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 杜景娟 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 一、 激发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先决条件。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人的需要
2、,成为人对某种认识的先导。学生一但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语文课有预习面广内容丰富,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进行课前预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语文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学习任务。二、 指导小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埃德加、富兰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3、”现代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怎样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上认真进行指导。许多学生有去预习,但在如何“预习”问题上,并不明确。怎样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但要有“预习”,而且会“预习”,预习得更好更有收获?笔者认为在教学每组教材之前,注重引导学生领会“导读”的内容,预习时做到有重点,具体预习步骤如下。读。完成三目标基础目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中等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努力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向前进。高等目标画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诵背。想。联系新旧知识或联系上下文思考,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
4、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目的,体会其中意思。例如白鹅是一篇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文章,预习前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抓住“高傲”这个词。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鹅的“高傲?”,体现在白鹅的那些行动中?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作者从鹅的吃相,步态和叫声三个方面表现了白鹅的高傲。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通过这样的预习,就会体会到某些关键词语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牵一词”,“动全文”,从而了解字、词、句、篇与中心内容,中心思想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动脑的习惯。议。议也就是质疑,有疑才有思,让学生学会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5、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质疑:(1)从课题入手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问难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2)从某些关键词句入手。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能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3)在矛盾处质疑。创设认知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主动提问,这样的质疑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4)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想提什么,就提什么,这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查。可以从有的关书籍
6、、报纸、杂志、字典、词典中找查资料;可以从网上下载资料;也可以从生活中去寻找资料。现在的孩子求知欲极其旺盛,因此,针对不同的教材,笔者就会设计不同的课前预习作业。问。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或周围的人,可以从同学和周围人的讨论中,通过思考给自己在读文中产生的疑问定答案。写。(1)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摘记下来。(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进行片段练习。如鸟的天堂这课,同学们把许多优美的语句,摘抄诵背,不仅陶冶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
7、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从而激发心灵的感悟,提高写作能力。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读书记读书笔记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巩固记忆,理清思路有很大助益。教师要教会学生选用适宜的读书笔记,如批注式、摘要式、抄录式等,还要教会学生在书上作记号、画重点、提问题、谈见解。读书要养成眼到、心到、手到相结合的习惯。“笔答”的价值还在于创造一种客观条件,广泛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促进他们对课文深层含义的自主思考、理解和领悟。特别是对文中那些含义深刻、话中有话、有言外之意及语句背后隐藏“真谛”的问题,提倡“笔答”,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例如在教学每篇课文前,我要求学生预习中必须写一小段看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写的独特感受。通过动手写来培养学生的爱动笔的习惯,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