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38293 上传时间:2024-10-14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89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传播学概论 教学安排第一讲 传播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第二讲 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第三讲 大众传播及其研究的分类第四讲 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 传播学研究方法 参阅资料一般论述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塞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经典著作选读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 媒介事件,【美】戴杨、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作为话语的新闻,

2、【荷】凡迪克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批判学派选读 哈贝马斯论交往,陈学明、吴松、远东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著,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法】罗兰巴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专题传播学著作选读 跨文化传通,【美】萨瓦姆著,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版 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罗洛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无声的语言,【美】爱德华霍尔著,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5年中文版国内综

3、合性传播学代表作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2003年增补版网络传播研究 未来之路,【美】盖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信息选择,【美】罗斯扎克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第一讲第一讲 传播学的产生及其发展传播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传播学的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传播学的产生的背景及条件 传播学研究的东西方各自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东西方各自发展 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一、传播学产生

4、的背景及条件一、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一)传播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q 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于媒介的运用以及信息心理战在战争中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于媒介的运用以及信息心理战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不由得让人关心宣传和大众传播的问题的巨大威力,不由得让人关心宣传和大众传播的问题q 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q 政治选举制度政治选举制度q 与此同时,与传播学具有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得到了与此同时,与传播学具有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充分的发展,他们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二)传播学诞生的条

5、件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q 信息及信息的传播成为主导社会的重要力量信息及信息的传播成为主导社会的重要力量q 大众传播高速的发展使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开阔大众传播高速的发展使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开阔(三)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其一其一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 其二其二 信息科学信息科学 其三其三 新闻学新闻学 香农香农(ClaudeE.Shannon)通信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威纳威纳(NorbertWiener)控制论(1948)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1950)二、传播学研究的东西方各自的发展(一)

6、西方:美国传统学派(经验学派)五位传播学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家,“5个w的创始人”1927年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02-1978)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传播学发展的内涵传播学发展的内涵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的贡献: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有着重要的影响。2、库尔特卢因(勒温)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从事“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即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传播

7、媒介怎样影响群体。解决社会矛盾 人格的动力论 拓扑心理学原理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四大先驱心理学家 卢因(1890-1947)卢因的贡献: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3、拉扎斯菲尔德 美国社会学家,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成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研究范围从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扩展到对政治影响的研究。人民的选择 传播研究 个人的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四大先驱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 受众 拉

8、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先经过“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传给一般公众拉斯菲尔德的贡献:较深入地探讨了传播的效果,提出了“两级传播的理论”。其理论假设采用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二战后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被称为“耶鲁计划”。大众传播实验报告 传播与说服 说服的顺序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四大先驱社会心理学家 霍夫兰(1912-1961)霍夫兰的贡献: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其研究方法是“控制实验法”。5 5、施拉姆、施拉姆、施拉姆、施拉姆 美国

9、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施拉姆(1907-19881907-1988)施拉姆的贡献: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中心 曾在波士顿先驱报任记者和编辑,后为美联社记者。先后任衣阿华大学教授,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传播研究所所长,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所长。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作,约500万字。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人、信息和传播媒介:人类传播概论等。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整理和研究,构建了传播学学科体系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国际传播的研究 (二)西方:批判学派

10、 1、法兰克福派 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体的一个学术派别。成立于1923年,着重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代表人物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用历史社会的方法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现象作批判考察,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尤为激烈。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不合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得力工具,是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帮凶。法兰克福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 哈贝马斯:20世纪40年代以后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批判。公共领域的结构和转型 文化与批判 理论和实践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2、伯明翰学派:也称

11、为“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 尔、莫利为代表。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 霍尔: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 文化、传媒、语言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是受众研究的转型之作,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传媒、现代性和科技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 q 大众

12、传媒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驶政治统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q 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q 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q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的符号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三)(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两大学派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播学研究一直是经验学派的天

13、下。后来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才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渐趋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1、两大学派的形成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社会条件:社会条件: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科学科学进步进步发展发展思想来源:思想来源:三大来源三大来源社会条件:社会条件: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精神精神价值价值人性人性思想来源:思想来源: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经验学派2、两大学派的形成差异与比较研究内容:如何传播Vs为何传播研究方法:经验事实、量化统计Vs价值判断、思辨全面研究取向:“只知拜佛”Vs“只想拆庙”传播学者E.M.罗杰斯的归纳:经验学派的特征经验学派的特征经验的经验的定量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具

14、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注重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的批判的思辨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联系的广泛联系的注重效果分析的注重效果分析的小结:1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一集大成者:施拉姆2 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3 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4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5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四)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四)传

15、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一、放眼看世界一、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进步引进与进步 1950年代的早期引入 郑北渭、张隆栋和王中等教授 复旦新闻系内刊世界新闻译丛 1970年代的正式引入 复旦新闻系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1983年社科院新闻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1983)、传播学概论(1984)、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二、投身改革潮二、投身改革潮纸上谈兵与介入实际纸上谈兵与介入实际 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新闻机构开始被称为“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回归并突出了媒介自身的特点。“信息

16、”、“反馈”、“把关人”、“受众”“传播者”等一系列概念的引入,给新闻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新闻”“新闻传播学”;对于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促使实现由传者向受者本位的艰难转变(受众理论影响);对效果理论的研究。三、洋为中用中国化与本土化 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1986年,第二次研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与此同时,传播学者还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开展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调查、受众调查、民意调查以及一系列专题调查,传播学界探索性的尝试:四、世纪主题四、世纪主题趋向多元与精致趋向多

17、元与精致 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分支方向的多元化和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传播学学科本身的多元化也导致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传播学发展轨迹上的几个亮点早期为数不多的译作 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发表了郑北渭教授撰写的公共传播学的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较有代表性的译作包括:较有代表性的译作包括: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版1980)、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版198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版1984)、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版1985)、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

18、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1987)、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版1989)、(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版1989)。为数不多的译本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大陆传播学寂寥的夜空。日益规范的各届研讨会日益规范的各届研讨会 1982年,在社科院新闻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参加人数和提交论文都非常少。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16字方针,从而确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会议还将开展传播学教育、研究提到议事日程,对后来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动员和组织作用。1986年,在黄山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上,已有学者提出建立有

19、中国特色的传播学;1993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则出现了一批与中国传媒实践结合起来的课题;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开始关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着重讨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1997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五次研讨会上,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学者首次欢聚一堂、共同探讨;199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六次传播学年会,首次尝试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较规范的国际会议的操作方式,规模、议题、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拓展,成为世纪之交名副其实的传播学盛会,主题:面向21世纪的信息与传播:中国与世界;2001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主题-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200

20、4年,全国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6年,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 影响深远的受众调查影响深远的受众调查 要论传播学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受众调查的兴起。早在1979年,复旦大学七七级一批敏锐的学生,就曾用刚刚习得的传播学方法,尝试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调查,进行现在传播学很时兴的“受众研究”,当时正赶上林彪江青集团受审。他们抓住这一重大新闻,及时调查受众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一消息的。尽管调查规模很小,但因其时间较早而产生了一定影响。大规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查当属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21、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不断擢升的学科地位不断擢升的学科地位 传播学在中国的引进更多的是走民间道路。早在1995年的国务院学科目录上就把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二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传播学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新闻与传播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这种学科地位的升格是传播学作为一门学问、一种学科正式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的重要标志。截止到截止到20052005年年1010月,国内共有月,国内共有1414家家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其中包括其中包括一级学科点五家一级学科点五家,他们分别是:,他们分别是:

22、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传播学二级点分二级点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院校;浙江大学等四家院校;新闻学新闻学二级点为中二级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南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五家院校。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五家院校。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情况统计表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情况统计表年份出版数量(本)占百分比(%)年份出版数量(本)占百分比(%)198110.371992114.0

23、91982001993155.58198320.741994134.83198410.37199582.97198531.111996114.09198610.371997269.671987001998238.55198851.8619992910.781989103.7220004817.841990145.2020013211.901991165.95合计26999.99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数量的变化曲线图 另外,童兵、胡正荣、李彬、张咏华、陈崇山、明安香另外,童兵、胡正荣、李彬、张咏华、陈崇山、明安香等作者,他们的著作虽然不多,但在中

24、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等作者,他们的著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有其较大的影响。有其较大的影响。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表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表-1-1 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分类专著、译著数量百分比()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分类专著、译著数量百分比()理论传播学7226.8传播与发展311网络与传播3613.4教育传播学311大众传播学269.7艺术传播学311新闻传播学238.6医学传播学311传播与文化217.8传播心理学207传播媒介研究134.9舆论传播学207经济传播学134.9媒介伦理学207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表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

25、表-2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分类专著、译著数量百分比()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分类专著、译著数量百分比()跨国传播学93.4政治传播学104科技传播学83.0知识传播学104传播与电视62.2学术传播学104传播学史62.2传播语言学104人际传播学51.8传播美学104组织传播学41.4总计269999社会传播学41.4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各阶段专著、译著出版数量对比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各阶段专著、译著出版数量对比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各阶段专著、译著出版数量对比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各阶段专著、译著出版数量对比 中国大陆出版的译著按国别的数量统计中国大陆出版的译著按国别的数量统计 国国 别别美美加拿加拿大

26、大英英法法前苏前苏联联日本日本国际国际组织组织合合 计计译著译著量量5056113268三、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三、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一)学科性质q 传播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传播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是多学科、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即具有跨学科性是多学科、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即具有跨学科性质。质。新闻学新闻学 社会学社会学 心理学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政治学政治学 (二)传播学的学科体系q 理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q 历史传播学历史传播学q 应用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三)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其一其一 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 其二其二 人际传播学人际传播学 其三其三 组织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27、 其四其四 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大众传播 中尤以新闻传播最重要,其次是娱乐传播、教育传播、服务传播。大众传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国家或执政党有关大众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众传播媒介的经营管理;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交往方式。人际传播是维系人类社会交往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和链条。研究内容包括: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艺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思想交流、沟通,以求共识;组织传播 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结合体,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网络传播 在所有

28、传播方式中,网络传播是最年轻的一种。它集中各种传播方式于一身,有时现代通信技术、传播技术综合运用的最好体现。研究包括:网络传播形成的历史条件 网络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四、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四、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一)传播学的定义q 广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律的科学。q 狭义的定义:主要指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狭义的定义:主要指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q 广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一切的信息传播活动广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9、:人类一切的信息传播活动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q 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 q 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 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关系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关系 大众传播与受众的相互关系大众传播与受众的相互关系 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 大众传播的舆论引导大众传播的舆论引导 大众传播人才教育和培养大众传播人才教育和培养 如何防止大众传播产生负功能如何防止大众传播产生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