A,B,C,D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c,d,且|ac|bc|da|1(ab),则线段BD的长度为 _12对于三个数a,b,c,用Ma,b,c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a,b,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1,2,3,min1,2,31,如果M3,2x1,4x1min2,x3,5x,那么x_.1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第个数及第个数(为正整数)分别是_14对于实数x,y,定义一种运算“”如下,xyaxby2,已知2310,4(3)6,那么(2)()2_;15若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3,44,2.43则下列结论:xx;若xn
4、,则x的取值范围是nxn+1;x2.75是方程4xx+50的一个解;当1x1时,1+x+1x的值为1或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6将1,按如图方式排列若规定(m,n)表示第m排从左向右第n个数,如(5,4)表示的数是(即第5排从左向右第4个数),那么(2021,1011)所表示的数是 _17如图,半径为1的圆与数轴的一个公共点与原点重合,若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来回滚动,规定圆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向左滚动周数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如下(单位:周):3,1,2,1,3,2,则圆与数轴的公共点到原点的距离最远时,该点所表示的数是_18若,其中,均为整数,则符合题意的有序
5、数对的组数是_19已知M是满足不等式的所有整数的和,N是的整数部分,则的平方根为_20已知有理数,我们把称为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如果,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的值是_三、解答题21已知,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正整数,使得各个数位均不产生进位,那么称这样的正整数为“本位数”例如:2和30都是“本位数”,因为没有进位,没有进位;15和91都不是“本位数”,因为,个位产生进位,十位产生进位则根据上面给出的材料:(1)下列数中,如果是“本位数”请在后面的括号内打“”,如果不是“本位数”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106( );111( );400( );201
6、5( )(2)在所有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本位数”是 ,最小的“本位数”是 (3)在所有三位数中,“本位数”一共有多少个?22规定:求若千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记作,读作“的圈次方”,记作,读作“的圈次方”,一般地,把记作,读作“”的圈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非零数的圈次方都等于B对于任何正整数CD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3)试一
7、试:,依照前面的算式,将,的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是,;(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圆次方写成幂的形式是:;(5)算一算:23规律探究,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第2个等式:第3个等式:第4个等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 _ = _ (2)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等式:= _ = _(n为正整数)(3)求24数学中有很多的可逆的推理如果,那么利用可逆推理,已知n可求b的运算,记为,如,则,则根据定义,填空:_,_若有如下运算性质:根据运算性质填空,填空:若,则_;_;下表中与数x对应的有且只有两个是错误的,请直接找出错误并改正 x1.5356891227错误的式
8、子是_,_;分别改为_,_25下列等式:,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观察发现:_ (2)初步应用:利用(1)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把拆成两个分子为1的正的真分数之差,即 ;把拆成两个分子为1的正的真分数之和,即 ;( 3 )定义“”是一种新的运算,若,求的值26观察下列各式:;根据上面的等式所反映的规律,(1)填空:_;_;(2)计算:27观察下来等式:1223113221,1334114331,2335225332,3447337443,6228668226,在上面的等式中,等式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
9、等式”(1)根据以上各等式反映的规律,使下面等式成为“数字对称等式”:52_25;(2)设这类等式左边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且2ab9,则用含a,b的式子表示这类“数字对称等式”的规律是_28观察下列各式,并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_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_移动_位(2)已知,则_;_(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_(4)已知,则_29探究与应用:观察下列各式:1+3 21+3+5 21+3+5+7 21+3+5+7+9 2问题:(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2)写出一个能反映此计算一般规律的式子;(3)根据规律计算:(1)+(3)
10、+(5)+(7)+(2019)(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阅读下面文字:对于可以如下计算:原式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1)(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本题分别计算的x值,找到满足条件的x值即可【详解】解:当时,不合题意;当时,当时,不合题意;当时,符合题意;当时,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及其最值问题,解决此题时,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C解析:C【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 =0-0=0,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所以,故B选项正确
11、,不符合题意;C. =,= ,当k=3时,=0,= =1,此时,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设n为正整数,当k=4n时,=n-n=0,当k=4n+1时,=n-n=0,当k=4n+2时,=n-n=0,当k=4n+3时,=n+1-n=1,所以或1,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明确运算的法则,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详解】中,所以成立;中,所以成立;中,所以不成立;中,所以成立故选B.4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求得,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估算,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则A.是无理数,故该选
12、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是8的算术平方根,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即,则 满足不等式组,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的值能在数轴表示,故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估算,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是解题的关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就叫的平方根,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5D解析:D【分析】先对四个选项中的无理数进行估算,再根据P点的位置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2,=2,34,23, 根据点P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故选D【点睛】本题
13、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够正确估算出无理数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n+p=0可以得到n和p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的中点处,从而可以得到绝对值最大的数【详解】解:n+p=0,n和p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Q点对应的q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7A解析: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对进行判断;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对进行判断;根据命题的定义对进行判断【详解】解:81的平方根是9,所以错误;的平方根是2,所以正确;-0.003有立方根,所以错误;64的立方根为-4,所以错误;不符合命题定义,所以正错误故选:A
14、【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8D解析:D【分析】首先得出,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n的值【详解】解:,89,nn+1,n=8,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得出是解题关键9C解析:C【详解】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可知,故()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知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错;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可知的立方根是,故()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知是的平方根故()对;故选C.10C解析:C【分析】根据点E,F,M,N表示的实数的位置,计算个代数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20x2y,x+y0,2+y0,x20,2
15、+x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以及实数与数轴,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分析】(1)直接根据定义,代入数字求解即可得到两点间的距离;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出其一半的长度,然后结合其中一个端点表示的数求解即可得中点表示的数;(2)先根据|ac|bc|与a解析:2【分析】(1)直接根据定义,代入数字求解即可得到两点间的距离;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出其一半的长度,然后结合其中一个端点表示的数求解即可得中点表示的数;(2)先根据|ac|bc|与ab推出C为AB的中点,然后根据题意分类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M,N间的距离为;,由题意知,在数轴上,M点在N点右侧,MN的
16、中点表示的数为;(2)且,数轴上点A、B与点C不重合,且到点C的距离相等,都为1,点C为AB的中点,即:数轴上点A和点D的距离为,讨论如下:1若点A位于点B左边:若点D在点A左边,如图所示:此时,;若点D在点A右边,如图所示:此时,;2若点A位于点B右边:若点D在点A左边,如图所示:此时,;若点D在点A右边,如图所示:此时,;综上,线段BD的长度为或,故答案为:2;或【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与线段中点相关的计算问题,理解数轴上点的特征以及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方法,灵活根据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2或 【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
17、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解析:或 【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M3,2x1,4x1min2,x3,5x,有如下三种情况:2x+1=2,x=,此时min2,x3,5x= min2,=2,成立;2x+1=-x+3,x=,此时min2,x3,5x= min2,=2,不成立;2x+1=5x,x=,此时min2,x3,5x= min2,=,成立,x=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8、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分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13;【详解】观察这一列数,各项的符号规律是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故有,又因为,所以第n个数的绝对值是,所以第个数是,第n个数是,故答案为-8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解析:;【详解】观察这一列数,各项的符号规律是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故有,又因为,所以第n个数的绝对值是,所以第个数是,第n个数是,故答案为-8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律探索问题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常常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19、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14130【解析】【分析】已知等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原式的值【详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 解得 ,所以,=130 故答案为:130【点睛】本解析:130【解析】【分析】已知等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原式的值【详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 解得 ,所以,=130 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运算. 解题关键点:理解新定义运算规则,根据法则列出方程组,解出a,b的值,再次应用规则,求出式子的值.15【分析】根据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取验证;根据定义分析;直接将代入,看左边是否等于右边;以0为分界点,分情
20、况讨论【详解】解:当x2.5时,2.53,2.5解析:【分析】根据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取验证;根据定义分析;直接将代入,看左边是否等于右边;以0为分界点,分情况讨论【详解】解:当x2.5时,2.53,2.52,此时x与x两者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若xn,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x的取值范围是nxn+1,故符合题意;将x2.75代入4xx+5,得:4(2.75)(3)+530,故不符合题意;当1x1时,若1x0,1+x+1x0+11,若x0,1+x+1x1+12,若0x1,1+x+1x1+01;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取整函数的定义,是一个新定义类型的题,解题关键是准确理
21、解定义求解161【分析】所给一系列数是4个数一循环,看是第几个数,除以4,根据余数得到相应循环的数即可【详解】解:前2020排共有的个数是:,表示的数是第个数,第2021排的第1011个数为1解析:1【分析】所给一系列数是4个数一循环,看是第几个数,除以4,根据余数得到相应循环的数即可【详解】解:前2020排共有的个数是:,表示的数是第个数,第2021排的第1011个数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与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根据规律判断出是第几个数是解本题的关键178【分析】根据每次滚动后,所对应数的绝对值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半径为1圆的周长为2,滚动第1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3
22、(周),滚动第2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4解析:8【分析】根据每次滚动后,所对应数的绝对值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半径为1圆的周长为2,滚动第1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3(周),滚动第2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4(周),滚动第3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22(周),滚动第4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213(周),滚动第5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2130(周),滚动第6次,所对应的周数为03121322(周),所以圆与数轴的公共点到原点的距离最远是4周,即该点所表示的数是8,故答案为:8【点睛】题目主要考察数轴上的点及圆的滚动周长问题,确定相应滚动周数是解题关键185【分析】由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
23、性,求出a、b所有的可能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且,均为整数,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解得:,;,解得:或,;,解析:5【分析】由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所有的可能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且,均为整数,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解得:,;,解得:或,;,解得:或,;符合题意的有序数对共由5组;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的性质进行解题193【分析】先通过估算确定M、N的值,再求M+N的平方根【详解】解:, ,a的整数值为:-1,0,1,2,M=-1+0+1+2=2,N=7解析:3【分析】先通过估算确定M、N的
24、值,再求M+N的平方根【详解】解:, ,a的整数值为:-1,0,1,2,M=-1+0+1+2=2,N=7,M+N=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估算,用“夹逼法”估算算术平方根是解题关键20【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这列数的前几项,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每三个数一个循环,则+-3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这列数的前几项,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每三个数一个循环,则+-3 -3-+3=-3-+3故答案为:【点晴】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数字的变
25、化特点,求出所求式子的值三、解答题21(1),;(2)3332;1000;(3)(个)【分析】(1)根据“本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2)要想保证不进位,千位、百位、十位最大只能是3,个位最大只能是2,故最大的四位“本位数”是3332;千位最小为1,百位、十位、个位最小为0,故最小的“本位数”是1000;(3)要想构成“本位数”,百位可以为1,2,3,十位可以为0,1,2,3,个位可以为0,1,2,所有的三位数中,“本位数”一共有(个)【详解】解:(1)有进位;没有进位;有进位;有进位;故答案为:,(2)要想保证不进位,千位、百位、十位最大只能是3,个位最大只能是2,故最大的四位“本位数”是33
26、32;千位最小为1,百位、十位、个位最小为0,故最小的“本位数”是1000,故答案为:3332,1000(3)要想构成“本位数”,百位可以为1,2,3,十位可以为0,1,2,3,个位可以为0,1,2,所有的三位数中,“本位数”一共有(个)【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计算题,准确理解新定义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22(1),;(2)C;(3),;(4);(5)-5【分析】概念学习:(1)分别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定义依次判定即可;深入思考:(3)由幂的乘方和除方的定义进行变形,即可得到答案;(4)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结果第一个数不变为a,第二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
27、,则;(5)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详解】解:(1);故答案为:,;(2)A、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所以选项A正确;B、因为多少个1相除都是1,所以对于任何正整数n,1都等于1;所以选项B正确;C、,则;故选项C错误;D、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故D正确;故选:;(3)根据题意,由上述可知:;(4)根据题意,由(3)可知,;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是一个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一方面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负数的奇数次方为负数,负数的偶数次方为正数,同时也要注意分数
28、的乘方要加括号,对新定义,其实就是多个数的除法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23(1);(2);(3).【分析】(1)观察前4个等式的分母先得出第5个式子的分母,再依照前4个等式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前4个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即可;(3)利用题(2)的结论,先写出中各数的值,然后通过提取公因式、有理数加减法、乘法运算计算即可.【详解】(1)观察前4个等式的分母可知,第5个式子的分母为则第5个式子为:故应填:;(2)第1个等式的分母为:第2个等式的分母为:第3个等式的分母为:第4个等式的分母为:归纳类推得,第n个等式的分母为:则第n个等式为:(n为正整数)故应填:;(3)由(2)的结论得:则.【点睛】
29、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的规律类问题,依据已知等式归纳总结出等式的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241,3;0.6020;0.6990;f(1.5),f(12);f(1.5)=3a-b+c-1,f(12)=2-b-2c【分析】根据定义可得:f(10b)=b,即可求得结论;根据运算性质:f(mn)=f(m)+f(n),f()=f(n)-f(m)进行计算;通过9=32,27=33,可以判断f(3)是否正确,同样依据5=,假设f(5)正确,可以求得f(2)的值,即可通过f(8),f(12)作出判断【详解】解:根据定义知:f(10b)=b,f(10)=1,f(103)=3故答案为:1,3根据运算性质,得:f(4)=
30、f(22)=f(2)+f(2)=2f(2)=0.30102=0.6020,f(5)=f()=f(10)-f(2)=1-0.3010=0.6990故答案为:0.6020;0.6990若f(3)2a-b,则f(9)=2f(3)4a-2b,f(27)=3f(3)6a-3b,从而表中有三个对应的f(x)是错误的,与题设矛盾,f(3)=2a-b;若f(5)a+c,则f(2)=1-f(5)1-a-c,f(8)=3f(2)3-3a-3c,f(6)=f(3)+f(2)1+a-b-c,表中也有三个对应的f(x)是错误的,与题设矛盾,f(5)=a+c,表中只有f(1.5)和f(12)的对应值是错误的,应改正为:f
31、(1.5)=f()=f(3)-f(2)=(2a-b)-(1-a-c)=3a-b+c-1,f(12)=f()=2f(6)-f(3)=2(1+a-b-c)-(2a-b)=2-b-2c9=32,27=33,f(9)=2f(3)=2(2a-b)=4a-2b,f(27)=3f(3)=3(2a-b)=6a-3b【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应用,新定义运算等,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所给出的定义或规则,将它们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运算25(1);(2);( 3 )【分析】(1)利用材料中的“拆项法”解答即可;(2)先变形为,再利用(1)中的规律解题;先变形为,再逆用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分解;(3)按照定义“”法则表示出,再
32、利用(1)中的规律解题即可【详解】解:(1)观察发现:,;故答案是:;.(2)初步应用:=;故答案是:;.( 3 )由定义可知:=.故的值为【点睛】考查了有理数运算中的规律型问题:数字的变化规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26(1);(2).【分析】(1)根据已知数据得出规律,进而求出即可;(2)利用规律拆分,再进一步交错约分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中的规律探索,根据已知运算得出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275,572;(2)(10b+a)100a
33、+10(a+b)+b=(10a+b100b+10(a+b)+a.【分析】(1)观察等式,发现规律,等式的左边:两位数所乘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变为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变为个位数字,两个数字的和放在十位;等式的右边:三位数与左边的三位数字百位与个位数字交换,两位数与左边的两位数十位与个位数字交换然后相乘,根据此规律进行填空即可;(2)按照(1)中对称等式的方法写出,然后利用多项式的乘法进行写出即可【详解】解:(1)5+2=7,左边的三位数是275,右边的三位数是572,52275=57225,(2)左边的两位数是10b+a,三位数是100a+10(a+b)+b;右边的两位数是10a+b,三位数
34、是100b+10(a+b)+a;“数字对称等式”为:(10b+a)100a+10(a+b)+b=(10a+b100b+10(a+b)+a故答案为275,572;(10b+a)100a+10(a+b)+b=(10a+b100b+10(a+b)+a【点睛】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已知信息,理清利用左边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变化得到其它的三个数字是解题的关键28(1)两;右;一;(2)12.25;0.3873;(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0.01【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2)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
35、结果;(3)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写出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故答案为:两;右;一;(2)已知,则;故答案为:12.25;0.3873;(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y=-0.0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29(1)2、3、4、5;(2)第n个等式为1+3+5+7+(2n+1)n2;(3)1.008016106【分析】(1) 根据从1开始连续n各奇数的和等于奇数的个数的
36、平方即可得到.(2) 根据规律写出即可.(3) 先提取符号,再用规律解题.【详解】解:(1)1+3221+3+5321+3+5+7421+3+5+7+952故答案为:2、3、4、5;(2)第n个等式为1+3+5+7+(2n+1) (3)原式(1+3+5+7+9+2019)101021.0201106【点睛】本题考查数字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第一个的规律,然后加以运用即可.30(1)(2)【分析】(1)根据例子将每项的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即可解答;(2)根据例子将每项的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即可解答.【详解】(1)(2)原式【点睛】此题考察新计算方法,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例子即可仿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