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唤思教育”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35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唤思教育”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唤思教育”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道二二三年第八期23专 题 研 修一、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起始范畴和核心概念。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强调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劳动使人的脑髓不断发展,形成了语言、意识和思维能力;劳动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使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劳动促进了法律、政治和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和奉献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切实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 6月,教育部公

2、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二、劳动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实施困境毫无疑问,加强劳动教育已是社会共识。但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有被淡化、弱化的苗头。如为给偶像打榜、投票,一些年轻粉丝“倒奶式”追星,这带偏的不仅是青少年的消费观、金钱观,也误导了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又如因多次偷盗电动车被判刑,出狱时因一句“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而走红网络的周某,短时间内收获三百万粉丝,并成为一家电动车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个偷盗成瘾、不劳而获的

3、人竟然可以成为网红,这背后显然有资本的推动和网友恶趣味的戏谑,其传递出来的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再如一些影视明星和直播带货网红偷税数额巨大,被罚金额动辄上亿,这样的新闻不断弱化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刺激并强化着中学生群体“当网红赚钱多”的印象,长此以往还有谁相信勤劳致富呢?再如啃老、佛系、躺平、摆烂等丧文化谱系的流行,不断腐蚀和消解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我们更应警惕这种丧文化转化为实际。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劳动重新回到课程标准之中并有了对应的必修学分规定,体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但是

4、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落实、从学分到素养,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依然面临不小阻力。有场地、设备、师资、资金紧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学校对于安全责任的考量,不少学校为了避免风险和意外,干脆一刀切,取消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劳动实践的宝贵机会。于是校园内的劳动教育换汤不换药,不断被虚化和异化,慢慢与打扫卫生、捡垃圾画等号,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就目前中学阶段而言,影响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来自于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氛围渲染下,唯有与中、高考成绩相关的科目才会被重视。现阶段劳动教育因只计学分、但不计入中考和高考成绩的推行模式,在中考

5、、高考指挥棒面前,缺乏足够的分量。落实劳动教育,层层表态“调门高”却“落实少”,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高举轻放,口惠而实不至。并且家长和学校达成了默契,联合“放水”,于是劳动教育在和应试教育的交锋中败下阵来,甚至被打入“冷宫”,也就不足为奇了。“唤思教育”的价值旨归与教学表达“唤思教育”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探索 张华山24师道二二三年第八期专 题 研 修汗水中,切实体悟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艰辛,思考不同时代的劳动者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感悟劳动的伟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要呼应当下,与时俱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与手段。以在中小学

6、比较流行的“开心农场”为例,可以在传统的挖地除草、浇水施肥、种植采摘的 1.0 初级版基础上,利用学校食堂洗菜、炒菜,品尝劳动成果;也可以将种出来的蔬菜拿到菜市场去卖,所得收入用于公益活动,把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这就是劳动教育的内涵、形式都大大扩充的2.0 版本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劳动教育的链条和环节继续延伸,在智慧农业、科技农业的加持下升级为“开心农场 3.0”版本,如引入选种育种、土壤改良、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生物杂交、转基因等前沿技术,用科技赋能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劳动技能的习得,也要有劳动价值观的养成,这样的劳动教育

7、才是鲜活的、服务于学生终生成长的。【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老师培训中心 2021 年专项课题“唤思教育提升铸魂育人的实践反思及经验推广研究”(课题号:GDSP-2021-H003)的研究成果;深圳市教育科学 2021 年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唤思教育 提升“大思政课”实效性研究”(课题号:zdzz21019)的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责任编辑 成 盼高中思政课堂中的“唤思教育”实践 李林笑高中政治教学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完善学生品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的重要课程。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学科育人功能探索,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开展辩论活动、实践活动,唤醒高中政治课程德育功能,提升学

8、生道德素养、政治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一、问题中启思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思考。高中政治教师开展“唤思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激活思维,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实地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我立足于教材内容设置问题:如何评价一个学校?引导学生从学校外观、宿舍、食堂、占地面积、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角度展开评价,以问

9、题启发学生探索客观评价事物的方法,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新时代?引导学生迁移应用上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进行评价。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让课堂更有层次和节奏,让教学更有深度和延展性,由浅入深地三、劳动教育的唤思启悟与路径探索在多元价值观的激荡中,我们应把劳动教育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唤醒学生的思想灵魂,启发学生反省,思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及对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追问,直至奋发有为。劳动教育不能只劳动没有教育,更不能只教育没有劳动。教育是唤醒的过程,劳动则提供了理论到实际的广阔舞台,二者深度融合才能让劳动教育不偏不倚,行稳致远。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市光明区为例,能够运用的校内校外劳动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如带领学生参观距离学校不远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从特区成立之前的历史记忆中寻找城市巨变的密码,从一代又一代先辈辛勤耕耘、开拓创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