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火把节之歌第1页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哪个民族节日吗?你知道哪些和火把节相关知识?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传统节日,普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到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地域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普通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篝火晚会,通宵狂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节日气氛吧!第2页 笔名:汪聪,男,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声誉委员
2、,省作协主席、声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汉字系兼职教授。当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以后在省、市领导机关工作。长久坚持业余创作,曾以汪匆、林牧、柳荫、任之初等笔名,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过大量各种类型散文和一些旧体诗词,1983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营口市委副书记,营口市文联主席、辽宁省委宣传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代表作品: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清风白水、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诗词集鸿爪春泥、春宽梦窄、沧浪之水、面对历史沧茫、诗性智慧等。王充闾作者介绍第3页 火把节之歌是作者王充闾随作家团去彝族凉山采风时所作。作者被彝族少数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
3、面和彝家火把节来历及火把节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勇敢坚强、不屈不挠优良美德。教材分析第4页吞噬(sh)寻觅(m)攒聚(cun)涅槃(pn)翱翔(o)气氛(fn)亢奋(kng)禁忌 祈祷全神贯注 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检验预习第5页解释词语1、心仪:心中仰慕;2、攒聚:紧紧地聚集在一起;3、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4、循规蹈矩:指恪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5、按部就班: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以后表示按照一定条理、步骤做事。第6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初读课文
4、思索问题 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闹场面和火把节来历。第7页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火把节”依次写了哪些内容?介绍彝族火把节火把节传说火把节上“选美”火把节狂欢场面举行火把节主要意义。(1)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从“兴高采烈”,“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莱”,体会到人们期望、喜悦之情;)(2)斗牛:“斗牛场成了欢乐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高兴。“矫健公牛,在主人逗引下,在观众助威声中,瞪着血红双眼,顽强地顶住对方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精彩;第8页整体感知(3)摔跤:“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手,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
5、红布披在身上骄傲。”体会摔跤手欢愉和骄傲;(4)点燃火把:“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场面。“冲天火光,震天喊声,让二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山寨里全部人围着篝火跳舞欢乐场面,感受人们高兴与幸福。第9页整体感知2经过本文来看,彝族火把节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什么精神?彝族火把节特点: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参加人数众多,节目丰富,场面盛大。表达了一个狂欢
6、精神,反应了当代人精神需求。第10页品味语言下面句子分别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示效果?1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连用两个精彩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彝家女儿打着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载歌载舞情态之美。2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利用了夸大和排比修辞,富有语言气势,有力地突出了夜晚漫山遍野火把之多,浩荡飞跃气势之壮,营造了热情、欢乐气氛。第11页亮点探究1、火把节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彝族风俗特点。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精神世界有哪些了解?彝族是崇尚火民族,火是彝族人忠贞不渝灵魂。火把之乡升腾是圣火,燃烧是激情。第12页亮点探究2、从文中哪些语句能够看出“火”在彝族人民心中地位?火是圣物,它能够净化一切。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他们视火为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神之所在,禁止人畜践踏与跨越;猎人、牧人惯用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把火崇敬神圣化,并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同预祝丰收相结合。第13页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深入感受了彝族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象征。第14页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搜集其它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第15页