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教材分析: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本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为他一定完不成,借机达到陷害他的目的。而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的品格特点。学情分析: 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对手周瑜不得不为之
2、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展开教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能力。一、设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诸葛亮”的故事吗?生:(略)师:真棒!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尽管听过他的故事,心中的他总是神秘的,出神入化,无所不能的。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他的神奇故事吧草船借箭。为了引导你们全面的认识这位历史人物,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读了10多遍,终于解答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是什么问题连老师也要读书十多遍呢?生:(略) 师: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
3、猜困扰我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老师?二、 潜心探究 生汇报师: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老师呢?(师出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生:(略)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
4、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生1: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课文中写道“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对他很妒忌,恨不得杀害他。生2: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
5、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生3: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会想到鲁肃一定会借船给他,课文中说“鲁肃私自拨了20只快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候诸葛亮调度。”“私自”是偷偷地干,说明鲁肃没有把借船的事报告周瑜;“照诸葛亮说的”“等候诸葛亮调度”说明鲁肃很听诸葛亮的话,他是不会为难诸葛亮的。生4: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在大雾漫天的天气下,曹操一定不会派兵出来。课文中写了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6、,不让他们近前。”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师:可见,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想得那么周到、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师:妙不妙?生齐答:妙。三、深化探究师:同学们,我通过多次阅读,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提示语有神态描写,而且是个“笑”字(出示)诸葛亮笑着说生: (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就两个同学笑了,其他都没笑。一本正经那可不行。诸葛亮是笑着说,得笑,笑出来,咱们再来一遍,诸葛亮笑着说生:
7、 (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是啊,你们研究研究看,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生: (自由读)师: 诸葛亮在笑谁?你说。生1:诸葛亮表面上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其实应该深沉一点。同时他也是在笑鲁肃,前面说过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军出来怎么办?”诸葛亮认为曹兵不会出来,也是在笑鲁肃。师: 诸葛亮是在笑曹操,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怎么样?生:了如指掌。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这叫轻蔑的笑。曹操,哼!我早就有数。来,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8、。生1: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是啊!这是在笑曹操。生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师: 他非常满足、非常自信,对草船借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对呀,这叫自信的笑,这叫胜利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不错,诸葛亮还在笑谁?生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前面问诸葛亮。师: 鲁肃是怎么说的?生4: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后面回答了鲁肃。师: 他是在生4:解释。师: 在解释,是在宽慰鲁肃
9、,是不是?鲁肃啊鲁肃,你真是个老实人,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这是一种幽默的笑、一种宽厚的笑。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不对不对。我跟你说啊,鲁肃是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你说。生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兵一定不敢出来。师: 啊?不不。你说了应该让我们不吃惊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生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谁来安慰安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10、”生5: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谁再来安慰安慰鲁肃?请你。生6:请老师配合我。师: 好,我来配合。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生6: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诸葛亮他还在笑谁?生7:笑周瑜。师: 你怎么体会到的?生7:我觉得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师: 所以诸葛亮那句话最后是怎么说的?生7:他应该是这样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
11、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是啊,回去干嘛?生7:回去交差。师: 回去交箭,交了箭怎么样?生7:交了箭就自由了。师: 就自由了。我气死你,你不是要害我吗?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斗,还嫩点儿!”是吧?这叫什么笑?这叫会心的笑,这叫自豪的笑。你再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7: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 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曹操又是当时一个军事家,他不可能让敌人攻打他的水寨,所以他一定会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会放箭如雨。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
12、。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 (齐答)神。师: 妙不妙?生: (齐答)妙。师: 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以后长叹一声说生: (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师: 同学们,你们还从别的什么地方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1:我还从第四自然段最后那个“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还有第五自然段的那个“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诸葛亮不让告诉都督,结果鲁肃果然就没有告诉借船的事,证明他事先已经预计好了。师: 这说明他对鲁肃的为人也是生: 了如指掌。师: 谁还有吗?生2:还有就是第二自然段后面“从明天起到第三天上,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然
13、后到第四自然段的“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有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前面他答应了周瑜说要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但是造箭必须用哪些东西?他是喝了几杯酒就走了,啥也没有用,他不能什么也不用就造出十万支箭,他后来就去借箭。师: 借船的青布幔子、草把子是不是?前后联系起来,你说。生3:我还有一个,诸葛亮预测印证他结果的前后两个句子。第一个是在第四自然段“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诸葛亮预测到了。第二个是在第十自然段“每只船大约五六千支箭,二十只船共有十万支箭。”印证他的预测。师: 是啊,连箭的预测都那么准确。不多不少,刚好十万支箭。生4:
14、我这个是非常深沉的。“谢谢曹丞相的箭”,他表面上是在气曹操,实际上是要动摇曹操的军心。曹操的兵士看到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这么历害,而他们的主帅曹操却没有识别他的诡计,他们觉得对方十分强大,就觉得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师: 就是在没有交战之前,先挫挫他们的士气,是不是啊?尽管你的发言已经有点超过了那个范围,但是我觉得你的理解的确非常深刻,也看得出你的知识面非常的广,真不简单。生5:我还从七八自然段两句话“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就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就从诸葛亮把船一字儿摆开,这个就能看出他的神机妙算。假如船是竖的过来的话,一条船就不可能受箭五六千支,横的一字儿摆
15、开,才能受箭那么多。第八自然段“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也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 其实,这个地方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了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然后你联系后面那句话,曹操知道上当了,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二十多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生5:诸葛亮不但事先已预测好了气象,而且他也预测好了这个地理位置。师: 去的时候是逆风逆水,回来的时候是顺风顺水。好!请把手放下,这篇文章当中反映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了,又是太精彩了。难怪鲁肃详详细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说生: (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师: 同学们,你觉得周瑜和诸葛
16、亮比,有哪些地方不如?生1:周瑜心胸太狭隘,诸葛亮心胸比较宽阔。师: 心胸不如诸葛亮。生2:周瑜其实也挺聪明,就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道上,老想害人。诸葛亮用到正道上,做大事。师: 这一点周瑜也不如诸葛亮。生3:周瑜他只想前不想后果,而诸葛亮想事情比较周密。生4:周瑜做事没有诸葛亮周到。生5:周瑜做事欠冷静,就拿他想害诸葛亮这件事来说吧,他嫉妒诸葛亮比他有才干,他们现在是要联合抗曹,他却想害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内讧的感觉。师: 就是内讧。但诸葛亮显然比周瑜识大局。生6:周瑜有点自不量力,他一开始想害诸葛亮的时候,他也不想想诸葛亮是什么人,诸葛亮早就把曹操鲁肃这些人了如指掌了。师: 也包括对周瑜。生6
17、:也包括对周瑜了如指掌,他也不探听探听诸葛亮有什么样的才干就轻易下手,所以说他这点不如诸葛亮。生7:周瑜做事非常着急,而诸葛亮做事非常冷静。生8:周瑜没有诸葛亮算得准,因为周瑜先说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他想肯定造不好,肯定白给,可诸葛亮却说三天,三天确实造好箭了,说明诸葛亮比周瑜算得准。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生:智商、胸襟、为人(写后交流)师: 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你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生:(齐答)想。师:想知道?生:(齐答)想。师:一定想知道?生:(齐答)想。师:真的想知道?生:(齐答)想。师: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谢谢同学们。板书设计: 19. 草船借箭 知天文 诸葛亮 识地理 神机妙算 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