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元素教学设计刘化中学 肖玉珠课 题元 素(第一课时)教 材 分 析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介绍三部分内容,本课时我们将围绕元素的概念展开。从教材的体系看,在前两个课题学习了分子、原子内容之后,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从而把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教材中虽然对概念理解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本课题内容无疑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学 况 分 析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
2、,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两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 了解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及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过程和方法目标
3、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2、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 点认识元素难 点元素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提出问题学生质疑分析综合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目的是形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更有效的突破难点。)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提高拓展延伸课外实践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教 学 过 程 设
4、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导入】在绪言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是元素,那么,什么叫元素?【回忆】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设问】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投影】1、 介绍几种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6碳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7 质子数8,中子数8氧原子 质子数8,中子数9质子数8,中子数10 口答:碳12原子 1、有猜测 :2、不确定3、没有引出“课题3 元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感觉自然。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投影】2、在投影1的基础上在两组原子的右侧分别打上“碳元素”、“氧元素”。 质子数6,中
5、子数6碳原子 碳元素 质子数6,中子数7 质子数8,中子数8氧原子 质子数8,中子数9 氧元素 质子数8,中子数10【提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观察后回答:每组原子的质子数都相同。观察屏幕,注意变化相互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形成概念打下基础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元素的特点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体验“我会学”的快乐。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布置阅读教材课题P59的第一、二段。阅读课文讨论:怎样区别氢元素和氧元素?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投影】2、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具体内容见表:原 子元 素区别1、 粒子2、 种类,又讲个数
6、3、从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1、是粒子的总称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联系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共同完成表内的各项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已学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原子的概念。【解释】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硫+氧气二氧化硫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通过以上活动,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过度】我们知道,英文单词不计其数,但字母只有26个;同样,物质的种类已知的有三千多万种,而到目
7、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种类只有一百多种。分组活动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体会、感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微观分析。真切体会物质的多样性及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根据元素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三类。【投影】1、 稀有气体元素:气子头2、 金属元素:“钅”字旁非 固态非金属元素金 (“石”字旁)3、 属 液态非金属元素元 (“氵”字旁)素 气态非金属元素 (“气”字头,除稀有气体)按偏旁进行分类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让学生寻找规律,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投影】(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8、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5)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投影】总结归纳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观察教材P60图3-17,阅读P60“资料卡片”中内容,讨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矿泉水商标,一些药品说明书等)彼此增进认识:1、各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各不相同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分组讨论通过活动,了解地壳、生物细胞、某些食品中含量教大的元素。使学生自觉接受化学的科学常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适时纠正、补充、表扬与鼓励。)
9、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作业】1、课本P65,第2题。2、配套练习。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板 书 设 计元 素一、 元素1、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稀有气体元素3、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4、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教 学 反 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元素概念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整节课全程关注每一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伴,向同伴学习,在与同伴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努力推行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