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
2、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声源处B传播途径C人耳处D考场门口3、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4、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
3、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第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2、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
4、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3、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而产生的。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_,说明声音具有_。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_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_(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
5、45分)1、某人站在两山之间开了一枪,开枪后,他听到两次回声相差5s,此人距较近的山的距离是680米,(设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340m/s),则:(1)此人听到较近的山的回声需要多少秒?(2)此人距较远的山的距离多少m?2、汽车司机朝着山崖以54km/h的速度行驶,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3、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884m的空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此时气温
6、约为15)。求:(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2)声音在该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本小题应有解题过程)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铜3750空气(15)340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4、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4s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6s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5、小明和小芳同学相互配合,想要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明在甲山顶大喊一声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在乙山顶的小芳同
7、学听到声音后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等小芳反应过来后大喊一声同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小明听到小芳的声音后也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小明的秒表计时t111s,小芳的秒表计时t21s,两山顶之间的距离s山1750m。(1)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2)实际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华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如下探究性实验。(1)如图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说明了_。(2)如图b,小华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小华加大力度敲击
8、音叉,乒乓球弹得越远,这个现象说明了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_(选填“频率”或“振幅”)有关。2、(1)如图甲,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同时悬挂着的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_;(2)如图乙,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_;(3)如图丙,用一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_,由此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4)如图丁,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此过程可探究:_;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发出声音
9、的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的频率在人耳可接收范围,不是超声或次声,且可以在空气中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ABC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A错误;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C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人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的音色来判断
10、的,故C正确;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A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C声音从发出到反射面的时间为t0.1s0.05s人离反射面的距离为svt340m/
11、s0.05s17m故C错误;D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介质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液体#水 音色【详解】1声音能够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水是液体,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2每一个人说话的音色是不同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2、 振动 信息【详解】1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振动而发声。2声可以传递信息,告诉我们这是花木兰选段。3、振动【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
12、交互进行,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纽扣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4、 晃动 能量【详解】12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 空气柱 向上推【详解】1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引起塑料管内空气柱振动,空气柱振动发声。2用嘴吹管时,向上推活塞,塑料管内空气柱减小,空气柱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三、计算题1、 (1)4s;(2)1530m【详解】解:(1)人距较近的山的距离是s1=680m,则到另一山的距离为s2;由可得,第一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2)设第二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t2,由题知t2t1=5s则t2=5s+4s=9s
13、由可得,第二个回声通过的距离为2s2=vt2=340m/s9s=3060m则人距较远的山的距离s2=1530m。答:(1)此人听到较近的山的回声需要4s;(2)此人距较远的山的距离多少m此人距较远的山的距离为1530m。2、(1)60m;(2)650m【详解】解:(1)汽车的速度v1=54km/h=15m/s在4s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4s=6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设司机鸣笛时货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0.5(s1+s2)=0.5(60m+1360m)=710m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s=s-s1=710m-6
14、0m=650m答:(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60m;(2)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有650m。3、(1)2.6s;(2)5200m/s,铁【详解】解:(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由得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2)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小于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则声音在空气传播时间大于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所以由题意可知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则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查表知:该金属管可能是铁制成的。答:(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6s;(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铁材料制成。4、170m【详解】解:由可知,声音在右侧山崖传播的路程
15、声音在左侧山崖传播的路程山谷的宽度答:山谷的宽度为170m。5、(1)340m;(2)350m/s【详解】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是指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340m。(2)由题意可知,声音从甲山顶传到乙山顶再从乙山顶传回到甲山顶的时间为声音在10s内传播的路程为声音在空气中的实际传播速度为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340m。(2)实际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50m/s。四、实验探究1、 真空不能传声 振幅【详解】(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图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内空气逐渐变稀薄,声音
16、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2)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音叉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把不容易看到的现象转换成便于观察的现象。如图b,小华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小华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乒乓球弹得越远,这个现象说明了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真空不能传声 高 频率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 音调【详解】(1)1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2)2电铃振动会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抽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没有传播介质后就会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34音调的高低与振动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慢慢刮时,纸片振动较慢,振动频率较低,音调较低;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振动的频率变高,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4)5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故此过程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6物体振动的快慢与振动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松紧有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频率不同,发声音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