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6438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 期84“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尹露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23)摘要:文化自信能够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是筑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稳固基石。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增强其文化自信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四方面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力度,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加强教师“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以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为驱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以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载体,拓展

2、文化自信培养场域;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化自信。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文化自信;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8-8 9 7 0(2 0 2 3)0 3-0 0 8 4-0 4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其文化自信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结构看,目前高职院校数量已然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

3、程度低、素养不高、传统知识文化缺乏,普遍存在文化自信薄弱的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受到西方错误思想的侵袭和影响。因此,积极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帮助他们厚植情怀、增长才干,提升他们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适应能力和鉴别能力,从精神深处认同中华文化,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高职院校普遍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

4、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调社会生活,才是讲好思政课更重要的场域,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大思政课”视角下探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对“能、行、好”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内化为自觉行动,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大思政课”与文化自信(一)“大思政课”的内涵“大思政课”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治国理政的伟大业绩、以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

5、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最鲜活、最生动素材的思政课。“大思政课”是立足新时代,基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最新创新实践 2 。“大思政课”强调通过挖掘新时收稿日期 2 0 2 3-0 1-10【作者简介】尹露露(19 8 8),女,江苏准安人,硕士,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 2 0 2 2 年度准安市社科研究高校思政专项课题“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SZA14);2 0 2 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6、协同育人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SJB)85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素材,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政课成为教授人生大课、社会大课、时代大课的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二)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关系国运文脉的关键问题。从根本上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底蕴深厚

7、,经过历史沉淀孕育出的文化自信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以及对国外优秀文化的开放包容和批判吸收四个方面。(三)“大思政课”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文化自信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通过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学生在文化认知、价值选择、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无形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见,“大思政课”和文化自信培养的终点都是促

8、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从二者的逻辑顺序来看,“大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辨别国外文化,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自信作为历史沉淀的先进成果,在思想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都发挥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对思政课的创新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二、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培养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堂全面研习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9、相关内容,从而了解我国文化更新迭代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文化自信匮乏、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对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信仰,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不足,同时缺乏对西方消极文化的辨别和抵制能力。(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因缺乏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习较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视野狭窄、文化知识储备薄弱的情况。进人高职院校后,学生带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思想上重技能、轻人文,更加注重技能习得性课程的学习,对

10、能够传播和提升文化自信及自觉的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思政课无法发挥文化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是“0 0 后”,他们极度向往自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由于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一旦脱离了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他们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和影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弱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更无从谈起。(二)基于“大思政课”的文化自信培育融通性不足首先,文化自信培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也在努力融通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但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度仍然不够,无法有效渗透文化自信;其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缺乏

11、针对不同类型文化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互联网思维运用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文化内容传播和渗透教育的效果。(三)文化自信培育普遍脱离社会实践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文化自信培养,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全面深人了解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途径。但高职院校往往因为缺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客观资源和条件,存在开展形式不够丰富、开展力度不够足、开展频次不够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培养文化自信的效果。三、“大思政课”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一加强教师“大思政课”话语能力建设“大思政课”视角下,课堂教学仍

12、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与基础,思政课教师发挥着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6主导作用,只有不断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建设,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更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

13、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人、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4 因此,高职院校更加需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历史文化的教师队伍。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涵育宽广的历史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让文化自信先在自已心中扎根,才能在广泛的知识体系中精准地挖掘蕴含的育人元素,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其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要将优秀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融人课堂教学,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题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学能力竞赛、优秀案例库、资源共享平台、思政课教师互动交流等措施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

14、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话语能力。(二)以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为驱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大思政课”视角下,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师不仅要在教材体系中挖掘文化育人元素,更需要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人课堂 5 ,如体现文化自信的新发展、新动态、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涵育文化自信。首先,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将社会生活引人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作为一次全球性的社会公共事件,中国集各方合力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彰显出强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作为亲历者,学生在课程中更容易产

15、生共情并构建相应的文化认同,使文化自信的培育更加具象化。其次,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入口,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建立“互联网+文化自信”培育模式,在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对于网络典型案例、热点事件等,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辩论式、模拟式、讨论式、小组分工等多样化教学形式 6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发扬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再次,思政课教师还要打开“大思政课”的大视野,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深化文化自信培育,要善于运用国内外治理成果的事实、案例、素材进行辩证比较,在比较中直面矛盾、开诚布公回应学生的疑

16、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使学生在比较中明辩是非、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三)以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载体,拓展文化自信培养场域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的中华民族恢弘史诗,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丰厚资源,不仅要推动党的历史进教材、进课堂,还要通过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形式,将三尺讲台推向工厂车间、社区街头等“大讲台”,让文化自信的培育更加生动鲜活。一方面,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注重技能培养的特点,要加强社会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等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和空间,让学生在行业发展变革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17、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源于生活实践。不同地域涵育了不同的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中华文化,为涵育学生文化自信奠定根基。如通过参观博物馆、档案馆等探究地域历史文化根源,学习前人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革命遗迹等红色基地参观体验教学,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体会革命先烈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担当 7 ,增强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认同,将红色文化薪火相传,坚定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史实践教育活动,系统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建党百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

18、、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始终认同和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四)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责任编辑:王威)87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围能够达到立体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首先,硬件环境建设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将体现优秀文化的景观、宣传栏、名言警句、校标等

19、灵活运用到校园环境建设,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其次,要善于组建和运用校园文化社团,如传统文化社团、红色文化传承社团、文学社等,定期开展社团主题学习研讨会,鼓励学生在沟通中碰撞思维火花、增强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自信的情感共鸣;再次,要搭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平台,如邀请国学大师、革命前辈、优秀党员开展主题讲座,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推送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在校园内积极弘扬和宣传中华优质精神文化;最后,要贴近学生特点,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并充分结合时事热点赋予主题活动时代特征和趣味性,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20、,让学生在理解和践行中更加信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灵魂。通过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发展意识,为国家的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在思政教育中融人文化自信培育,就必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空间、场域,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参考文献】1杨菁菁“大思政”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究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财富时代,2 0 2 0(11):134-135.2王资博.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涵义、特性与价值研析 J.中共南宁市

21、委党校学报,2 0 2 1(5):1 6-2 1.3吴文浩.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价值问题与路径 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1(5):6 4-6 7.【4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0.5许瑞芳,纪晨毓“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生活省思 J.思想教育研究,2 0 2 2(4):1 0 4-1 0 9.6吴林.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文化认同培养路径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 0 2 2(2 2):9 6-98.7陆坤.文化自信融人高职思政课教学培育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2 0 2 2(1 9

22、:1 7 2-1 7 4.A Study on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YIN Lulu(Jiangsu Food&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Huaian,Jiangsu,223023)Abstract:The cultural confidence can reflect a nations soft power and it i

23、s also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strong socialist culture.As the main force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a,students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hinas development.On thebasis of stu

24、dents characteristic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students cultivation quality in culturalconfidence by enhancing teachers discourse ability construction 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ntegrating thecultural confidence into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

25、des,expanding the cultivation fields ofcultural confidence with the enriched and practical carrier of social classroom,and focusing on creating campus cultureatmosphere in daily lif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goals of morality education.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cultural confidence;cultivation pa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