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
森 林 旅 游
五十铺乡永坡小学 刘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运用小数的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同伴交流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并分享实践活动的初步经验与良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巩固本单元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森林旅游购物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共同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使学生领略森林的美丽,激发学生要去森林里游玩的愿望。
创设情境: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并出示活动安排表:
时间
项目
8:00~8:30
准备出发
8:30~12:00
游览南山
12:00~12:30
午餐
12:30~15:30
游览西山
15:30~16:00
准备返回
二、合作交流,活学活用
1、准备出发。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蓝猫商店里商品的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同桌间讨论要买的商品,一人计算需要的钱数,一人计算剩余的钱数并相互订正。
(2)指导学生使用记录表格,将自己的选择记录下来。
森林旅游购物记录表
商品
支出
剩余(原有50元)
(3)分组展示并汇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事项。
2、游南山。
多媒体展示配乐图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同时体现时刻的变化(每两张图片间钟表上的时间间隔为半小时,即0.5时,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午餐。
(1)出示主题情境图,理解商品的总价与差价: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森林食品店里食品的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汇报。引导学和在问题情境中理解商品的总价与差价。
(2)同桌间讨论确定要购买的商品,一人计算需要的钱数,一人计算剩余的钱数并相互订正(交换“准备”过程中的活动角色)。完成记录表格并分小组展示、汇报。
4、游西山:
多媒体展示配乐图片,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每两张图片间钟表上的时间间隔为半小时。
5、准备返回:
(1)创设“纪念品商店”情境,结合自己所剩余的钱数,有选择的购买纪念品,并计算需要的钱数和最终结余,填写购物记录表;
(2)指名汇报与展示;
(3)小组间对比最后结余钱数,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
三、知识拓展:生活的小数
1、我们在“游西山”、“游南山”的环节中,每两张图片间钟表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能不能用小数表示?应该表示为多少?
2、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数,让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四、总结收获:
今天的森林旅游就要结束了,请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指名汇报)
五、课外延伸:
播放科普视频,提高学生发现、认识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