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水果叠藏乐》
执教:王书悦
大湖幼儿园
一、设计意图
《水果叠藏乐》是结合小班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自主创新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活动内容是以幼儿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联系已有经验分析寻找两次难易不同的叠藏水果为贯穿,有机融合对大小、数量、颜色的认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本节活动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有机融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观察方法的特点,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轻松有趣的游戏、丰富简便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观察思维的方法以及数学方面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能运用整体观察、局部至整体的观察方法, 发展独立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2.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数量,巩固对水果特征的认识。
3.感受水果叠藏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水果叠藏乐 PPT
2.幼儿人手一份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喜欢吃水果吗?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在幼儿表述时,教师可适当地问一问个别幼儿喜欢这种水果的理由。)
小结: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水果有营养又好吃,所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
2.找一找整体叠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叠藏中的水果,根据水果大小放入相应的袋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你们看!(出示叠藏在一起的水果课件。)
师:老师喜欢吃的水果都叠藏在一起呢!
师:仔细看一看,有什么水果呢? (幼儿观察。)
幼:西瓜,菠萝,橘子,草莓
师:我喜欢的水果宝宝有几个?
幼:4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很快就看出来了叠藏在盘子里面的水果宝宝,这些水果宝宝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袋子,它们希望小朋友来帮他们找找这个袋子
幼:西瓜在第一个袋子
师:为什么?(西瓜最大,应该放在这个最大的袋子)
幼儿比较哪个水果最大,第二大,第三大,哪个水果最小并分别放入相应大小的袋子)
(2)共同找出叠藏的水果,根据水果颜色放入相应的袋子
师:这里是另外一个老师喜欢吃的水果,我们来仔细的看一看,这里面的水果都有什么
幼:苹果。
师:苹果在哪里?你怎么看出来的?(红色,圆圆的等)
师:那你觉得这个苹果应该放在哪个袋子里面?为什么?(XX袋子,因为上面有红颜色,苹果也是红颜色)
师: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找一找水果宝宝,把它们送到它们的袋子里面?
(其他水果以此类推)
师:有几个水果宝宝?
幼:4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师:小朋友真厉害。将老师叠藏在一起的、喜欢吃的水果都找出来了!还把它们都到了自己的袋子里面。
(3)独立找出叠藏的水果,放入相应颜色的袋子内。
师:现在我们的水果宝宝出现在了卡纸上面,它呀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放入和它们颜色一样的袋子里面,小朋友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幼:愿意(教师讲明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操作结束要拿着卡纸回到座位上)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并引导没听明白的小朋友正确操作,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小结。
2.找一找局部叠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叠藏中的水果
师:小朋友!这些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宝宝和刚才可不一样,都是切开来的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的。你们能找出来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果?
(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水果,教师可以问一问为什么说是这个水果?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来描述)
师:哇,这个是XX水果,这个小朋友小脑瓜转的真快,很快就知道这个是什么水果!
师:刚才藏起来的水果宝宝有几个?
幼:6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2)幼儿独立找出叠藏的水果,贴在水果宝宝的轮廓上
师:现在我想请我们班能干的小朋友来做做看,看你能不能正确的把水果宝宝找到,并且把水果宝宝合并起来贴在和它形状一样的框框里面。
讲明注意事项,双面胶撕掉放桌子上,按照轮廓贴,不要贴倒(引导小朋友检查并指导找得不太准确的小朋友。) 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进行小结。
3. 水果宝宝一起回教室玩捉迷藏游戏
师:水果宝宝现在就在教师里面等着我们呢,它们说它们已经在教室里面等我们,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开着小火车回教室找它们玩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