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危机的爆发、主要表现和特点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制度,自从在西欧发源以后,不可阻挡地向全世界扩展。这种制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从19世纪中叶起就困扰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的周期性循环,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繁荣、稳定与和解时期,也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26年绝大多数主要资本
2、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恢复到战前水平。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繁荣,这给刚刚走出大战灾难中的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希望,以为可以像19世纪那样再享受即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灾难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了抛售股票的浪潮。平常每天股票交割量约为200-300万股,这一天则抛出了1280万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以后的一个月内股票价格下跌40%,接着是连续三年的下降。1929-1932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55家股票的平均价格由252美元下降到61美元。 现代经济是世界性的。这场危机很快从金融财政领域扩展到工农业
3、,从美国扩展到世界。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危机迅速波及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和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英国,波及依靠农产品出口与外贸的南美洲和大洋洲国家。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法国是最晚卷入危机的国家。) 这场危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它的过程来看,它以财政信贷为起点,迅速扩展为工业、农业和商业危机;它从资本主义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开始,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第二,从破坏程度来看,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表现在,危机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造成的失业率之高,都是空前的。(以往历次
4、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额最大的下降幅度为7%,而这次危机中这两项的下降幅度分别为36%和2/3)第三,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危机除了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商业危机外,还出现了非常深刻的农业危机,导致农产品大量“过剩”和价格暴跌,进而导致大量农产品被销毁。(在这次危机中,成吨的牛奶被倒进密西西比河,使之成为“银河”,大量的小麦、玉米代替煤用作燃料;与此同时,广大失业者却生活在饥寒交迫中)。第四,这次危机过后没有出现以往常见的经济复苏,危机过后直到1933年才进入“特种萧条”,1936年各国的生产刚有所回升,1937年下半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二、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
5、济危机的突出特征是生产过剩危机。主要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场危机之所以爆发,并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原因是: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却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例如,在1929年的美国,占5%的富人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全年收入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第二,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工业部门也开工不足,从而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这也限制了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第三,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初级工
6、业品尤其是农产品严重滞销,导致大量积压。这就使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严重萎缩。第四,20世纪20年代股票投机盛行,股票发行面额大大超过社会上的资金,而股票价格稍稍下跌便促使股民抛售股票,使财政信贷成为美国经济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第五,欧美国家之间的债务和赔款问题,将双方的经济连成一体,一旦某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出现经济灾难后,其他国家则很难逃避。1924年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向德国提供了大笔贷款,德国用这些贷款作为赔款支付给英、法等国,英法又用德国的赔款来偿还所欠美国的战债。因此,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势必影响到德国,再影响到英、法等国。请看下图:法国英国法国支付赔款20亿美元德国德国支付战债26亿美
7、元美国英国1924-1929年贷款为25亿美元三、危机的后果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使国际局势日趋动荡。 第一,它严重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创历史记录的工人失业和农民破产问题。其中美国失业人数为1400多万。英国为近300万,均占劳动力的1/4;德国劳动者有约2/5的人完全失业,另有1/5的人只有临时性或半日工作,失业者达到600万人;法国由于是农业国,失业人数为85万,但农村中有许多半就业和隐蔽的失业者。各国遍布排队领取救济面包的人群以及大量来回游荡寻找工作的人们。在这
8、种情况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爆发了频繁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反政府运动,严重威胁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秩序。 第二,它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尽可能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在这些国家倾销工业品,增加税收;有的国家如日本还发动侵略战争。这就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强烈反对。如印度国大党于1929年12月首次提出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口号,中国、朝鲜、越南、埃及等国都掀起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浪潮。 第三,它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展开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和货币战。1930年5
9、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中商品提高关税,到1931年便引起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到1932年4月报复性的国家增加到76个。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法国采取限制输入的办法,保护本国市场。在货币战方面,1931年9月,在世界上最先使用金本位的英国(1916年)首先放弃了被认为对国际贸易有利的相对稳定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使英镑贬值近1/3。随后又0多个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为了不使英镑的世界地位完全丧失,从1931年11月起,英国和英联邦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英镑集团。与英国财政有密切联系的瑞典、丹麦、葡萄牙、埃及、伊拉克、暹罗(泰国)、阿根廷、巴西等国
10、也都参加了英镑集团。英镑集团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用英镑结算,成员国的货币同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并把大部分外汇储存在伦敦。而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波兰等国则组成维持金本位的国家,以防止货币贬值。在这股货币战的浪潮中,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于1933年4月正式放弃金本位,宣布禁止黄金出口。1934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40%,并与菲律宾、加拿大以及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美元集团。美元集团的基本内容与英镑集团大致相同。到1935年,世界很大部分地区分裂成5个货币集团:英镑区、美元区、金本位区、日元区以及德国统治下的外汇控制区。 第四,它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使相关国家的矛盾更加激化。
11、危机爆发后,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的债务关系。法国因得不到德国赔款,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仿效法国,从而更加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国际金融更加不稳定。 第五,它导致国际局势急剧恶化,使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在寻找危机出路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分化。资源相对不足、殖民地很少的德国、意大利、日本,极力宣扬扩张理论,推行扩军备战政策,继意大利之后,德、日两国也在30年代公开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摆脱危机。而美国、英国、法
12、国则试图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范围内通过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来克服危机。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分化出两大对立集团。与此同时,苏联基本撇开了世界市场,成功地实施了五年计划,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独立于资本主义两大集团之外。由此,整个世界的主要大国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国际格局。20世纪30年代,这三方力量中的任何两方之间,既有利害冲突,又互有需求,从而使国际关系的演进更加错综复杂。法西斯国家与非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使大多数国家领导人未能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一、危机的突发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 20世纪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美国绝大多数人乐观
13、而自信。有的学者称:“1928年11月,美国人民憧憬着即将来临的经济的黄金时代而扬扬得意。共和国好象百事顺遂:政府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一个保证要消灭贫穷和继续执行导致美国繁荣政策的伟大舵手即将入主白宫。”(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年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当1929年10月经济危机爆发时,大多数领导人和企业家没有思想准备。作为这次危机的发源地,美国遭受到沉重打击。首先,在金融业方面,大量股票成为废纸,危机期间倒闭的银行有1万多家,占全国银行的49%。其次,在工业方面,1932年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46%,退回到1913年的水平。第三,在农业方面,农产品
14、大量积压,价格暴跌:“到1932年夏季,农产品价格已跌到自伊丽莎白女王时代(1558-1603)以来的最低点,猪肉3分1磅,牛肉5分1磅,一只肥羊卖不到1元钱,牛奶2分钱1夸脱(1/4加仑),36公斤小麦只卖2角5分钱,糖3分1磅,1磅棉花只值5分钱,100公斤1箱的苹果个个完好只能卖4角钱。由于农产品价格过低,有的州(如南达科他)决定用谷物作燃料取暖过冬。600万头小猪被杀掉,以保证价格不再继续下降。成吨倾倒牛奶于沟渠之中更是常见。农业危机的发展,使农业机械工业、橡胶工业、汽车工业、肥料工业都受到影响,从而更加深了工业危机。”(邓蜀生: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59页)第四
15、,在失业方面,1933年有140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1/4。第五,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人们普遍对政府和经济制度失去信任感而处于沮丧状态,各种各样的抗议运动遍及全国。1932年出现了退伍军人进军华盛顿的运动;美国甚至出现了诸如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等法西斯组织,有的人还提出了“分享财富”的计划,主张将大资本家的财产充公。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美国人民的情绪在1931年和1932年发生了变化。人们满腹牢骚地怀疑:世界上这个最富裕的国家,怎么会对它的人民在垃圾堆寻找残羹剩饭或者粮仓近在咫尺而挨饿的情景无动于衷。疑团变成了怨恨和直接的行动。”(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 美
16、国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所有这些都严重威胁者美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第六,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局面,胡佛总统虽然采取了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政策,但他基本上固守自由放任原则和个人自由主义原则,反对政府进行全面干预。与此同时,他对危机造成的严重局面视而不见。甚至在1930年5月宣布危机已经基本度过。胡佛的政策使人们大失所望,从而受到人们的无情嘲讽和攻击。正如中国的美国史专家邓蜀生所言:“美国历史上,很少有象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仅在1932年一年中,被地方执法官从被抵押而逾期未赎的住宅中赶走的家庭达27万3千户,到1933年(这一年胡佛告别白宫,把烂摊子留给了罗斯
17、福)有100万个家庭无家可归。这些人住在大城市近郊的荒地上用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窝棚中。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谓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叫做胡佛袋,在公园长凳上过夜的流浪者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饥饿农民吃的野兔叫做胡佛猪。” (邓蜀生: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62页)二、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生平介绍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祖籍荷兰。出生于纽约州一个铁路经理家庭,家境富裕,受过系统而良好的教育。先后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和法律。1911-1912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1920年任威尔逊政府的海军部助理部长。1920年作为
18、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因民主党在竞选中失败而未能如愿。1921年,39岁的罗斯福在纽约的风地湾游泳时,突然得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从此他与轮椅为伴,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但他未放弃政治。1928年在夫人的坚决支持下,罗斯福参加了纽约州州长的竞选。为了使选民相信他完全胜任州长,罗斯福进行了为期4周的紧张竞选活动,他表现得生气勃勃,亲切感人。1928-1932年担任两届纽约州州长。在州长任期内,正值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推行了社会改革,特别是推行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救济福利计划。4年州长的政绩为他成功竞选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1932年罗斯福被民主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
19、统。就任总统后,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使美国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恢复了美国人民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信心,从而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斯福努力克服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促使美国政府支持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实施新政和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赢得了崇高的政治威望,并成为世界知名政治家。他打破了美国的政治传统,连任4届总统。1945年在总统任期内逝世。(二)新政的主要内容 1932年7月,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提出:“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新政”(The New Deal)是指罗斯
20、福在1933年3月4日就任总统后至1939年期间,为对付和缓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其后果而采取的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措施。这些措施有的只是权宜之计,有的则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新政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罗斯福1933年3月就职起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了一些旨在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其中,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国会应罗斯福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应急法令,这些措施被称为“百日新政”;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通过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立法,致力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改革。由于社会危机的严重,救济措施贯穿于新政的始终。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
21、”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改革)。实际上,复兴、救济和改革这三项措施常常是重叠交错的。总的来看,罗斯福新政主要是通过制订、颁布和实施一系列法令的方式来推行的,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新政是从整顿银行制度开始的。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齐世荣主编的现用教材第295页,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的世界通史现代卷第470页,都讲“宣布全国银行休假1天”,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是“休假4天”。见Mary Beth Norton etc. :A People
22、and A Nation ,page 760.另见加尔文D. 林顿:美国两百年大事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41页)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3月12日(星期天),罗斯福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fireside chats),他以安慰性的语言告诉人民:在银行存款是安全的。美国有6000万人通过收音机聆听了罗斯福的讲话。第二天,银行开业,大批的人在银行外面排队,与此前不同,这时人们不是为了提取存款,而是排队等着存款。这样经济危机开始以来的银行挤兑风潮基本结束,罗斯福使人民重新树立了对美国政治领导、
23、银行和经济制度的信心。(Mary Beth Norton etc. :A People and A Nation ,page 761)接着,政府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实行保险。1934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法,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以管理股票市场。这些措施基本稳定了国内金融秩序。在国际上,为了加强美国经济地位,1933年3月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宣布放弃金本位。1934年1月通过黄金储备法,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禁止黄金流通,使黄金用于国际贸易和充当发行钞票和存款的储备金。规定黄金与美元的比价是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美元贬值约30%,以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二
24、,1933年通过颁布和实施农业调整法等措施,限制、缩减农业生产规模,解决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努力使农民的购买力和经济地位恢复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年代的水平。财政部对于减耕、毁耕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并给农场主提供新的贷款。根据农业调整法而成立的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核600多万头小猪,以防止生产过剩。政府通过这些限制和破坏农业生产的极端措施,解决了农产品过剩问题。但在广大人民忍饥挨饿难以度日的时候,政府却用毁坏农业生产成果的方式来摆脱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端。 第三,1933年通过颁布和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企业主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工人
25、之间的关系。罗斯福称它“美国国会制订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 美国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76页)该法的宗旨是,通过制订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部门的企业活动。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订公平竞争法规,制订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的规章。凡是接受这些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蓝鹰”,上面书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字样,约有200万雇主接受了公平竞争法规。根据全国复兴法的规定,暂时取消了反托拉斯对垄断的限制。内政部还成立了一个公共工程署,举办各种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大军。 为了缓和经
26、济危机中紧张的劳资关系,全国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还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和工人的关系,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以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组织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第四,。举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新政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开展救济工作,以解决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罗斯福的顾问霍普金斯以卓越的组织能力把救济款项拨往各州。次年,政府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维护了美国人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广泛赞誉。1933年3月政府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
27、,组织18-25岁的男青年从事造林、防火、筑路等工作。保护队在美国参战前的8年多时间里,先后吸收了150万青年,开辟了数百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公园。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是实行以工代赈的一个典型。1933年5月成立了以修建新的水坝和发电厂为主要任务的田纳西管理局,工程建设获得了很大成功,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后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消耗的电力就是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第五,进行社会改革,开始推行福利国家制度。(罗斯福在实施新政的第一阶段,受到来自最高法院、国内右翼势力的阻挠,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令先后被最高法院宣布为违宪而中断执行。同时新政还受到来自左翼
28、势力和人民要求深化改革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在新政的第二阶段推行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其一是1935年8月颁布社会保险法,该法包括三个部分: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凡年满65岁的退休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以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其保险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此外,各州在随后两年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从而给大约2800万工人提供了保险。其二是1935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以代替被废除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它规定雇主
29、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歧视工会会员。该法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它是新政第二阶段中最为进步的立法之一。其三是1938年6月国会通过的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每分。其四是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1935年8月罗斯福签署了新的税收法,决定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31%的财产累进附加税,对500美元以上的遗产可以征收75%的税。(邓蜀生: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104页,另见: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年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0、版,第73页)三、对新政的简要评价 首先,新政改变了以前美国历届政府所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传统,开辟了一条通过国家广泛干预经济来缓和危机的出路,它反映了现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向。这是新政的最突出特征。罗斯福政府在1933-1939年实行的各项措施,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出于使美国走出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是从资本主义长远目标出发的长远规划。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局部调整原美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现代经济运转的环节,限制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体制的某些负面效应,使美国经济和社会获得顺利发展,无疑是新
31、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 第二,新政是为了对付经济危机而应急出台的,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经济困境和摆脱社会动荡。实际上,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新政的实施为千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使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配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新政在保证垄断资本家安全有效地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保证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水准;它通过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立法,通过抑制社会财富分配极为不均的措施,使“新政起到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97页)。这样就有利于危机年代美
32、国社会的稳定,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 第三,新政的实施,不仅大大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也恢复了美国人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因为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队伍,排队领取救济品、靠政府救济度日的情景,使美国人惶然不知所措;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着人们对自己前途和价值观念的信心,也动摇着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和美国国家未来的信心,这种普遍存在的民众情绪形成了法西斯主义滋生的土壤。就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和新政前夕,美国也出现了“银
33、衣社”、“黑衣社”等法西斯组织。新政的实施则重新树立了人民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信心,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第四,新政不仅唤醒了美国人民战胜危机、维护现有社会制度的信心,而且使罗斯福本人赢得了崇高的政治威望,使他得以打破美国总统任期的政治惯例,连任四届总统。同时,新政期间,总统的权力得到大大加强,使美国逐渐形成以总统行政权为核心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改变了以往以国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第五,新政只是缓解了美国所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37-1938年,美国又出现了一场严重的工商业衰退。“工商业指数回跌到1935年的水准,抛售证券的浪潮袭击了股票市场。农产品价格几乎
34、下跌了20%。1937年的最后三个月,失业人数增加了200万人以上。” (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 美国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页)第三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6%,降幅仅次于美国,其中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生产指数分别退回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水平;农业生产下降30%,大批小农破产;对外贸易额下降一半以上;破产的银行有1万多家,国家黄金储备也下降一半,信贷体系濒于崩溃边缘;失业人数不断上升,1932年接近700万,约占德国工
35、人总数的一半。德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德国受凡尔赛体系的制约,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而无法转嫁危机,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危机期间国际市场上形成的英镑集团、美元集团、金本位集团都实行封闭性的货币和市场体制,使德国经济难以向外渗透来缓解危机。第二,20年代后半期它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主要依赖于美英两国的贷款,危机爆发后,一方面美英金融界抽走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德国还要支付到期的债务,这对德国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第三,危机到来后,德国政府除了采取削减工人工资、救济金和养老金、提高农民纳税额等对内转嫁危机的措施外,为了利用危机形势迫使有关国家取消赔款,还试图制造一种“德国贫困景
36、象”。危机期间的德国总理布吕宁公然提出“德国的日子还必须更糟糕些,街上还要有更多的失业者,政治激进主义的阴森景象还必须尽可能广泛和可怕地笼罩在这个国家之上”。大资本家蒂森在鲁尔工业区说过:“现在我需要危机!只有危机来了,工人的工资和赔款问题才能一笔勾销。”(以上材料来源见: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208页) 深刻的危机沉重打击了魏玛共和国政府,导致政府频繁更迭。1928-1933年先后更换了四届政府,各届政府都无法克服财政困难和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在社会趋向动荡的形势下,在德国这个民主传统非常薄弱和缺乏强大资产阶级政党的国家,魏玛共和国脆弱的民主体制失去了自我调节能
37、力,其政局开始发生重大转折。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魏玛共和国是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1930年3月,魏玛共和国最后一届议会内阁米勒政府垮台。随后魏玛共和国政治体制由议会制内阁转变为“总统制内阁”。总统制内阁是指总统运用魏玛宪法第48条授予的权力,任命一个未获得议会多数承认的总理,以所谓“紧急法令”进行统治,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国会的约束。这时,议会制共和国虽然还存在,但是资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和影响遭到严重削弱,右翼保守力量和权势集团的份量和作用大大增强。议会民主制的削弱就为纳粹党夺取政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二)纳粹运动的迅速
38、发展 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20世纪20年代,当德国政局处于相对稳定的时候,纳粹运动的发展还比较缓慢。1928年,纳粹党员还不到10万人,在国会491个议席中仅占12席。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曾经使希特勒激动不已一样,当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的时候,希特勒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情态,表现出了一种病态的兴奋。对此,有人对1929年的希特勒作了这样的描写:“德国人民的苦难不到十年以前马克贬值的惨痛经历留在他们生活上的创伤犹在并没有引起他的同情。相反,在那个时期的最黯淡的日子里,当工厂停工,当失业登记人数超过6
39、00万大关,当全国各大城市排队等候配给面包的人长大好几条街的时候,他居然能够在纳粹党报纸上这样写到: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像这些日子这么舒坦,内心感到这么满意过。因为残酷的现实打开了千百万德国人的眼睛,使他们看清楚欺骗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史无前例的欺骗、撒谎和背叛行为。他的同胞的苦难,不是他要浪费时间来表示同情的事情,而是他要冷酷地立即把它在政治上变成支持他自己的野心的力量。这就是他在1930年夏末着手要做的事。”(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希特勒和纳粹党采取一系列手段发起强大的宣传运动。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人民饱受失业和破产的痛苦,对现政权
40、极为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纳粹党乘机发动了强大的蛊惑人心的宣传运动,攻击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许诺自己执政后定能振兴德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纳粹党竭力争取城乡小资产阶级群众,他们约占德国全部人口的40%以上,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对此作了如下的描述:“纳粹党充分利用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广大民众对魏玛共和政府的不满和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心理,展开强大的煽动性宣传。本来就是个大杂烩的纳粹党纲领,被有意地作了迎合民众心理的解释。针对被经济危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不同阶层,从奴役德意志的协约国到腐败的议会体制,从争权夺利的资产阶级政客到主张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私自利的投机商到不劳而获的
41、食利者,特别是犹太人,都成了纳粹宣传中要对危机灾难负责的攻击对象。纳粹党所特有的煽动群众的手段大规模的群众集会,耸人听闻的演说,情绪炽烈的示威游行,冲锋队的街头暴力等等,又迎合了急于要求采取有利行动改变现状的民众心理。事实上许多人,尤其是青年,被纳粹党吸引,不是因为它的纲领,而被其特有的群体行动的活力、哥们义气和激进好斗的表面形象所诱惑。” (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1932年希特勒在竞选总统时,“他租了一架容克式飞机,从德国这一头飞到那一头在当时竞选中这是一个新花样一天在三四个城市中的大会上讲话。他很狡猾地改变了策略以便赢得更多选票。在一次竞选中,他
42、大谈其人民的苦难,共和国的无能。现在,他描绘了一幅如果他当选每个德国人将能享有的幸福的图景:工人有工做,农民的农产品可售得高价,工商业者有更多的生意,军国主义者可以建立一支大军队。在柏林游乐公园的一次演说中,他竟保证,在第三帝国中,每一个德国女郎都可以找到丈夫!”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227-228页)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同不断发展壮大的德国共产党争夺工人阶级队伍,迎合工人的政治要求,纳粹党极力用“社会主义”的口号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纳粹党的领导人就说过:“不得不采用内心深感痛苦的社会主义的工人语言。”(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43、第208页)应该说,这一句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纳粹党在宣传中的欺骗性。希特勒大力争取国防军、垄断资本和各种权势集团的支持。除了大力拉拢德国民众支持纳粹党外,希特勒还必须争取统治阶级的信任和支持。在争取国防军方面,国防军在德国长期享有独立地位。掌握国防军的权势集团是军官团。由于军事职业在德国被看成是一种光荣的职业,军官团成为社会中拥有特权的一个世袭性的特殊阶层,军队成为“国中之国”,一直是德国右翼保守势力的堡垒,也是德国传统权势集团的主要支柱。(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由于要执行裁军的规定,国防军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1929年3月,希特
44、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纳粹主义与军队的文章,标榜纳粹党是唯一能“协助国防军维护民族利益的政党”,表示愿意与陆军合作。文章还说,由于陆军对纳粹党采取敌视态度,它背叛了自己的传统;一旦马克思主义获得成功,那将是“陆军的末日”。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进一步加紧争取国防军的支持。1930年当一些军官因在军队中从事纳粹宣传并发展纳粹势力而被逮捕受审判时,希特勒亲自出庭作证,以笼络军方。他就冲锋队问题向陆军保证:陆军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将维护陆军的完整;成立冲锋队是为了在进行宣传活动时保护纳粹党,决无任何军事性质和取代陆军之意;纳粹党将使用合法手段获得政权。他还声明:“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的国防军为基础,一支
45、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希特勒不反对国防军的保证,以及后来他关于扩军备战的许诺,不仅使军官们感到宽慰,也看到了通过扩军使他们得到晋升的希望。军官团的许多成员明显地更加同情纳粹党。(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177页)在争取垄断资本方面,1931年下半年,希特勒走遍全国,同重要的企业界人士举行私下会谈。1932年1月,希特勒应邀出席在杜塞尔多夫秘密举行的有300名垄断资本家参加的会议。他发表了长篇演说,大力攻击民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鼓吹种族优越论,强调扩军的必要性。当希特勒演讲结束时,资本家起立向他狂热欢呼。 通过连续不断的宣传鼓动,并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
46、纳粹势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28年9月,纳粹党员只有8万人,1929年9月增加到15万人,1930年11月增加到35万人,1933年1月达到85万人。从纳粹党在国会中的议席来看,1928年只有12个;1930年9月上升为107个,从原来位居第九的最小党变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第二大党;1932年7月,议席增加为230个,一跃而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原居首位的社会民主党得到133席,位居第二;共产党获得89席成为第三大党)1932年11月,由于德国人民对接连不断的选举产生冷漠和厌烦情绪,纳粹党获得国会议席下降为196席,但仍然是国会第一大党。(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20
47、9页;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二、共和国危机与希特勒上台(一)共和国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从1930年3月到1933年1月,是德国由总统制内阁向希特勒政府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兴登堡总统先后任命中央党人布吕宁(1930.3-1932.5组阁)、中央党人巴本(1932.6-1932.11组阁)、无党派军人施莱歇尔(1932.12-1933.1组阁)担任政府总理。这一时期德国政局的特点是:第一,经济危机加深,政局动荡,内阁得不到议会的多数支持,非常脆弱。这三届内阁面对经济危机都无能为力,都只能依靠“紧急法令”来维持统治。第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势力和以纳粹党
48、为代表的右翼势力都得到迅猛发展,二者为争夺群众支持展开竞争。第三,布吕宁和巴本都属于中央党,该党领导人善于同左、右两翼妥协。经济危机之前,该党曾多次同左翼势力合作而执政;经济危机爆发后该党很快投靠右翼势力,并主动请求纳粹党入阁,并开始打击和遏制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第四,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的壮大,尤其是在国会中成为第三大党之后,引起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各种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惧。虽然大资本家对希特勒和纳粹党也存在种种顾虑,但统治阶级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全力支持纳粹党对付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势力。1932年11月,20金融家、工业家和地主上书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他们要求纳粹党参加政府并“居于领导地位”。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从此,魏玛共和国的历史基本结束,德国历史逐渐进入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二)希特勒上台执政的原因 希特勒上台执政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第一,魏玛共和国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非常薄弱。右派认为它是从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结果。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缺乏稳定而强大的资产阶级政党的支持,由于旧官僚、旧军官等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