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42216 上传时间:2024-10-1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9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咨询师案例模拟试题3案例六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李某,女,汉族,19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别人看到自己洗澡,害怕别人说,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半年。 个人陈述:我是一名高中生,学习应该说还是挺好的,我的性格内向一些,在父母、老师、同学的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可自从那件事发生后就全变了。我是住校生,在一个特别闷热的下午,我不知为什么那么热,就到女厕所去冲澡,刚进去时也没有什么,后来我听到楼下有很多人讲话,就趴在窗口往下看,看到几个人正往楼上看呐,我听到他们在大声地说我:“某某真不正经,窗帘都不拉就洗澡,明明是想让别人看,真不要脸!”我当时害怕极了,赶紧穿上衣服

2、跑回了宿舍,越想越害怕,我洗澡被他们看见了,这可怎么办啊!过了一会儿,宿舍的同学回来了,她们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她们一定是看到我洗澡,也听到其他同学的议论。我跟她们解释,她们却说根本不知道别人议论什么,我才不信呢,要不然她们怎么会那样看我?我难受死了,就知道哭,饭也没吃,晚自习也没上。最让我受不了的是第二天,无论我走到哪他们都在议论我,我是一个好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惟恐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可还是没有躲过去,就因为洗澡没拉窗帘让别人说我不要脸,可女厕所根本就没有窗帘啊!后来老师、同学都说我变了,我知道不是我变了,是他们都讨厌我,说我不要脸。我多次和父母、同学解释,可他们就是不听,还让我好

3、好学习,我还能好好学习吗?成绩一直在往下降。父母说不能正常学习就休学吧,我也知道只能这样躲了,现在是休学在家。我真是痛苦死了,觉得活着没一点意思,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件事,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不是很整洁,头发比较零乱,紧张不安,面带愁容;说话遮掩,低头不语或少语,声音低沉、不敢正视咨询师;身体紧缩,双手紧握;言语表达尚得体。求助者由父母亲陪同前来。从母亲处了解到,其家教严格,从小较内向、听话,不爱与人交往,但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高二时喜欢上一个男同学,但该男生并不喜欢她,也就没什么结果。后来说自己洗澡被别人看见了,别人都在说她,

4、怎样解释都没用。多次想带她看病,就是不听,认为自己没病,只同意休学但不能缓解,好不容易才同意来心理科看病。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二、怎样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四、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五、怎样对该求助者进行病因分析?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七、在本案例中,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九、 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幻听、被害妄想、恐惧、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 二、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如下: 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5、2分析该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神病、神经衰弱、神经症等。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已经不统一,主观和客观不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逻辑思维已经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考虑诊断为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

6、已不能上学,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说明问题非常严重,可以诊断为精神病。 3根据该求助者为青年女性,首次发病,主要症状为逻辑思维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四、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别人看见自己洗澡”后产生的,是伴随的而不是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2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是现实或想象的,但都是真实的,且恐惧性神经症的求助者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愿望,而本案例中该求助者虽感到恐惧,但恐惧的内

7、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精神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精神症状的伴发症状,而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五、该求助者出现精神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19岁,正处在青春期,有性的意识和性的冲动,但没有得到满足。 2社会原因:(1)负

8、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谈恋爱失败,半年前自己洗澡的事件是该求助者出现精神问题的诱因。(2)家庭教育的原因,家教严格。(3)性格内向,与人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4)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感知觉障碍:听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是幻听。认为自己洗澡,别人能够看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事实上在楼下不可能看见该求助者洗澡)。这是被害妄想。(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别人说法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有回避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心胸狭小,偏执,对家长、老师及同学的解释持否定态度。 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

9、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测定其病理人格和程度。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测定其焦虑状态及程度。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测定其抑郁状态及程度。 七、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转介时应注意: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八、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如下: 1具有一

10、定的智力基础。 2咨询内容合适。 3人格基本健全。 4动机合理。 5有交流能力。 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案例七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王某某,女,汉族,22岁,未婚,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1年半前开始出现睡眠较差的症状,翻来覆去总是不能人眠,即使睡着了,梦也很多,容易醒,但尚能人睡,早晨醒后感觉头痛,头晕脑涨,疲劳,全身酸痛,上课时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注意力难以集中,虽然抬着头在听课,但脑子却在想着别的事情,上自习课时,看一会儿书就会又去想别的事情,根本控制不住。同时自觉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容易忘事,为此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原来学习成绩很好,总是排在班里前几名,近一年来成绩下降明显,

11、甚至出现某些科目不及格的现象,生活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烦恼不堪,精神紧张,做事情爱着急,急躁,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就发脾气,事后也感到后悔,但是控制不住,内心感到非常痛苦,曾到校医院看医生,被给予口服安定类药物,情况未见明显改善。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变故。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女,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 考人大学后,起初学习、生活还比较适应,只是朋友较少,与人交往不多。1年半前与同寝室的

12、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却总是想着这件事,感觉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为此,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出现失眠多梦,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想尽快摆脱这种现状,但就是摆脱不了,很痛苦,曾向父母和个别朋友诉说,并去校医院看医生,未见明显改变,情绪变得急躁,精神总是感到紧张,常常因很小的一件事就发脾气。后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迫切要求能够解决问题。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三、对该案例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四、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量表进行检查?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

13、进行量化评定?六、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七、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参考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疲劳、全身酸痛。 3社会功能状况:(1)学习效率降低;(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烦恼、易激惹、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回避行为、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消化功能减退。 三、对该案例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 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如下

14、: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常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和求医愿望,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且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四、对该案例应该选择EPQ、SCL一90、SDS、SAS等量表进行检查。 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

15、评定: 1病程:1年以上,评为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 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显著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 总分为7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六、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主要有: 1改变该求助者认为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错误评价。 2改变该求助者烦恼、易激惹的情绪。 3改变该求助者精神紧张的情绪。 4改变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状况。 5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 6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七、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 l_改善认知、行为

16、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

17、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案例八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某女,汉族,31岁,未婚,大学文化,某国家机关公务员,经济状况良好。二、求助者自述 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父母要求较严格,除了对学习要求很严,还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偶尔有男同学打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上高中时,暗恋年轻的男语文老师,见了该老师,尤其紧张,害怕与该老师的眼神接触,后来语文成绩也下降了许多。上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紧张、恐惧而不敢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

18、恐惧,很少参加单位集体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得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下班后就是自己在家中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自己也对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很害怕见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就诊。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上小学前的那个夏天,父母带她回老家,一次在与堂哥、堂弟的玩耍中,堂弟要求看看她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她不知为什么就同意了,结果她让堂哥、堂弟看了自己的下身,自己也看了他们的外生殖器,甚至还好奇地互相摸了摸。当

19、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地打了她的屁股。这件事后来她就忘了,初中讲生理卫生课,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很坏。从此经常想此事,害怕别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主要是担心、害怕。工作后上述症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连同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她因此经常出差错,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所以就特别害怕与他人的目

20、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三、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五、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六、在本案例中,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七、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八、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2生理功能改变:无躯体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

21、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恐惧、焦虑、易激惹、回避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 三、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该求助者的家族史。 2该求助者的疾病史。 3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 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5;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 6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7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8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 1恐怖或恐惧症状。 2内容充分泛化。 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按照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4病程

22、持续时间较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五、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所以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社会原因:(1)童年受母亲训斥,中学上生理卫生课时回忆童年经历感到下流、羞耻;(2)害怕与人交往,故人际交往少;(3)家庭教养严厉;(4)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逐渐发展到不敢与人交往;(5)道德观念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1)错误观念: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

23、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3)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六、在本案例中,拟订的咨询目标是: 1改变该求助者认为童年经历是下流、无耻的,以及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的错误观念。 2改变该求助者认为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的错误评价。 3改变该求助者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的行为。 4改变该求助者成长过程中的负性情绪。 5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 6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七、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

24、下评价: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从该求助者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拟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观念、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

25、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八、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下: 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案例九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某男,汉族,30岁,未婚,大学学历,公务员,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二、求助者自述 从

26、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父母是小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只是一心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因此,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令人羡慕。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反复的洗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学生宿舍

27、在15层,有一个阳台,每当走到阳台时就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感到焦虑、害怕,为此尽量避免去阳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能够消除毛病和不适,改善交往状况。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童年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东西吃,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被允许吃东西。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

28、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未有多大影响。求助者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食的一位同学突然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就联想起母亲训斥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洗十几遍,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样,成绩仍然不错,顺利毕业。毕业后到一家大型私企公司任职,尚能胜任工作,由于表现很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做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

29、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苦恼。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二、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三、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五、对本案例如何进行病因分析?六、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七、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八、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童年生活经历:(1)吃东西未洗手遭到母亲训斥;(2)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3)父母感情融洽

30、;(4)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 2青少年期情况:(1)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2)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3)没有要好的朋友;(4)学习、就业很顺利。 二、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情绪急躁,爱发脾气。 2生理功能改变: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三、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意向、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或神经官能症、强迫性神经症。

31、 诊断依据: 1强迫症状。 2内容充分泛化。 、 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按照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五、本案例的病因如下: 1社会原因: (1)童年因未洗手就吃东西受母亲训斥; (2)家庭教养严厉;(3)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4)自幼卫生习惯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1)错误观念:童年和青少年期的经历导致其形成了不干净就会染上疾病的观念;(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被传染上肝炎,性格内向,凡事追求完美。 六、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

32、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1年以上,评为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 3社会功能:工作效率显著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 总分为7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七、结合本案例,我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如下: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

33、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八、结合本案例,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 1咨询方法:(1)引导求助者做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加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 2咨询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

34、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案例十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某女,汉族,23岁,未婚,大专学历,某公司职员,经济状况良好。 二、求助者自述 近半年来感觉心烦意乱、头痛,因为总有人在说我的闲话,尤其是在上班时,只要一走进办公室,同事们就不说话了,我知道他们在背后讲我的坏话。即使我不在办公室,甚至在家的时候,我也能听到他们议论我,说我这个人脚踩两条船,不正经,不道德,等等。有时听到窗外救护车的声音时,就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你完了、你完了”,感觉很不舒服,随着救护车的远去,这种声音随之消失。有时感觉自己的脑子很乱,总是突然出现一些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念头,有时又突然消失了,自己根本控制不了。

35、最初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我明白了,是有人用电磁波控制我,指挥我的大脑,使我失去了自由。你说,我还能去上班吗?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的母亲说,这孩子从小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很顺利,只是性格内向,我们管教也比较严厉。两年前曾谈过一个男朋友,起初瞒着我们,后来知道后,我们坚决不同意。为了把他们分开,我们给她介绍了另一个男朋友,她虽然不愿意,但又不好违背我们的意愿,只能勉强去谈。最后她与两个男朋友都分手了,心里很难过,经常暗自流泪,情绪较为低落,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半年前开始变得敏感多疑,总是说有人跟她过不去,说她的闲话,败坏她的名声,甚至窗外有人咳嗽,也认为是冲着她的。生活变得懒

36、散,与朋友的交往明显减少,偶尔一起外出时,拒绝乘坐地铁,问其原因,她说在站台上时,总是控制不住产生想跳下去的念头,为此感到很害怕。同事反映,工作时总是发呆,做事丢三落四,很少与人交流。现在基本上不去上班了,整天呆在家里。原来母女感情很深,可现在当母亲生病或不舒服时,关心体贴的话越来越少,变得疏远和冷淡。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却总说自己肚子不舒服,也说不清具体地方和怎么不舒服。做事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也变得懒散,对梳妆、打扮也不像过去那样认真,但对家中的门窗是否关好特别关注,尤其在晚上总是要检查多遍才行。劝其来心理咨询,说自己又没精神病,干吗去看心理咨询。这次是说来进行健康

37、咨询,才勉强前来。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二、从认知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分类整理。 三、从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分类整理。 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五、对本案例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六、对本案例应该选择何种量表进行检查?七、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八、本案例如何处理?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1)内感性不适;(2)注意力不集中;(3)思维障碍;(4)情绪低落;(5)意志行为改变;(6)个性稳定性发生改变。 2生理功能改变:头痛。 3社会功能状

38、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二、从认知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 1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1)评论性幻听;(2)功能性幻听。 3思维障碍:(1)强制性思维;(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 4自知力丧失。 三、从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 1情感障碍:(1)情感迟钝;(2)易激惹。 2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减退;(2)强迫动作;(3)强迫意向。 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 诊断依据: 1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2自知力障碍。 3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病程

39、持续时间为半年。 5能够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 五、本案例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与强迫症相鉴别:本案例虽然伴有强迫症状,但非主导症状,且没有求医动机,无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强迫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本案例虽有情绪低落,但无其他典型的抑郁表现,而是以幻觉、妄想为主要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偏执性精神病相鉴别:本案例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一致,无幻觉和精神衰退,因此可以排除偏执性精神病。 六、对本案例应该选择MMPI、SCL一90、SDS量表进行检查。 七、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2该求助者的

40、家族史。 3该求助者的疾病史。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5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6该求助者的朋友、同事反映的情况。7该求助者是否存在未暴露的症状,如被害妄想等。本案例的处理方式如下:本案例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属于精神病性障碍,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本案例的处理原则是:转入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第一部分 师级案例一般资料:李鬃,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主 诉:与人交往感到紧张、害怕,因此不敢到教室上课、不敢去人多的地方。自我报告:在高一那年,我对班上一男生有好感,我也发觉他经常看我,每当他看我时我感到很紧张,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他提出要与我交朋友,当时我紧张极了,连想都没有想就

41、拒绝了他。自那以后他不再理我,我想他肯定很恨我,我不敢去面对他,总是有意无意躲着他,后来大概是为了报复我,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个劲地咳嗽,我有时也用咳嗽回敬他,他就更加明显,分明他咳嗽是针对我来的,我学习也学不进去,后来请老师换了一个座位,我开始还瞒有信心的,可到后来我对那个声音还是特别敏感,每当周围同学咳嗽就担心是针对我的,我感到很烦恼,后来在与同学交往时也感到紧张,面红出汗,很在意同学的言行,担心对方鄙视、嘲笑、看不起自己,后来变的不敢与同学交往,甚至不敢去教室上课。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他人介绍:能力发育正常,父母性格急燥,管教严格,对学习要求很高,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与男

42、同学很少交往。记得在初二的一次期未考试,同桌的一位男同学问她一道题怎么答,她很高兴地告诉了那位同学,后来被监考老师发现,并说:“有些同学眉来眼去的干什么!”,当时她感到十分害怕,怕别人说她不正经。一、上述内容是在第一次交谈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针对案例资料的收集,请回答下列一些问题:1该案例的主要症状表现有:(ABC)A焦虑B.抑郁 C.恐惧 D.强迫2下列症状中那个是核心症状:(B)A.焦虑 B.恐惧 C.抑郁 D强迫3针对该案例你的初步印象是:(D)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 社交恐惧症4您认为该案例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哪些?(ABC)A.性格内向、胆小 B.家庭管教过

43、严 C.认知偏差 D.同学看不起他5您认为该当事人产生心理障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D)A性格内向、胆小 B.家庭问题 D.认知偏差 D.同学看不起他,针对他6您认为该当事人存在哪些认知边偏差?(B)A乱贴标签 B. 主观臆断 D.绝对性思维 D. 以偏概全二、针对这一案例,心理咨询师为他进行了SCL-90及EPQ测试。(一)SCL-90测试结果如下:躯体化 2.3 强迫 1.9人际敏感 2.8 抑郁 2.5焦虑 2.7 敌对 2.6恐怖 2.9 偏执 2.4精神病性 1.8 其他 1.77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该求助者存在下列那些心理问题?(ABC)A.焦虑症状 B.人际敏感症状 C.恐惧症状 D.强迫症状8从SCL-90测题判断,下列哪些是恐怖症状?(BCD)A心跳得很厉害 B怕乘交通工具 C在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D. 害怕在公共场合昏倒(二)EPQ测试结果如下: 粗分 T分 E量表 17 65 N量表 7 40 P量表 11 70 L量表 13 559根据该求助者在EPQ测试中的得分,该求助者具有下列特征:(AC)A.性格明显外向 B.情绪不C.稳定 D.精神质明显 E.说不F.清楚10根据该求助者在E和N两个量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