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使用英语导学案情况调查报告及分析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英语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使用后的教学效果,使英语导学案在教学取得更广泛的应用,特开展此次调查。二、调查对象:任意抽洪湖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40名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共发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达到理想的高效样本数。四、调查时间:2014.3.18-2014.3.25五、调查结果1、你认为导学案的编排体例是否清晰科学?A清晰科学75%B清晰但不够科学17.50%C.不清晰D.缺乏科学体系5%2.5%3、你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学习常处于什么状态?A以听老师讲为主47.5%B与老师同学能互动,产生思想碰
2、撞30%C经常心不在焉17.5%D压根不听5%2、你觉得导学案使用情况是A.使用较多,质量较高52.5%B.使用较少,但质量较高32.5%C.使用较多,但质量较差2.5%D.很少使用,质量较差12.5%4、以导学案的形式展开学习,你觉得相对传统课堂,效果是A.更有利于课程学习52.5%B.调动兴趣17.5%C.差不多,一样学25%D.内容多,需要老师的指导,比传统的学习紧张5%5、对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中探究题,你是怎么完成的?A.我会先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我会查找工具书或与同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再答题。65%B.我会粗略的思考,答题时一般参看辅导资料或同学的答案17.5%C.我很少思考,一般辅导资
3、料上有答案的我就照抄,没有的我就抄同学的5%D.干脆不做,等待老师讲12.5%6、你能否按照导学案设计步骤不用老师也能学会?A.能37.5%B.不能47.5%C.困难15%7、使用导学案后课外作业量A.减少了40%B.增加了30%C.没变化30%8、使用导学案后的最大好处A.学习轻松了35%B.成绩提高了17.5%C.我会学习了20%D.还没发现27.5%9、和以前的练习卷比较导学案A.好用65%B.不好用12.5%C.没变化22.5%10、使用导学案后,课堂教学A.有变化50%B.不好说35%C.没变化15%六、调查分析:1在使用英语导学案后,预习有任务有要求了、能真的预习了,预习时会标记、
4、概括大意了,能找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了。自己完成作业的能力提高了、自信了。小组讨论时敢说自己的做法了、愿意参与了。课上敢展示、敢发言了。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更有信心了,习惯变好了。优等生的优势更大,学困生也积极参与学习了。2从学生对老师们的要求上可看出,很想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展示自己的机会,要求公平、公正;很想得到老师的方法指导和恳切的赞许。“老师你讲的那么快,还都讲一遍,我跟不上”,“老师你只对答案不是多好吧”,“老师你在课上尽量减少使用英语导学案的时间”,“老师你给介绍相应学科的自学方法吧”,“老师,你上课的气氛太沉闷了,把课堂还给我们吧”,等给老师们提出了衷恳的建议。3学生认为导学案中的学
5、习目标有指导作用,课堂检测的作用更大。要求导学案设计注重层次性,少而精,减少作业量。综上分析可见,利用英语导学案进行教学实施以来,在推进学生学习方法变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上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仍然很强,学习的自主意识虽有提升,但主动学习的愿望不够强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而新的学习方法的落实与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相信,只要坚持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实施,这种情况一定会有较大的改观。七、解决方案:那么学生在教学中如何操作英语导学案呢?(一)课前延伸,先解决预习英语导学案即前置测评,约2分钟。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通过什么方法、
6、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课堂上必须体现出效果,老师心知肚明。(二)课内探究,进入课堂导学案学习阶段,课堂学习约38分钟。实施四环节教学要求。教学流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1.自主学习,约15分钟(1)明确目标: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2)展示导学案,课前上板:学案绝大部分内容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明确的任务感。学案在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3分钟小预备时,老师安排任务组学生抄写上黑板,保证内容的可视度,这一环节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是不能不讲究的重要课堂形式。(3)个人学习:学生在随堂记录本上按图索骥,对照导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有序开展学习,独立做题,初步
7、感知内容,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做好记录。2.合作探究,约15分钟(1)小组交流,生生合作:学生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做好记录。约7分钟。(2)班内交流,组组合作: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提交到全班,由其他小组及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或了然于胸。也可依托导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
8、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个人才华与小组智。展示方式可以由各小组组长派员在黑板展示,也可以逐题进行口头讲解。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约8分钟。3.精讲点拨,约5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地问题、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进行解疑答难、总结规律,理清方法与思路。(2)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来,形成课堂小结,记录在随堂笔记上。4.巩固检测,约3钟(1)以本堂内容为中心,精选精编题目,限定时间,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
9、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相关内容。(2)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达标情况,结果在全班反馈。(三)课后提升1.作业布置。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实验性、指导阅读性等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实行分层次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2.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学生修改错题。教师要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反思“学案”的设计,将不合理的部分修正,供以后参考。教学中的英语导学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不完美且有待继续研究的地方。另外,本调查也存在调查研究的时间较短、实验范围较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