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设计GONGCHENGSHEJ I徐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工程与建设 年第 卷第期收稿日期:;修改日期:作者简介:徐雅(),女,河南郑州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徐雅,(韩国又石大学,韩国 全州 ;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 新郑 )摘要:城市河流有别于普通的天然河流,它受到周边用地、城市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设计与天然河道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其本身的作用和形式,还要统筹规划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使其在水利、防洪、景观、生态等方面达到均衡,从而达到人水和谐共存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以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对河道环境、水文特点的分析,从护岸结构、亲水设施等角
2、度对其进行了改造,并通过实例论证了景观与水利融合的理念.关键词:景观;水利融合;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工程概况某城市河道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给城市及下游造成了许多灾害性的影响,其中以春季低温为主.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春季多为低温、少雨;降水多在月,降水量占到了全年 左右.由于降雨的作用,该河道的水量比较密集,水流速度比较快,其瞬间流量较大,对河堤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周围和下游的河堤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影响.该河道支流起源于山区水库,途经大片山区,经过城市中心,并最终汇入白坭水,是典型的山区型河道,呈现单向流的河道特征.在干旱期,河水流量减少,水位
3、下降;河道干涸,对植被的生长和景观建设不利,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以保证河道有一定的水位,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由于受到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在河床中存在大量的滩地.在工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对河流进行整治,使河流的自然生态得到修复;在部分河段的两边都存在较大的水域,可以作为滞洪区,以提高整个河段的防洪和调节功能.该河道整体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面积,其形状与天然河流的空间形状更加贴近,所以在规划中应采取“近自然化”的思想.景观与水利融合设计 总体分区规划该河道主要由绿地、河滩、农田等构成.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河道的不同特征,对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自身的地貌条件,防
4、止因建设过度而对生态环境的二次损害.根据地形特点和功能需求,河道整治工程由上至下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上游河道湿区、中部滨湖山区和下游滨湖湿区.三个主要的功能区划在空间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这是由于河道自身的地形特征、水文参数、空间格局以及功能需求等不同.上游的沼泽是沿河道的纵向延伸形成的;中部河道是以河流和矿山的水体连接起来的;而下游的湿地,则是河滩地的改造.本文将探讨三种形式的设计方法及原则.河道景观分区总平面图如图所示.图河道景观分区总平面图 设计思路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河流与周边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河滩、部分绿化进行空间的更新,并采用园林的设计方法,将河流两边的绿化面积扩大;建立一
5、个完整的河流和沼泽体系.具体设计思路为:修建一座水坝,以满足 年一遇洪水为标准;通过对河段内的绿化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改善河段的水文特性,提高河段的防洪和调蓄能力.在干旱季节,降水较少的地区,可以从地面上收集雨水,并对河流进行补给.在降雨增加的丰水期,泛洪湿地起到了吸收地面径流、减少洪峰和减少水流速度的作用.为了使河道湿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空间上采取复合剖面的形式.为了扩大河滩湿地的面积,将原有的河堤向后移动,在景观岛和缓坡上铺设亲水小径.首先,运用园林形式的设计方法,对景观岛和湿地岛进行明确的定位;其次,利用挖掘的方式,形成水流渠道;最后,采用回填法形成堤坝.徐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工
6、程设计GONGCHENGSHEJ I 工程与建设 年第 卷第期 景点设计该地区的风景类型分为风堤柳岸区、滨水广场区、湿地岛区以及港口风景区.滨水广场区以低地势为中心,以大范围的环形广场为主,并依水位高低分别设置不同高程的平台,以满足丰、枯水期的不同观景需求,保障游人出行的安全.湿地岛上还设置了水上栈道、平台、灯塔等多种景点,以增加游人的视觉感受.除相应的园林分区之外,该地区还将着重于大型的城市广场建设.该地区风景名胜区按照地形地势和景观布局,如图所示.该地区有两条贯穿市区的主要道路,并在大桥上提供了许多绝好的视野.开放的水域与中央排列的岛链广场,与高耸的灯塔形成了鲜明的空间反差,引人注目.在一
7、些突出的岸边设置了一个方格和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周边大片水域,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应.某河道护岸结构设计对该河道进行规划,应从“水安全”“水景观”“水资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水景观”的功能需求是将原有的水泥硬化堤坝改造为适宜植物生长的堤坝,同时兼顾城市的景观和生图滨湖湿地区景点分析态效应,以在土壤、植物和生物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动态平衡的河堤.针对该河段的水文特征,考虑到不同的水位情况,实施了相应的防渗措施:在平均低洼处采取格宾石笼及生态砌块护足;在水位变化区域采取生态无砂混凝土护岸;为了节约投资,在无水位变化的地区,可采用草皮护坡.图格宾石笼护岸格宾石笼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采用六
8、角形蜂窝状结构,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拉力时,结构依然稳定.格宾石笼围堰是一种工程和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护岸,对于创建河道生态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河段为接近自然的水岸,河滩岸线长,且自然弯曲;采用常规的护岸工艺已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格宾石笼围堰整体强度高,结构稳定,采用多种格宾石笼,可调整组合状态,使其具有较大的弯曲度,并能够形成天然的生态堤和河滩地的生态环境.亲水设施设计 滨水广场设计在滨水广场的设计中,应注意三个方面:形象、功能、安全.形象是与景观相对应的,在设计时要符合整个城市的河流形象;功能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用途,设计滨水广场的宽度、平面形式等,以
9、达到建筑的美学效果;安全就是指游客的安全,特别是在水位发生变化时,应确保游客在水面附近的安全.在设计时,应根据水面的变化特性,采用多种滨水形式,形成具有独特的滨水景观效果.例如,在一条河流的滨湖湿区,修建一个重要的滨水区,使其具有休闲、活动、展览等功能.图广场平面构成元素工程设计GONGCHENGSHEJ I徐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工程与建设 年第 卷第期平面设计:从行洪、景观两方面来看,滨水广场应采取平滑的弧形结构,减少水流阻力,以得到开阔的景观.从图可以看出,该方案中的广场主体由一大两小三个圆组成.广场以弧形连接,形成平滑的平面形状,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同时在广场中央设置了一个椭圆形的
10、树池,用来分割广场,以用绿化来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增加广场的平面空间.竖向设计:河道景观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在高水位的时候,河流会淹没一些亲水设施,从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设计时,根据某河道水位的不同,采用分层设计,以确保游人的安全及广场的休闲功能.将入口广场、中间广场、亲水广场划分为三个不同高度的区域,以适应不同水位的变化.首先,在堤顶高处设置入口广场,以保证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重要功能设备不会受到洪水的影响,保证游客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其次,将中心广场设于堤顶高度之下、高于景观水位的地方,以确保广场主体免遭洪水的侵袭,能保持它可以满足日常休闲活动.最后,可以将亲水广场设在靠近景观水位的地方
11、,在水位高的时候,可以将亲水广场淹没,形成独特的浅水区域.这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游客们可以进入“亲水广场”,享受难得的“亲水”体验.道路系统设计在丰水期,河流水位的变化对亲水设施的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道路系统必须满足有关的水利、园林等方面的需求.陆上交通系统:以环湖绿地为主和普通园路为主.环湖绿地宽度为m,以河道为中心,采取了人车分离的设计思想.园路连接各个景点,可使游客具有较好的观赏体验.铺设的路面材料采用透水荷兰砖、透水混凝土等,可使路面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有效增加路面的渗透率,减轻降雨的冲刷.为了确保陆上系统免于洪灾影响,保持公园的日常观光活动,地面运输体系应位于远离风景高度的最
12、高位置.图亲水广场平面图在靠近景点的地方,可以将亲水步道布置在靠近风景面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展现滨水的风景.游人可以在河岸上散步,在茂盛的树木遮蔽下欣赏湖水.生态恢复与栖息地保护设计大力构建生态系统完整的食物链,应在该河道接种高效微生物组合,以促进优势高效微生物种群.在某河道接种了超过 种微藻和隐藻,以维持水体中的藻类多样性,修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接种藻类 d后,需对浮游动物进行接种,以提高藻类的利用率,提高浮游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降低水华风险.某河道共接种 种轮虫、种片足类和种轮虫的浮游动物种群.同时引进了适合在湖泊和池塘中生长的底栖生物和其他生物.改造结果分析在城市河道规划中,景观与水资源要
13、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通过分析河流变化对水利要素的作用,选取下游河段滨湖湿地区的个位置进行相应的水文分析,见表、表.表下游滨湖湿地区改造前水文参数位置桩号距离/m流量/(m/s)设计水位/m水面宽/m流速/(m/s)堤顶/m景观水位/mA 无B 无C 无表下游滨湖湿地区改造后水文参数位置桩号距离/m流量/(m/s)设计水位/m水面宽/m流速/(m/s)堤顶/m景观水 位/mA B C 由表和表可知,经过整治后的下游河段,河面的地形保持相 对 平 稳,平 均 流 速 减 小 m/s,最 大 流 速 减 小 m/s,进一步提高了河段的防洪和调节功能.从单一的河流到湿地的多功能化的滨水区,使其成为功
14、能完善、形态优美的天然湿润地带.结束语城市河道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成为影响城市面貌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城市河道规划中,应正确处理河道与周围土地的关系.首先应确定河流的规划与改造思想,对于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可以采取“近自然化”的设计思想;其次要统筹考虑园林与水利的功能关系,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与审美功能,防止重复建设;最后要结合水利要素对城市河段进行塑造,以达到既能满足安全需要,又能形成层次分明、形态多样的滨水景观.(下转第 页)邹欢:B I 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施工技术SHIGONGJISHU 工程与建设 年第 卷第期 工费方面,效益与应用B I
15、M技术前均明显提升.我国B I M技术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的B I M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再加上B I M技术的发展也才刚刚开始,因此B I M技术虽然在我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应用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后续研究中还将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不断扩大B I M技术应用优势.参考文献陈玉儒,施彤,李菊基于C OWA 灰色定权聚类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水平综合评价J甘肃科技,():范成伟,明杏芬,付小红,等基于博弈论后悔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杨元元,赵延龙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施工 安 全 风 险 评 价 J自
16、然 灾 害 学 报,():李洪,周尚奭,何煜 B I 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以柳州某装配式项目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李政道,甄宇,李骁,等基于F AH P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分析及管理J工程管理学报,():张跃斌,易欣,宋璋玉,等基于S D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演化博弈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尚晓华,方召欣,强峰,等百年宅项目装配式建筑构件深化设计与施 工 组 织 研 究 J施 工 技 术(中 英 文),():司金忠,李海莲,魁发鹏基于灰色区间层次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可持续水平综合评价J科技和产业,():李辉山,张碧云,高旭慧基于WB S R B S与组合权
17、重的装配式建筑施工H S E风 险 评 价 J工 程 管 理 学 报,():王军武,潘子瑶,王靖,等基于S T P A和模糊B N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接第 页)参考文献胡秀媚,牛丞禹,魏冀明,等景观水文视角下河道工程规划设计研究:以广东万里碧道江门段为例J南方建筑,():张井军基于大凌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刘昱,乔梁,崔鸣,等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农业,():,陈涛,呼万峰基于景观先行理念的市政河道规划设计:以开封市涧水河项目为例J城市住宅,():吴小兰,王云市政河道景观改造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永安河拓浚整治
18、工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投 稿 须 知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来稿.为使刊物更加健康成长,进一步规范管理,保护刊物和作者的权益,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本刊为土木建设类专业期刊,设有多个栏目,来稿必须专业对口.稿件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文字简洁、格式规范.配有中英文标题,中文标题一般不超 个字、中文摘要 字,第三人称,关键词个,参考文献不少于 篇,序号在论文中相应处要标注,篇幅以 字为宜.稿件以W o r d文档形式发送至本刊邮箱,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籍贯、学历、单位及职称、联系电话及通信地址等.如果有基金资助,请注明,有基金资助的论文将优先发表.来稿一律不退,请勿一稿多投.所投稿件应为作者原创,论文中若引用他人著作中内容,必须明确注明.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本刊发表的文章若出现版权归属和著作权纠纷,由作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与本刊无关.本刊收到稿件后,对于拟采用或者修改意见,在 个工作日内给予作者反馈.注:作者简介按: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单位、职称顺序排列;论文标题须配有英文标题.工程与建设 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