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江南的雪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导入:本节进入鲁迅先生“雪世界”的第二部分朔方的雪。 (板书:朔方的雪) 二、品味探究(二)(研读第段) 1.朗读课文第段。 2.问题讨论:朔方的雪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她有哪些特点? 讨论明确:个性独立(“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张扬豪迈(“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顽强不屈(“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板书:个性独立、张扬豪迈、顽强不屈) 3.学生交流自己最
2、费解或最喜欢的句子,交流体会,教师点拨。 4.齐读课文第段,讨论:此段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极力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的斗志。 5. 朗读指导:朗读第段,要求读出节奏和感情;教师点拨指导。 三、拓展析疑(研读第段) 有人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1.问题讨论:回忆第一单元课文藤野先生,你能否从该文中找出与本文“孤独的雪”“死掉的雨”相互对应的人物和事例?你怎样理解“雨的精魂”的深意? 讨论明确: 鲁迅先生初到日本东京,尽管那里的清国留学生很多,但他们却醉生梦死、不学无术,让鲁迅倍感失望
3、,一股孤独感油然而生。鲁迅先生的这段经历可以看作是“孤独的雪”的绝佳注脚。 由东京易地仙台后,在时事电影上看到的麻木愚昧的国人,于是觉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决然辞别自己崇敬的藤野先生,弃医从文,这不正是“死掉的雨”变成“雪”的过程吗? 作者之所以说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是因为她不甘于像暖国的雨那样单调、平庸,又不甘于像江南的雪那样屈从于外物而消磨了斗志,所以,用“雨的精魂”称朔方的雪,是对朔方的雪顽强追求理想、尽显张扬与独立个性精神的极力赞美。 (板书:极力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追求理想的斗志) 四、归纳小结 全文主旨: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执着追求国家民族美好未来、决心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胸怀和理想,是鲁迅先生自题小像“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雄心壮志的形象化表述。 (板书主旨) 五、课外作业 雪 物: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意 美丽、快乐、富于活力;悲哀 个性独立、张扬豪迈、顽强不屈 情: 热爱生活、歌颂美好,叹其孱弱 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追求理想的斗志 象 主旨: 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执着追求国家民族美好未来、决心将革命事业进行到 底的胸怀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