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14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观点 教改前沿TIANJIN EDUCATION939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 郝苓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双减”政策成为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学校和教师要探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快乐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课程教学活动质量。基于“双减”背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和调整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边探索边实 践边创新,强化对数学课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记忆,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数学学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学科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理念,达到事半

2、功倍的数学教育成果。一、关注理念,调整数学作业内容设计“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重视设计实践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自主攻克数学难题,从中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在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调整数学作业内容。例如,当前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重点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批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推理能力、解释能力、观察能力、预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理念,以此作为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的参考依据。(一)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数学作业基于“双减”政策引领,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结合生

3、活场景设计数学作业,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解析问题,感知探索数学课本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不再将完成数学作业当作负担,而是重视实践体验和操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知学习的快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在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时,要注重增强数学作业的整体性,保证题目内容由浅入深、层次清晰,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改变以往考查单一数学知识点的作业形式,要重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整合。例如,教师要改变以往算式表示的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画一画来完成数学作业,如小红和小刚分别画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小红认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是相同的,面积也一定相同,请用涂一涂、画一画、剪一剪的

4、方式,验证小红的说法。这道数学题完全改变了传统题型中让学生机械计算的形式,而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思考,从中发现规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验证能力。其次,教师在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时,要引导学生推导方法、理解算理,改变之前一味考查学生是否善于利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实践性作业:如图 1 所示,长方形中能够排多少个圆?这道题需要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推导,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感知到学习的快乐。图 1最后,在设计

5、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多元表达,让学生在标一标、涂一涂、画一画中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和观察能力。(二)围绕学科素养,创新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在“双减”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 观点 教改前沿 947/2023要围绕学科素养创新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在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关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从重视知识讲解转变为重视过程和方法。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长方体,请记录这些物品的名称,测量物

6、品的长、宽、高,并计算其表面积。通过这道数学题目,能够让学生在算一算、量一量、找一找中了解表面积的内涵,培育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探究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其了解公式推导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推导能力。其次,在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班级学生的出行方式,分析哪些学生的出行方式属于绿色出行,并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道数学题目,既能够让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数学教育和德育的有效融合。

7、二、优化作业,重视作业目标的达成在“双减”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和学习压力,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去解决问题、应用知识、交流互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首先,在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注重优化作业,重视作业目标的达成,改变以往随意、盲目设计数学作业的形式,体现出数学作业锻炼数学思维、突显数学本质的作用,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学习基础,灵活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体现数学实践性作业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善于定位实践性作业的目标,围绕课

8、时目标和单元目标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展开综合化和全面化梳理。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吨”的相关知识来设计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引入“垃圾焚烧发电”话题,让学生在了解“生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吨”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家庭和小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既能够让学生巩固“吨”的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其次,在设计数学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设定识记型、理解型、运用型、综合型的数学作业,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巩固和复习课本知识,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

9、时间的初步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分针和时针,联系生活案例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设计调查类的实践作业、操作类的实践作业以及探究类的实践作业,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完成“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实践性作业:你们关注过每天放学回家的路有多长吗?是否可以用步幅来估算?通过这个作业,能够让学生学会应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整体”,引领学生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估测大数,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达到在做中学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10、习习惯。三、设计个性化作业,引领学生实践、探究、创新在“双减”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新和优化数学教学方案和过程,还要改革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往书面式、单一式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独立发挥、想象和操作的空间。教师要善于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引领学生去实践、探究、创新,在巩固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减少书面作业数量,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认真研读“双减”政策,合理地减少书面作业量,设计个性化、实践性、应用性的数学作业,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重视课内素材与课外案例的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探

11、索和发现,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观点 教改前沿TIANJIN EDUCATION9595实际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和应用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化成长。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情境作业:小红要帮助祖父母用篱笆围挡梯形的养鸡场,并且在了解篱笆长度的情况下计算梯形养鸡场的面积。这个作业能够引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较差,仅凭借情境想象无法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绳子等道具,让学生按照比例来缩放篱笆长度,打造养鸡场结构模型,以推算养鸡场的面积,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

12、及创新能力。(二)分层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收获知识经验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业压力,教师要分层设计实践性作业,围绕不同学习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作业,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经验。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结合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作业,导致后进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对解答数学问题和学习数学知识存在严重的抗拒心理。只有分层设计实践性作业,才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专注地去剖析习题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圆”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基础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

13、能。在基础型作业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练习;在拓展型作业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案例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回顾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四、设计趣味性的实践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减轻学生的数学作业压力,教师除了要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还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累更多学习经验,获得综合成长。(一)在数学作业中引入新颖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趣味性的实践作业,引入新颖话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思考、用心探究,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记忆。例如,在“百分数

14、”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趣味性的实践作业:调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早餐饮食情况,汇总吃早餐与不吃早餐学生人数的比例以及实际人数,并评选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其相应奖励,激发学生参与作业实践的自信心。在完成以上作业后,教师还可以围绕这一话题继续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每一种早餐食物的营养成分,尝试列出一份完美的早餐食谱,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策划能力,促使学生综合成长。(二)围绕学生个性特征,设计趣味性的实践作业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样,在设计趣味实践

15、性作业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惑,设计操作性、生活性、游戏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例如,在“10 以内加减法”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与家长完成“小猫钓鱼”的游戏,家长需要为学生准备“鱼篓”和小猫头饰,鱼篓可以用盒子来代替,再准备一些有小鱼图案的卡片,卡片上有“10 以内加减法”计算题,学生只有计算准确,才能将小鱼卡片放在鱼篓中。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实践和玩耍中巩固数学理论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五、结语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很多学校开始在课程作业方面“下功夫”,但是依然无法取得理想的减负增效成果。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要改变以往重复做题、固定习题内容的教育形式,设计实践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去巩固数学知识,构建完整的数学课程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实践性的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设计数学作业,让学生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邱瑞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