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节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1.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12845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节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本文档共7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节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1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 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2.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 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 强生命的力量。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重 点 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 点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课 型 探究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自主预习 1. 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 __阻碍__ 、_ _失利 __和_ _ 失败 __。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认识 和 态度 不同。 2.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 正常 的,但我们需要及时 调整 自己 , 正确 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 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 自己的 生命力量 。 6.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 承受 力, 自我调节 和 自我修复 的能力。 自主研讨 合作探究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某校团委决定在七年级(2)班开展一次挫折教育专题讲座。 请你积极参与,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才艺展示:本次专题讲座的教室需要张贴两张横幅,请你帮忙撰写横幅上的内容。 (2)展开调查:主讲的老师需要在讲座中用到本校同学在生活中应对挫折的事例,请你帮他调查收集下列材料: 遭遇的挫折 应对挫折的态度 ① ② (3)纲举目张:假如你是主讲老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讲解,请你把讲话的提纲列出来。(至少三个方面) (4)纵谈收获:听了这次讲座,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训练 1.“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这说明(  ) 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 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 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 2.某班学习小组在讨论“挫折”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正确的是(  )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 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讥讽。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这说明 ( ) 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②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 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   ④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人生路上甜苦和 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这段歌词启示我们面对 挫折要有(   ) A.良好的习惯  B.感恩的心态  C.坚强的意志  D.多变的情绪 5.对青少年来说,生命就像一棵小草,期待人们用心浇灌;生命就像一朵鲜花,渴望人们精心呵护。我们周围不时闪现以下镜头: 镜头一:张某入室抢劫,屋主李某奋起反抗,打伤了张某的腿后将其制服。 镜头二:小红乐于当“义务交通员”,常常护送低年级学生过马路。 镜头三:小华考试不及格,受收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跑到楼顶想跳楼自杀。 (1)以上哪些镜头所反映的做法是正确的? (2)请简要评析镜头三中小华的行为。 (3)综合上述三个镜头, 请你简要说说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来源:学§科§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 班级:7 姓名: 备课时间:2016年12月12日 主备人:戴祖平 审核人: 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2、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守护生命。 导学流程 内容·学法·时间 随堂笔记 定向自研(20分钟) 内容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活动一:阅读P105“探究与分享”,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那些是挫折,那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说否也是挫折。 活动二:阅读P107“探究与分享”,回答以下问题: 从爱迪生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内容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活动三: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就永远地倒下了。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香地中。当他清醒过束,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走回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营地的帐篷前,队员们最终把他救活了。 思考:第二位登山者在暴风中活力下来,给我们什么启示? 1.挫折的含义? 2.人们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及产生的后果? 3.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等级评价: 星 合作探究(20分钟) 1、两人小对子 :对子间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对子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2、小组探究质疑:(小组长主持组内的互动以及重点交流,组长搜集本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老师的解答。) (1)为什么有挫折? (2)跟你的小对子交流: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3、小组共同体 ①抽签:明确各组的展示任务。 ③预演: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形式,分派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展示预演。 展示质疑(20分钟) 展示单元一: 生活难免有挫折,我们会遇到哪些挫折?面对这些挫折,我们有哪些态度?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展示单元二: 结合课本,创设情景。总结发掘生命力量的方法。 达标检测(20分钟)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  )。 A: 人们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 B: 伟大人物或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 C: 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D: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倒霉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2、你若不想做,就找借口;你若想要做,会找方法。面对失利与困境,人们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表明(  )。 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 ②挫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 ③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④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选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不经受任何挫折,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将会变得愚蠢又糊涂。”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在人的一生中,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各种挫折 B.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C.挫折是件好事,并且越多越好 D.人生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任何人都是无能为力的 4、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带动了原著的大热,书中主人公一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这句话体现了(    ) 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  ②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③挫折是人生成长的财富,没有挫折不可能成功  ④要想方设法回避挫折,遇到挫折要绕道而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在遭遇电击失去双臂后,富庆瑶悟出一个道理:放弃是一种活法,坚持也是一种活法。她学会了用脚写字、游冰。她应对挫折的主要方法是 ①挖掘心理承受力 ②调节现状 ③请求帮助 ④自我修复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检测中,小蓝擅长的英语学科只考了59分。这让她很沮丧,整日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你给她的合理化建议是 ①主动寻求老师帮助,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②正视现实,积极寻找战胜控折的方法 ③树立信心,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④不必太在意,反正下次会考好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7.要增强生命的韧性,需要我们发掘生命的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④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能力题 9、情境一:七年级女生小丽在全县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中,因有一道拔高题没有解出来,一气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哭着离开了考场。回到家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埋头睡大觉,谁也不理睬。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上课老走神,以致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情境二:某班学生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认真分析了试题出错的原因,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为加深理解,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出错的原因,使这次失败的记录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情境一和情境二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 (2)请你分别对小丽和小王的行为作出评价。(4分) 10、屠呦呦及其“523”国家重点攻坚课题组团队历时近1000个日日夜夜,先后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 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提取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 的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戎医学奖”。  (1)屠呦呦及其团队遇到的挫折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2)设想他们是怎样战胜挫折的? (3)面对挫折,如何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