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船借箭》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42640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草船借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得神机妙算,用自己得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得语言去复述课文得内容。 教学难点: 在读得基础上,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得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1、推荐学生阅读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得篇章。 2、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简介背景 1、我们学过《赤壁之战》,与“三国”有关得歇后语与成语大家积累了那些? 2、板书课题,了解资料袋得内容. 我们一起打开书中100页得资料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根据这部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有关内容改编得一个故事——板书:《草船借箭》 3、简介时代背景。课件出示: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就是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得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她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得借口加以陷害,于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得故事就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得时候发生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 (1)指读课文,正音 为了能够正确得朗读课文,在字音方面您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得吗?(“擂”,应读léi,不能读lèi;“丞",读chéng,不能读céng;指导写字时,“忌”得上面就是“己”不就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得右边就是“爰”不就是“爱"。) (2)文中得都督与丞相分别指得就是谁? 都督:周瑜(为孙权效力) 丞相:曹操(控制君王自己掌握大权) (3)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得意思。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得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她。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得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得机智,巧妙得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就是按什么顺序写得?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3、“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得题眼就是哪个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课后得习题2,来瞧瞧这个故事发生得起因、经过、结果分别都就是课文中得哪些部分写到得,并与同学交流。 (板书:先写了草船借箭得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前得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得经过;最后写了事情得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周瑜妒忌诸葛亮得才干,以3天内造好10万支箭得命令,企图暗算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周瑜派鲁肃了解诸葛亮造箭得情况,还给诸葛亮设置造箭得障碍,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暗暗做好借箭得准备。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诸葛亮善于识别天象,正确估计曹操得行动,利用大雾得掩护,巧妙地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得才干,自叹不如诸葛亮。 4、[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线索]。只要弄清楚了故事得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中得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塑造了几个经典得人物,大家想想谁就是主要得人物? 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诸葛亮得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就是一般得妒忌吗?文中哪些句子可说明请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3、自读第二自然段段 课件出示:课文整整用了一个自然段了写诸葛亮与周瑜得对话,可谓点睛之笔,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特别要注意课文第二段,就是通过人物得对话来写,在读得时候要通过适当得停顿断开正确反映课文所表达得意思。思考: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她得真正目得就是什么,从哪儿瞧出来? 4、讨论、交流:文中那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她?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她,她得真正目得就是妒忌诸葛亮得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在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后,已经对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了解。结合课始时代背景得介绍,她们能在字里行间洞悉人物得内心然后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5、周瑜得真正目得就是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为什么不拆穿她,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得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7、分角色朗读1、2自然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边议边读,读后评价,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得朗读,让文中人物得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活起来.]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只要三天就造好十万支箭,她答应得就是否太多草率?她将怎样做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起因(1—2):三天赶造十万之箭                     借箭前得准备(3-5):草船、军士     得准备 事情发展   经过(3—9) 借箭得过程(6—9):逼近水寨   一 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结果(10):如期交箭、周瑜叹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