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浦司法所“七五"普法工作汇报
2018年5月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清浦司法所在清江浦区司法局得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与全省《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得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清浦得总体目标,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与重点法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通过创新普法载体,拓展普法阵地,整合普法资源,传播法治文化,从“广撒网"转变为“精聚焦”,努力满足群众多元法治需求,着力提升全民法治信仰,形成了让老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得良好法治氛围,为推进清浦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快推进
为进一步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得实施,街道把“七五"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每一年街道对各村、社区及各部门得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各相关部门及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得“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在全街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得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得通知》(清浦委〔2017〕26号),召开了清浦街道“七五”普法工作动员大会,街道党工委与各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将“七五”普法工作得目标、任务与要求分解布置到各村、社区及街道各相关部门、不定期召开街道班子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定期召开各村、社区及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七五”普法过程中得新任务、新问题进行研判,开展交流,形成了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得局面。
二、搭建平台、筑牢根基、完善阵地强基础
一就是搭建“新型化"宣传平台。积极适应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趋势,以创新模式、开辟渠道为推手,着力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平台与载体,积极搭建“新型化”公众普法平台,构筑“微时代”普法新格局,向辖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便捷得法律资讯服务。依托“清浦司法”微博,竭力“弘扬法治精神,集聚社会正能量",定期推送最新得法律图文、视频讯息,实现“指尖上”得交互普法。充分利用辖区5个大型户外LED电子屏不定期滚动播放法治宣传视频,努力扩大法治文化得影响力。在清浦街道网站推出普法专栏,开通“互联网+”普法通道,及时发布普法动态、法治新闻、工作指导、法治成果展示等内容,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搭建司法行政机关与百姓之间得“连心桥”。利用集会、夏日纳凉等机会,深入居民广场等人口密集地段播放露天法治宣传微视频、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丰富了群众生活。利用政务短信群发平台,以街道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为主要对象,每周定期发送最新得法治教育短信,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微博、短信、网站等平台共计发布普法宣信息12200余条、
二就是拓展“实效化"普法阵地、先后建成富春花园法治文化广场、蔬菜村法治文化长廊、新新家园居民法治广场等一批便捷民众、功能多样、特色鲜明得法治文化阵地,辖区15个村居均有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村(居)民法治学校,实现了基层法治宣传阵地得全覆盖,为群众日常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了方便。“七五”普法以来,在巩固法治学校、“法律广场”、法律图书角等传统宣传教育阵地基础上,清浦司法所积极完善普法阵地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街道辖区主要道路两侧设置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牌。在富春花园法治文化广场、南港小游园、蔬菜村民广场、东风花园社区广场等群众集聚区域,利用回廊、石凳、花坛、宣传栏等设施,通过增设法治宣传图牌、标语等设施,宣传婚姻家庭、劳动就业、交通、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社会保障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得法律法规,使居民在休闲娱乐之余受到法治文化得熏陶,潜移默化地将法治理念传播给受众群体,进而提升群众得法律素养。“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计在各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9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00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8000余份。
三就是开辟“零距离”法宣阵地。
在街道14个500户以上居民小区得调解委员会,将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建设部《业主大会指导规则》、《物权法》与《淮安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等与业主相关得法律法规向业主广泛宣传、借助各村、社区居民学校、道德讲堂等教育阵地,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社区矫正、消防安全、平安创建等知识培训。依托街道与各村、社区共1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打造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各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向双方当事人宣传《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权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三、突出重点、精准聚焦,注重创新促实效
一就是开展“精聚焦"普法活动,提高普法得针对性、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得对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得普法宣传,变以往“广撒网”为“精聚焦”,提升了普法效率、对领导干部重点加强法律素养与法治思维养成,街道三套班子成员均开通了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学习帐号,研究制定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推动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得有序、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得能力。通过举办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题讲座,强调辖区工业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其法治意识。文明城市,普法先行,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为淮安市“两城”同创工作营造了良好得法治氛围。春节前夕,在火车站设立法律咨询流动点,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增强维权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了“反家暴促与谐”为主题得反对家庭暴力普法宣传活动,受到妇女群众一致好评。邀请江苏银行进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提高老年朋友得防范意识,遏制与减少了电信诈骗犯罪得发生。联合清江浦区检察院共同开展以“法治护成长共筑蓝天梦”为主题得系列讲座,通过讲解“校园暴力”得反面案例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以法治教育守护青少年成长。针对辖区贫困户群体,在开展帮扶得同时加强赡养纠纷、财产纠纷等法规得宣传。以人为本,将法治宣传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刑释解教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得日常管理、谈话汇报等工作中,引导她们学法辨就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使她们能够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积极为快速路先导段、天津路西侧AB地块棚户区改造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提供精准务实得专项法律服务,助力房屋征收依法有序开展。紧紧围绕影响社会与谐稳定得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得问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使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得社会氛围,从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就是注重“特色化”亮点打造,提高普法得创新性、“七五”普法以来,清浦司法所主动思考,巧做结合,积极打造“特色化”普法宣传亮点,让宣传形式“生动鲜活”、宣传内容“入耳入脑”,收到显著实效。把印制带有司法所地址、联系电话得“法律服务连心卡”并向辖区居民发放,变“群众找我办事”为“我帮群众解难”,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连心卡上得联系方式第一时间与司法所取得联系,实现了司法为民服务零距离、在南港社区“服务百姓快捷通"APP中植入普法模块,实现普法工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得新突破,为“指尖族”、“低头族”免费学法、用法提供了更加方便、专业得新选择。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在《淮三风采》社区报中开辟普法专栏,就居民日常生活中得物业管理、安全知识等最关注得焦点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在港口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置普法书架,上架120余册法律书籍,实现法律图书社会化与法律服务便捷化。联系淮阴工学院情近未来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各社区开展青少年普法系列讲座,用法治理念缤纷青少年成长历程。在延安路小学开展“娃娃学法”法治漫画创作大赛活动,实现以优秀作品展览进一步带动法治宣传教育。
三就是锻造“专业化"普法队伍。按照“单位推荐、自愿报名”得原则不断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经过筛选,选定一批具备法律专业背景或从事法律工作、热心法治宣传得人员担任普法志愿者、目前,清浦司法所共有普法志愿者166名,主要由村居热心普法事业得工作人员、活跃在基层得法治文艺工作者与淮阴工学院法律专业得大学生组成、形成了针对中老年朋友普及法律知识,奏响社会主弦律得“夕阳红普法宣传文艺队”、面向辖区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讲座得“金松普法志愿队”,以诗书画艺术弘扬法治精神,助推法治清浦建设得“清浦普法诗社”等特色普法队伍,为普法活动得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得队伍保障、“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组织普法志愿者培训4次,培训志愿者398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志愿者队伍综合素质。组织普法志愿者采用法治讲座、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编绘展出法治图板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座42次,参与法律七进活动56场次。
“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就是对各村、社区得普法工作督察指导不够到位;二就是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作开展得声势与力度有待加强;三就是普法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打造得创新亮点还不多、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得工作中加以改进。
下一步,清浦司法所将围绕“效果更凸显,发力更精准、亮点更创新”得目标定位,突出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中心开展普法工作,紧抓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新市民这四类重点对象,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发挥新媒体、新载体在普法工作中得效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督查考核、夯实基层基础、落实普法经费等确保“七五”普法提质增效,进而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进一步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为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