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6698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505T-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CCS B 504505 北海市地方标准DB4505/T 00072023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 conservation of reef-inhabiting shellfish2023 - 03 - 08 发布2023 - 04 - 08 实施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505/T 0007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海域选择25 贝类丰度调查与评估2 潜水断面调查法2 水下视频监测观察法2 贝类丰度等级划分26 养护方法2 养护对象2 资源保护3

2、资源补充37 监测3 水质、底质和生物要素监测3 生物量监测48 效果评估49 管理5附录 A(资料性)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及参数6A.1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6A.2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参数表6I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北海市海洋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大学、广西科学院、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东海岛东方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超群、黄勃、张跃环、刘文广、陈偿、罗鹏、李

3、军、马海涛、秦艳平、陈袳、张华、王小兵、姜发军、柯志新、宋建强、陈文林。 II 岛礁贝类资源养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岛礁贝类资源养护的海域选择和贝类丰度调查与评估要求,描述了资源养护、监测与效果评估的方法,提供了贝类资源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 本文件适用于北海市辖区内岛礁贝类的资源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12763.4 海洋调查规

4、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礁栖贝类 reef-inhabiting shellfish自然栖息在岛礁海域的贝类。 生物资源养护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通过修复和改善生物的栖息地环境,对资源受损的某种或多个物种进行种群重建,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 贝类生物量 shellfish biomass栖息于某一岛礁海域的礁栖贝类数量。 贝类丰度 shellfish

5、 abundance分布于某一岛礁海域单位面积内的礁栖贝类数量。 1 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4 海域选择 养护礁栖贝类资源的岛礁海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国土空间规划、旅游规划、渔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红线要求,不与自然保护地相冲突。 养护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现有或历史上存在礁栖贝类的原生种分布。养护海域适合或在生境轻度改良后适合礁栖贝类的生存与繁衍。 5 贝类丰度调查与评估 潜水断面调查法在资源养护海域每平方公里设置1个监测断面,断面应均匀分布于养护海域,每个断面宽1.2 m,直线距离50 m。断面设置方法为:在监测

6、海域内,通过潜水设定起点,沿礁石走向拉皮尺至终点,起点到终点总距离为50 m。潜水员沿皮尺方向进行断面内贝类调查,观察到的贝类个体均计入贝类数量,并根据贝类形态辨别贝类种类,进行断面内贝类数量统计。调查海域的贝类丰度计算见公式(1): i=1 As = n Si(1.2 50 k) 10000(1) 式中:As调查海域的贝类丰度,单位为个/hm2; n 断面个数;水下视频监测观察法在资源养护海域每平方公里设置1个监测断面,断面应均匀分布于养护海域,每个断面宽1.2 m,直线距离50 m。沿断面方向移动水下视频监测设备(见附录A),观察并记录断面内贝类的分布及数量,对养护海域的贝类丰度进行调查,

7、贝类丰度的计算见公式(1)。 贝类丰度等级划分根据礁栖贝类丰度的调查结果,对养护海域的礁栖贝类丰度进行等级划分,丰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礁栖贝类丰度等级划分6 养护方法养护对象养护对象为养护海区现存或有历史记载的礁栖贝类原生种,禁止非本海区的外来贝类物种移植到2 Si 第i个断面内观察到的贝类数量,单位为个。 贝类丰度个/hm2 丰度等级 丰度判据 100 IV稀少 100,300) III低 300,500) II中 500 I高 养护海域。养护的主要贝类种类为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马氏珠母贝(P. fucata)、珠母贝(P. margaritifera)、

8、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塔形马蹄螺(Trochus pyramis)和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 资源保护6.2.1 当养护海域贝类资源丰度低于 I 级时,不应进行贝类捕捞。当养护海域贝类资源丰度达到 I 级后,经管理部门批准,可进行限量捕捞。 6.2.2 当养护海域贝类资源丰度为 II 级IV 级时,采用移植、放流等人工方式补充贝类资源。 资源补充6.3.1 定点移植将本海区已有礁栖贝类种类的健康成贝和幼贝移植到养护海域的定点站位。 6.3.2 定点补充6.3.2.1 种源要求用于资源补充的

9、礁栖贝类苗种应是本海区贝类原种繁殖的F1代苗种,禁止采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贝类物种用于资源补充。 6.3.2.2 苗种质量要求用于资源补充的礁栖贝类苗种应规格整齐,壳面干净光滑,无附着生物,壳缘生长纹明显,离水时活力强。 6.3.2.3 站位设置参照GB/T 19485中的有关要求,在养护海域设置站位,两站位直径距离为6 km,采用人工放流方式将贝类补充到定点站位。 6.3.2.4 放流密度放流贝类的密度为200个/hm2400个/hm2。 6.3.2.5 丰度要求当养护海域贝类资源丰度达到I级时,不再进行贝类定点补充。 7 监 测 水质、底质和生物要素监测按照表

10、2所列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贝类资源养护对海域水质、底质和生物要素的影响和时间效应。 3 表2 岛礁贝类资源养护监测要素、指标和方法监测要素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水质 透明度 GB/T 12763.2 总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总磷、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pHGB/T 12763.4 化学需氧量 GB/T 17378.4 底质 有机碳含量 GB 17378.5 生物要素 水体中叶绿素、微生物 GB/T 12763.6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GB/T 12763.6 生物量监测按本文件5.1或5.2规定的方法对礁栖贝类的生物量进行监测。 8 效果评估在贝类资源养护海域设置监测站位,以贝类资

11、源养护前的状况为参照系评估资源养护效果。评估要素包括贝类丰度、底质要素、水质要素和生物要素,评估指标、分级与赋值见表 3。 表3 礁栖贝类资源养护效果评估指标、分级与赋值评估要素 指标及赋值 等级及分值 贝类丰度 指标 IIIII贝类丰度增加 20 10,20) 10 赋值 50 35 20 底质要素 指标 IIIII有机碳含量减少 20 10,20) 10 赋值 20 15 10 水质要素 指标 IIIII表2中水质标准指标 一类水 二类水 三类水 赋值 15 10 5 生物要素 指标 IIIII水体中叶绿素含量减少 20 10,20) 10 水体微生物含量减少 20 10,20) 10 大

12、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增加 10 5,10) 5 赋值 15 10 5 将所有调查站位各类评估要素(贝类丰度、底质要素、水质要素或生物要素)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类评估要素的状况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2): Iq = m (nIij)(m k)(2) i=1j=1式中:Iq第q类评估要素的状况指数; m评估海域的站位数; 4 n 第q类评估要素中的指标数; Iij第q类评估要素中第j项指标在第i个站位的赋值。贝类资源养护效果综合评估指数计算见公式(3): ISU = IS + ISE + IW + IBM(3) 式中:ISU 贝类资源养护效果综合评估指数; ISA 贝类丰度状况指数; ISE 底质要素状

13、况指数; IWA水质要素状况指数; IBM生物要素状况指数。 当ISU80时,表示资源养护效果为显著改善;当60ISU80时,表示资源养护效果为改善;当ISU60时,表示资源养护效果基本无变化。 9 管 理在资源养护海域,当贝类丰度500个/hm2时,3年内应禁止捕捞贝类。 5 附 录 A(资料性)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及参数A.1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见图A.1。 A.2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参数表水下视频监测设备参数表见表A.1。 表A.1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参数表 6 图A.1 水下视频监测设备示意图参数 参数值 视频分辨率 1280 像素720 像素 显示屏像素密度 50 ppi 帧率 16 视角 90 LED 灯 500 lux2000 lux 工作水深 20 m 工作温度 -10 60 防水性能 IPX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