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700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庞鸿志肖晓凡(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西安摘要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是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因子与时人的农业生产实践互相交织,影响着土地开发广度的同时又在农田拓展的深度上打上了环境的烙印。在土地的地域性拓展上,除传统的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外,还有黄泛区的土地利用以及北部缘边地带的屯田营建;在土地开发的深层次维度上,主要是盐渍地改良和作物种植选择。受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该时期河北平原土地开发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整体的土地拓展状况不佳,但在土地的改

2、良与作物的种植上,体现出了鲜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探讨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可以揭示出北宋时期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关键词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石家庄050024;710127)农业开发有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就广度而言,主要指横向的外延性开发,即地域性地拓展农田面积;就深度而言,主要是通过提高耕作技术和选种高产作物、改良品种等措施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北宋时期河北平原在土地面积拓展上,展现出了鲜明的区域特性,这些特性是时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在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互动机制和发展过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终得出

3、北宋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适应以致协调的结论。对北宋时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学界已有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些论著中,或以时间为经,以地理空间为纬,全面考察该时期内的农业地理状况;或以黄河中下游(抑或黄淮海平原)地区为考察对象,从环境史和历史地理的角度阐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体到河北平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方面,多是宏大的历史叙述,而缺乏对其内在机理的深人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的地域和方式、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地貌和水文因素)以及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等三方面进行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问题得不到深究,

4、这将是对今后研究的期待。从自然地理区划上看,河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区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衍,土层深厚,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29古今农业区。北宋时期的河北平原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从燕山南麓至白沟河一带的土地归人辽境,北宋所辖范围限于白沟河以南。本文研究的地理空间是北宋疆域之内的河北平原,不涉及辽统治的区域。一、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的地理分布北宋所辖的河北平原范围与其时的河北路基本一致,河北路“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西压上党”12 130,包括了河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受历史耕作传统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北宋时该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山前冲积扇

5、地带、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和缘边塘泊水田三个区域。在开发方式上,相对应为传统农业区的精耕细作、黄泛区引浊淤灌的盐碱地改造以及缘边塘泊的屯田三种类型。(一)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在地理构造上是由漳河、溥沱河等河流从太行山流出后泥沙淤积,在山前形成的冲积扇群。由于冲积扇上的淤土经过熟化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所以该地带是河北平原传统的农耕区,在北宋以前农业就很发达,北宋的磁、相、邢、洺、赵等州均处其上。然而,北宋前期该地带的农业发展及土地拓展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利灌溉设施兴建不足。从水利与作物的关系来看,包括该地带在内的河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粟,实行麦粟为主的轮

6、作制。麦子种类为宿麦(即冬小麦),这是与河北平原水热条件相适应的。宿麦在一年之中的秋冬交替时节播种,来年夏初收获,属旱地作物。宿麦虽是典型的旱地作物,但对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灌浆期,其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约占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内需水量的302023年第2 期70%一8 0%2 J83。而这一时期河北平原易发生春旱,所以进行人工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北宋仁宗景祐(10 34一10 38 年)以前,该地带的水利建设并未得到重视,大片的农田由于水患和军需而化为“斥卤之地”或牧监用地。这在宋人王沿的上疏中可窥得一二:“河北为天下根本,魏史起凿十二渠引漳水溉斥卤之田,而河内饶足。唐至德后渠废,而相

7、、魏、磁、洺之地并漳水者,屡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19 5 7 山前冲积扇各州由于漳河的决溢泛滥,导致农田成为盐碱地,除此之外,“又牧监台地占民田数百千顷 19 5 8,故王沿力主罢废牧监、兴修水渠,但其建言并未被采纳。由此可以推断,在北宋前期山前冲积扇各州的农田面积应该不大,至少没有达到唐中叶的规模。在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取决于灌溉”,“水利灌溉不但决定了主要农耕区的分布,而且也影响着主要农耕区的发展进程。主要农耕区的拓展与衰落均与水利灌溉相关 2 19 4,这一点在河北平原表现得极为突出。至仁宗景祐年间,一方面“导相、卫、邢、赵水,下天平、景祐诸渠,溉田数万顷 19 9 5 9,另一

8、方面,又对天平渠进行了整修。与此同时,将位于邢、洺、赵三州的广平牧监罢废,其所占的一万五千余顷土地“悉以赋民 10 316。通过整修水渠和退牧还农,山前冲积扇各州的农田开发才得以拓展开来。(二)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历史上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宋初,黄河结束了其历史上第二个安流期,进人了肆虐横行的时代,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深受其害。河北平原是黄河决溢泛滥的主要受灾区,北宋黄河的历次决口改道都对河北平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泛滥的黄河连同被其扰乱了的沱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河、漳河等河流,毁农田庐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流经地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其带来的次生灾害也

9、不容小靓,如土地盐碱化、粮食减产绝收、流民等问题。但另一方面,黄河的泛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大,水退之后会淀积大量肥沃的淤土,土地肥力得到显著提高,所谓的“水去而土肥”即是如此。沈括在河泛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上谈及:“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319 3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河泛区都如此,这与距河的远近有关,在距河流较远之处,水流逐渐澄清,故不易淤积形成沃土。苏轼曾就该状况谈道:熙宁十年(10 7 7)七月十七日,河决瀘州曹村,“八月二十一日,水及徐州城下,至九月二十一日,凡二丈八尺九寸,东西北触山而止,皆清水无复浊流”47,即

10、是明证。黄河冲积淤土地带的形成和开发与黄河自身的水文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淤土区主要是在西南部的怀、卫等州。位于沁河下游冲积扇的怀州,清淇、漳河流域的卫州,由于诸河水流经后大量的泥沙淤积,造就“怀、卫素号沃壤,斛斗至贱 5 J129的景象;再加之该地区“得太行障其后,故寒稍杀,地暖故有梅,且山水清远似江南”6 2 18,由于山体遮,局部小气候优越,故被宋人美誉为“小江南”。然而,怀、卫等州的土地开发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仁宗景祐元年(10 34),“遣职方员外郎沈厚载往怀、卫、磁、相、邢、洺、镇、赵州教民种水田 7 2 6 7 7。依据这则记载,在仁宗景祐元年之前的北宋前期,山

11、前冲积扇各州以及怀、卫等地是不种植水稻的,粮食作物仍是麦、粟等类;而在此之后,水稻才开始在上述地区种植开来,这得益于景祐年间水利灌溉设施的整修。那么,怀、卫等州的农田面积势必会因为水稻的种植而得以拓展,但评价却不能估计得太高,因为受水旱灾害及土壤条件的影响,河北平原的水稻种植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呈点状或线状分布在河滩地区及河湖周围,面积有限 8 2 0 5除了怀、卫等州,大名府至乾宁军一带的淤地在北宋中期以后才被利用起来,这与黄河的改道有关。宋初,黄河基本循京东故道而行,庆历八年(10 48)河决商胡,改为北流合永济渠人海。北流流经之地泥沙淤积形成淤地,随即被当地民众垦辟为农田。(三)缘边塘泊水田

12、地带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农田拓展还表现在北部缘边地带塘泊水田的开发上,这是河北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塘泊构建的过程和作用,学界已有了充分而深人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论述的重点则是塘泊体系的规模变化与作物类型大规模的开挖塘泊、兴建水田是太宗时期在何承矩和黄懋二人的主持下开始的,但在何、黄二人之前,宋廷已于顺安军以西至北平一带的平旷地“通导沟渎”142 6 3,开挖了一些塘泊,只是规模相对较小。另外,除人工塘泊外,沿边地区还有许多的天然湖沼,“自雄州东际于海,多积水”17 2 36 3,这些天然和人为的泊淀,成为何、黄二人兴建水田的基础。淳化四年(9 9 3),被搁置的屯田之议重新得到

13、宋廷的重视,遂在何、黄二人的主持下,大规模的开挖塘泊工程开始了。由是自顺安(今河北高阳县境)以东直至濒海,广衰数百里,一个“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的塘泊体系出现在宋辽边境上。此后,又将沱、胡卢(今滏阳河)、唐河、永济渠等河水引人这一地带,不断扩大水田面积,如咸平六年(10 0 3)、景德元年(10 0 4)、宝元元年(10 38)等时期的引诸水人塘。至熙宁中,在全国人人争议水利31古今农业的浪潮下,河北平原缘边塘泊的规模也达到了鼎盛。是时,河北平原北部的大小河流大多都汇注其中,“自保州西北沈苑泊,东尽沽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 39 3。北宋中期以后,受黄河北流的淤塞之弊以及

14、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塘泊体系逐渐坏。徽宗时“淤淀干,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自是堤防坏矣 19 32 8。导致此后果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注人泊淀内的水含有大量泥沙,如漳、沱、涿、桑干等河,久而久之,淤塞塘泊。二是农业生产与北部边防之间的矛盾。塘泊的作用主要是“限敌驰突”,次要的才是发展屯田。为了限制辽人的骑兵就必须要保证塘泊水量的充沛,但当地民众迫于生计,往往会盗决塘水以复农田。在正常年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比较缓和,若是逢降雨充沛之时,塘水满溢以致“吞没民田,荡溺丘墓,百姓始告病 7 2 7 6 1,塘泊与农田的矛盾就变得十分激烈。在边防与农业生产之间,宋廷的态度也摇摆不定

15、,始终未能协调好这一矛盾。与塘泊体系紧密关联的是周边的军事屯田和普通民众的农田,这些耕地与塘泊兴废的过程相始终,利用塘泊储水的便利条件,北宋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当地都在种植水稻。稻田的规模也经历了一个盈缩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何、黄二人兴建塘泊之初,“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衰数百里,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蛤之饶,民赖其利 110;历经真宗、仁宗时期,到熙宁年间(10 6 8 一10 7 7),由于诸河引注,塘泊面积增大,数量也增多,稻田也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北宋中期以后,伴随着塘泊的埋废,水稻的灌溉水源不能得到满足,稻田遂衰落了,徽宗时人王汉之曾言:“自何承矩规塘泊之地屯田,东达于海。今浸失其道。12

16、 8 4塘泊周边的稻田规模在鼎盛时期虽有史书中所载的322023年第2 期那样,从顺安以东到海皆为稻田,但对其的评价不应过高。受制于河北平原的水热条件、北宋时河北平原劳动力数量以及导入塘泊的诸河流的水文状况,稻田规模维持的时间短,发展很不稳定。总体来看,北宋河北平原的农田开发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大体以仁宗朝(10 2 2 一10 6 3)前期为界,仁宗以前的农田开发以北部塘泊体系的构建为主,仁宗中期以后,随着水利灌溉设施的陆续整修,山前冲积扇各州和怀、卫等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农业渐次发展起来。就后一特点来看,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主要农业生产区受黄河水患和其他自然灾害、政治环境、军事设施等因素

17、的影响,几经波折,出现衰退的趋势,二、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因子包括农田拓展在内的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人类活动,依托于自然条件,人可以能动地进行技术选择和环境改造,环境因子也在动态地参与到人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具体到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上,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性状和河流水文等环境要素活跃在这一过程的始终,与人共舞,一起推动着农业开发的进程。(一)气候条件影响下对水利设施的需求在北宋绝大部分时期内,河北平原的气候特征与现今基本无异,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适合小麦、粟等旱地作物的生长,以麦(冬小麦)、粟为主的传统旱地作物在此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同时,由于降

18、雨多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降水较少,尤其是在春季,往往因为降水不足而导致春旱问题。诚如韩茂莉所说:“华北地区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降水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不在于年降水总量,而在于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季节分配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生长期内最需要水的时期缺水,不需要水的时期多水,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2 8 3为了克服这一不利条件,水利灌溉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除了麦、粟一类作物外,水稻的种植更是需要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灌溉条件。所以,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农田拓展是以水利灌溉设施的修建为基础和前提的。可以说,水利兴则农田扩,水利废则农田缩。在河北平原上,自仁宗朝开始的水利设施建设到

19、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达到高潮,如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整治漳、沱、御河等,重修古渠旧堰,与之相应的是该时期土地垦殖率超过了2 0%,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土地垦殖率中居于首位 9垦田数区域户数河北路1,232,659元丰年间,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垦达到了高潮,但反映在土地垦殖率上只有2 4%左右,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土地未被开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水患对该地区地貌形态的重塑,二是可开发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二者之中,前者又是后者的诱因之一。北宋时期黄河在河北平原频繁决溢改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体到土地开发上,就是浸毁大面积的良田并导致土质下降,从而破坏农业生产。在史料中,有关河水坏田的记载相当

20、丰富,以神宗熙宁十年(10 5 6)的一次记载来看,其时河决于州曹村,“瀘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泊,分为二派:一合南清河人于淮;一合北清河人于海。凡灌郡县四十这样的成果虽然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水利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气候因子控制的地带性因素通过水热状况作用于农业生产,其外在的表征就是农作物类型的规律性分布,在河北平原麦、粟等作物的种植,就充分体现了气候与人的技术选择的特点。但麦、粟等作物的生长习性则要求与之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这样来看,水热状况-作物-水利设施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彼此关联、互相作用的机制,人的农业生产是在其中不断调适的过程。(二)土壤性状与土地开发的相互关系

21、河北平原土地平旷,之情理,应当十分有利于土地开垦。然而其土地垦殖率并不高,个中原因是什么?兹以元丰年间(10 7 8一10 8 5)河北路的土地垦殖率为例,列表于下:表1北宋元丰年间河北路土地垦殖率及其他垦田人口密度土地垦殖率户均垦田数全国垦田数(宋亩)数位次27,906,6567地区垦田数/地区垦(人/KM)(%)57.324.0五,而濮、齐、郓、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12131。这仅是一次的普通决口,而庆历八年(10 48)和嘉祐五年(10 6 0)黄河分别在商胡塌(今河南濮阳东北)与大名府魏县第六(今河南南乐西)的大决口,淹毁农田的面积更大、破坏程度也更甚。包拯在上仁宗的奏疏中言河北东路在

22、经黄河水患后,民田有三分之二不能耕种 5 J94,其破坏可见一斑。另外,就是导致耕地的盐渍化和泥沼化。北宋河北平原盐碱土的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沿河及滨海地带。“大名、瀘渊、安阳、临洺、汲郡之地,颇杂斥卤,宜于畜牧 19 5 7,“沧、瀛、深、冀、邢、洺、大名之界西与北,咸卤大小盐池,民不可耕者十三四 10 18 2 7,以上所列的各府州均处在沿33(宋亩/户)22.6殖率位次(%)5.88古今农业河地带,一旦发生水患,首当其冲,当地民众在土壤性状发生改变后,只得进行畜牧和煮盐等生计。在主要农业区的山前冲积扇地带,也有盐渍地的分布,这与漳河的决溢有直接关系,“相、魏、磁、洺之地并漳水者,屡遭决溢

23、,今皆斥卤不可耕”。7 2 415-2 416河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是水热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水患造成区域内排水不畅,洪水潴留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地表水沟通地下水,再加之蒸发作用,使得土壤下层盐分随着水分蒸发留在地面,从而形成盐碱地。干、湿交替明显的季风气候则是前提。上文提到河北平原的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雨季过后,气候恢复干燥,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水退盐分就留到地面,所谓的“水去土复其性”即是如此。夏季正是诸河的泛滥期,这就要求利用水利设施及时排水,在盐渍地形成后,淤灌改良土质,以便耕作生产。在与河水和气候的互动中,北宋河北平原民众积极适应并改造,从而提炼出一套丰富而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这在下文会

24、予以详述。导致河北平原土地垦殖状况不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可用作农耕的土地有限。在传统农业时期,土地的开发与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区域人口密度大,那就意味着能投人土地开发的劳动力充足,土地垦殖率就高。然而,在河北平原却表现出了特殊性。据表1中的数据来看,元丰年间河北路人口密度为57.3人/km,位居北方地区的第二位,仅次于开封地区,但土地垦殖率仅为开封地区的三分之一强。这固然与开封是京师所在,土地利用率高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河北平原土地开发条件差,人口增长缓慢,二者又互为因果。河患带来的农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由此引发了流民问题。与此同时,治河劳役、军事战略需

25、求(包括342023年第2 期于河北平原屯驻重兵、广设牧监)等占用劳力、土地,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王沿在奏疏中曾谈到河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今其地(河北路)十三为契丹所据,余出征赋者七分而已。而相、魏、磁、洺之地并漳水者,屡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故缘边近郡,数税租。而又牧监幺地占民田数百千顷,是河北之地虽有十之七,而得租赋之实者四分而已。以四分之力,给十万防秋之师,生民不得不困也。19 5 7河北路只有十分之四的土地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这应当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如此促狭的耕地空间是“北宋河北人口增长缓慢,在全国各区域中的地位节节下降 11432 的主要原因。人口的缓慢增长又在一定程

26、度上限制了土地的开发,因为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劳动力有限,所以促使农业向纵深发展。综上,在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的过程中,以气候和土壤为代表的生态环境因子动态地参与进来,这些环境因子互相交织,在影响着土地开发广度的同时,又在农田拓展的深度上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而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是什么,其内部的节理又是怎样的呢?三、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在应对生态环境的变迁中,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人在认知、适应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践和丰富着传统的农业技术,并将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具体体现在土地开发方式和作物选择两方面。(一)改土:合理的土地开发方式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主要

27、面临的是水患和气候作用造成的盐渍地问题,克服这一障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碍的方法主要是预防和治理,预防的措施是兴修水利工程,治理则是从化田为沃土人手的,二者往往互相结合。1水利灌溉工程的整修北宋河北平原的气候特征使得作物(尤其是冬小麦)种植在特定时段需要进行人工灌溉,所以土地拓展与灌溉工程保持着很大的一致性。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由于漳、沱等河在此淀积,土壤肥沃,土地开发早于区内其他地区,农业发达,但仅凭“黄土与冲积土的天然肥效(和天然充足的水源笔者注)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有效的灌溉系统,也是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 12 12 5该地区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起步,并取得

28、了显著的成效,最著名的莫过于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引漳灌渠,以后历代在此基础上修改造。进行人工灌溉的条件是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水利设施,北宋以前的大部分王朝都在此兴修水利设施,如唐代时“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又“临漳南有菊花渠,自引天平渠水溉田,屈曲经三十里。又北三十里有利物渠,自滏阳下人成安,并取天平渠水以溉田 1310 12。北宋仁宗时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为这一地带土地的拓展创造了重要条件。除漳河灌渠外,这一地带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怀、孟(北宋时属京西路)二州的丹沁灌区,依靠丹水、沁水等河流兴建的水利工程,使得这一地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北宋河北路的军粮主要由此处供给。事实上,山前冲积扇各

29、州境内皆有河水流经,因而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开凿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水渠陂塘,如卫州境内的百门陂,唐代时“百姓引以溉稻田,此米明白香洁,异于他稻,魏、齐以来,常以荐御 146 2,到北宋时,依然有溉田之用。除山前冲积扇各州及怀、卫等地外,北部塘泊地带在进行军事屯田和开发民田的过程中,也兴修了必要的水利设施。基于塘泊水源,这一地带主要种植水稻,通过引淀水灌溉稻田。北宋前期,于此广修堤堰,设置斗门,“凡雄莫霸州、平戎顺安等军,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 142 6 4。其后在引周边河流入泊淀的同时,也在扩增水利设施的规模和数量。西边的保、定二州也相继开拓水田,咸平六年(10 0 3),“知保

30、州赵彬决鸡距泉,自州西至满城县,又分徐河水南流以注运渠,置水陆屯田 15 6 0 30。同年,“定州亦置屯田”。景德元年(10 0 4),宋廷又遣人在保、定二州修渠筑堰,“自嘉山东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酗而为渠,直蒲阴县东六十二里会沙河,径边吴泊,遂人于界河,以达方舟之漕。又引保州赵彬堰徐河水入鸡距泉 L172365-236,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是朔方之民,灌溉饶益,大蒙其利矣”17 2 36 6作物生长需要灌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作用还体现在引水淤灌、开拓淤田上。正如Walter H.Mallory(马洛里)在China:L a n d o f

31、 Fa m i n e 一书中谈到的那样:“由于洪水中带的泥沙所造成的淤积,会提高土壤的肥沃性,那么,因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因此而得到补偿。而灌溉就是起的这种作用。只要没有其他的损失,灌溉因而就是一举两得的事。”16 148 事实上,北宋河北平原的水利工程是集灌溉、防洪和淤田三者为一体的,这是由当地的环境状况和其时的水利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然而,若全面考察北宋河北平原水利工程的状况,该时期内主要以疏浚河道和淤田为主,受政治等人为因素影响农田水利建设成绩并不大。2.化土为沃田:改良利用盐渍地与大规模引浊淤灌在气候、水患及土壤等因素的共同作用35古今农业下,北宋河北平原内形成了面积较大

32、、分布广泛的盐渍地,“河北一路,除沧、滨出盐外,其深、冀、邢、洺等十数州,地多咸卤,不可耕殖,民唯以煮小盐为业,衣食赋税皆出于此 7 38 5 3。这些盐渍地从地区上可以划分为滨海盐渍区和内地盐渍区,前者主要是沧、滨二州,后者则包括中部的深州、冀州和山前冲积扇各州等。北宋时期对盐渍地的改良主要在内地盐渍区进行。北宋河北平原的盐渍地改良技术在承继前代的技术经验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包括土壤改良和作物选择两方面。在土壤改良上,是将治碱改土与引水淤灌结合起来的。北宋以前,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河水泛滥与盐碱地的产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总结出改良盐碱地的核心在于兴建水渠,改善水环境。北宋时期,在河北

33、内地盐渍地改良上是采取治河与改土并举的方式,在前代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进步和发展。大规模的改土淤田则是在神宗熙宁年间,神宗曾言:“大河源深流长,皆山川膏渗滬,故灌溉民田,可以变斥卤而为肥沃。7 18 0要达到引水溉田、化为沃的目的,必须依托有组织的人力和大型的水利工程,这在神宗推行农田水利法时得以实现。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实行淤田的是汴河南岸一带,熙宁表2 北宋熙宁三年至九年河北东、西二路水利田数及其他路别处数河北西路34河北东路11该时期,由于农田水利法的推行,河北二路的水利田开拓卓有成效,尤其是河北西路,其水利田亩数居全国第三,居北方诸路首位,仅次于南方的两浙路和淮南西路。在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中

34、,以水利工程为枢纽而开展的盐渍地改良和淤田活动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因其维持的时间短(集362023年第2 期元年(10 6 8),秘书丞侯书献引汴水淤田,继其之后,程于熙宁五年(10 7 2)奏引漳、洺二水淤地,面积“凡二千四百余顷 12 36 9;七年(10 7 4),程防又于“沧州增修西流河堤,引黄河水淤田种稻,添灌塘泊,并深州开引沱河水淤田,及开回胡卢河,并回沱河下尾 7 6 0 7 6,将引水淤田与泄水治河结合起来,在拓展改良土地的同时又保障农田不被河水浸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次年(10 7 5),在程防的主持下,放沱河水淤溉南岸魏公、孝仁两乡“薄咸地”一万五千余顷,又“自永静军双

35、陵道口引河水淤溉北岸曲淀等村地万二千余顷 7 6 40。从程防历次淤田的范围来看,主要是在河北平原的河泛区,从规模来看,先后淤田面积达三万余顷左右,“水利日兴而民受其赐”。王安石盛赞程日:“如程尽力于河北,所开闭河四处,除漳河、黄河外,尚有溉淤及退出田四万余顷,自秦以来水利之功,未有及此。7 6 40通过整修水利设施、改良盐渍地和有组织地引浊淤灌等诸项措施,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进人了鼎盛期,兹以北宋熙宁三年至九年(10 7 0 一10 7 6)河北东、西二路的水利田数情况为例,列表于下:田数(亩)占总计百分比(%)4,020,90411.161,945,15 65.40中在熙宁年间,熙宁之后迅速

36、衰落),地区差异性大(主要淤田在内地盐渍区,滨海盐渍区较少进行。而即使是内地的盐渍区改良,也会因为距河远近而产生差异,距河较远地区土壤状况依然得不到改变),所以就整个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治盐淤田来说,土地开发程度仍然十分有限。居全国位次35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二)改种:科学的作物选择在土地开发完成后,则需要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种植,由于各地的局部微环境不同,作物的习性不同,所以必要的时候还需分配作物布局,调整农作制度,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盐渍地的不良影响,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北宋河北平原的粮食作物种植以冬小麦、粟为主,实行两年三熟的轮作方式。这一种植制度的形成与河北平原的气

37、候状况密不可分,也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以冬小麦为例,其生长周期内所需要的光热条件,河北平原气候均能满足,惟独水分需要人工灌溉,所以冬小麦多分布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带,如山前冲积扇各州以及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另外,冬小麦的普遍种植也是人在与环境互动中的科学选择。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冬小麦因为是秋末冬初播种,来年夏初收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其他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且其成熟之际,正值秋粮青黄不接之时,故预防饥谨、“续绝继乏”之用得以彰显。从生长的角度来看,冬小麦的种植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热条件,也巧妙地避开了河北平原夏季的洪涝灾害,这就有效保证了作物的收成和生产的持续。再者就是粟类作物,其生

38、长期的需水量约为小麦的一半,但单位面积产量却可与小麦相牟,且适应性强,故其作为河北平原的重要杂粮作物,与冬小麦轮作,主要种植在山前冲积扇各州。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也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在粮食作物结构中的地位,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最后是水稻的种植。水稻生长期内的需水量远远高于小麦和粟等旱地作物,但其耐盐碱,所以水稻多种植在水源充足、灌溉条件便利的低洼地,如山前地带的河川谷地、北部塘泊地带,沧州等地也在一段时期内种植水稻 19 。在环境差异与作物习性中,人们进行了科学的作物选择,形成了所谓的“高田种早,低田种晚;燥处宜麦,温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畲宜粟 17 2 0的

39、种植经验和生产认知。除了上述的作物外,河北平原还有桑柘、麻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不同于小麦、粟、水稻等大田作物,桑麻的种植在小片土地上就可以开展。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人们多是将桑麻套种,如陈勇农书中所言:“若桑圃近家,即可作墙篱,仍更疏植桑,令睦差阔,其下遍栽苎,因粪苎,即桑亦获肥益矣。”18 2 1这种桑麻搭配间作的方式,是充分利用了深根的桑和浅根的苎麻共植,可两“不相妨,而利倍差”的特性,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体现了作物布局的科学性。四、结语北宋时期辖境内的河北平原,受黄河等河流决溢泛滥的影响,再加之大面积盐渍地的存在、塘泊和牧监广占土地等因素,导致土地开发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然而,即使在这

40、样的境况中,河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保证了宋廷赋税、军粮的供给,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成就。探讨个中的原因,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北宋时期的河北平原为例,时人展现出一种对农业开发与环境相协调的自觉追求。无论是土地开发方式,还是作物种植选择,都在力求与生态环境融洽相处。诚然,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局部地区由于人的不合理作为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但不能因此否定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化内涵。北宋辖境内河北平原农田拓展中的主要内容,如水利工程的兴筑、盐渍地的改良、作物的种植37古今农业选择与制度形成等等,这些技术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

41、成部分,是人与生态环境互动下的选择,同时也在经受着环境的汰。从北宋迄于近代的千余年时间中,这些生产经验和技术结晶非但没有被摒弃,而且不断丰富和充实,展现出了长久而又持续的生命力,在现今理应被人们所关注,并将之继承与发扬。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至明清时期太行山东麓地区的村落变迁研究”(2 0 BZS126)注释:参见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 9 3年。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国内有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王星光: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中国农史2 0 11第3期,第3一12 页;王利华:在人与自然之间

42、一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12 年,第335 一36 2 页;王星光:气候变化与秦汉至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技术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9 年等。海外学者中以张玲的研究最为瞩目,在Ponds,Pa d-dies,and Frontier Defence:Environmental andEconomic Changes in Northern Hebei in NorthernSongChina(9 6 0 一112 7)一文中,作者探讨了河北平原北部塘泊体系的农业生产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而在 Changing with the Yellow River:

43、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Hebei,1048-1128一文中,作者分析了河北路在北宋中叶黄河大改道背景下的环境变迁,以及相伴随的区域经济的衰退等。以上论著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与包括土地开发与经营、作物种植结构与技术等在内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但在环境与人的土地开发中,多强调前者的作用力而忽略了后者的积极调适,对于互动中体现的农业生产的科学内涵则关注不够。据史念海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理382023年第2 期黄河的方略,收编于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此文分析了黄河治理史上的两个相对“安流期”,即商周和秦代为第一个相对安流期,王

44、景治河后又出现第二个相对安流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咸平六年九月甲子条载:“静戎、顺安、威虏军并置方田,凿河以遇敌骑。”长编卷五六载:“(景德元年)自嘉山东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丽而为渠,直蒲阴县东六十二里,会沙河经边吴泊入界河,可行舟,不唯易致资粮,兼可播种其旁,且设险以限戎马”。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载:“宝元元年十一月己未,河北屯田司言:欲于石壕口导永济河水,以注缘边塘泊,请免所经民田税。从之。时岁旱,塘水,(杨怀敏)乃雍界河水注之,塘复如故。”有学者提出宋元时期,包括河北平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化趋势比较明显(王星光:气候变化与秦汉之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技术发展,北京:人民出版

45、社,第2 8 6 页),笔者对此结论持保留态度。不可否认,该时期确实存在气候由暖转寒变干的阶段(北宋末期一一即1100年之后一至元末),但受宏观的大气环流和地貌形态等因素的控制,气候状况总体比较稳定,与当下差异不大。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载:“开修(漳河),役兵万人,衰一百六十里。”神宗熙宁元年(10 6 8)和八年(10 7 6),先后整修沱河和御河。本表的户数资料来源于元丰九域志卷二河北路,第6 3一8 9 页;垦田数据来源于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四,第10 4页;人口密度、土地垦殖率、地区垦田数/全国垦田数指标来源于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第2 7 页。北宋时期黄河在中下游地区的历次决溢泛滥及其危害

46、,见黄河水利史述要(新排本)一书中表6 1、表6 2,第17 9 18 3页、第19 1-19 5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3年。元丰年间北宋境内各路的人口密度见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第2 7 页,其中开封的人口密度为66.1人/km,土地垦殖率为6 6.9%。如西汉哀帝时的大臣贾让,他在上疏中谈到,由于“水行地上,凑润上沏”,从而导致了“木皆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立枯,卤不生谷”的景象,但“若有渠溉,则盐8 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M】太原:山西古卤下湿,填淤加肥”;北魏末年的崔楷也观察到籍出版社,19 9 3.类似的现象:当时,冀、定等州连年淫雨,水患9 何凡能,李

47、美娇等北宋路域耕地面积重建及严重,致使“华壤膏,变为岛卤;蔽麦禾黍,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 0 16,(11):化作蕉蒲”。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兴渠溉田19671978.的想法未能实现。隋代时有怀州刺史卢贵,“决10【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沁水东注,以溉岛卤,民赖其利”的记载。华书局,2 0 0 1.本表在梁方仲“北宋熙宁三年至九年诸路水利田11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数”一表的基础上绘制而成。参见梁方仲:中期MI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0.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12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局,2 0 0 8 年,第40 1

48、页。业的发展M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8 1.参考文献: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 7 5.1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中华书局,19 8 3.局,19 7 7.15【清】徐松辑,刘琳、刁忠民等校点宋会要2 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M北京:北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4.京大学出版社,2 0 12.16 Walter H.Mallory.(1926).China:Land of3【宋】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Famine.New York,American:American Ge-出版社,2 0 15

49、.4】【宋】苏轼苏东坡集续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33.5【宋】张田包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 6 3.6【宋】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 8 8.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 8 5.ographical Society.17【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37.18【宋】陈勇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王昊环境与作物选择:唐宋时期河北平原的水稻种植J中国农史,2 0 16,35(03):1021.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

50、l Environmentin Hebei Plain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Pang Hongzhi,Xiao Xiaofa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School of History,Northwestern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27)Abstract: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he land development of Hebei Plain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