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页例题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难点:学会对给定标准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片学具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一个凌乱不堪的房间和一个整齐美观的房间,问:小朋友喜欢住哪个房间呀?为
2、什么?那个凌乱的房间咋办呢?小朋友们先把凌乱的物品分一分,再把同类的物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探究新知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出示:图形问:你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问题:你能想出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记录方法吗?给图形分一分,并数一数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呢?(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同桌合作,一人分另一人要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师:看来
3、这一列他是来记录正方形的,我们就在下面画上一个正方形,表示这一列记录的项目。有一个正方形就画一个。另外两列是记录圆形和三角形,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正方形有几个?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图形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3、对比与交流师: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记录方法?为什么?仔细观察分类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师:虽然分类结果的记录方法不同,但分类的结果相同。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图形分
4、为3类,而且能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颜色)。三、巩固练习师:你们太了不起了!现在老师数一、二、三,把你们桌上的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好,然后放进学具盒。老师要带你们去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 把车涂上颜色;把同类的圈起来。第二关:给气球分分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第三关: 课本练习七第二题,给水果卡片排排队。师:你们胜利闯过了智慧乐园的层层考验。你们的智慧让老师感到很自豪四、课堂小结1、师:这节课你学的开心吗?学会了什么?2、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分类的现象,你能举个例子吗?师:看来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真大!(课件出示分类图)师:超市分类可以
5、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小小的垃圾分类,一定会让我们的三小校园更整洁、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五、活动实践1、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玩具等。2、学唱一首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完成。对于这一类型的课,尤其是低年级,我一直都很矛盾。如果放手,感觉课堂纪律会混乱,而不放手又觉得没有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个过程。对于本节课,我觉得不理想。不是学生的表现,而是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时顾此失彼。担心时间不够,完成不了任务,所以很多地方都讲得不细腻。总之这节课问题多多,希望各位老师把这节课看成是一节问题示范课,一起来帮助我解决问题,解决我教学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